107家亞洲金融機構打造“朋友圈”防范金融風險金融
亞金協應對區域金融合作需求而生,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表示,亞洲金融危機時。
亞洲有句諺語,“團結起來的力量勝過大象”。 7月24日,由中國倡議發起,多方共同參與的區域性國際非政府、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亞洲金融合作協會(下稱“亞金協
亞洲有句諺語,“團結起來的力量勝過大象”。
7月24日,由中國倡議發起,多方共同參與的區域性國際非政府、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亞洲金融合作協會(下稱“亞金協”)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致信祝賀,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出席成立儀式并致辭。
李克強在賀信中表示,希望亞金協秉承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理念,積極探索,團結協作,逐步發展成為區域金融交流與合作的促進者、標準制定的引領者、安全與穩定的維護者和全球金融治理的共建者,為亞洲乃至全球經濟金融的穩健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馬凱在致辭中指出,亞洲金融發展與合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加強各國金融機構交流合作,有利于深化區域合作,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風險,保持經濟金融健康平穩發展。
2017年5月11日,亞金協在北京正式成立。截至目前,來自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27個國家和地區的107家機構加入了亞金協,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資產管理、金融教育及金融服務等領域。
亞金協以“聯通合作、共治共享”為宗旨,致力于搭建亞洲金融機構交流合作平臺,加強區域金融機構交流和金融資源整合,共同維護區域金融穩定,避免再次發生大規模地區金融動蕩,為區域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共商區域金融風險防范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在成立儀式上致辭表示,亞洲金融危機的嚴重教訓之一,即為危機前中后區域金融合作的缺失,導致各個國家和地區頻發“貨幣戰爭”。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已達成共識,全球性金融危機必須依靠全世界人民的力量、各國政府金融界協調一致的行動共同應對。亞金協應對區域金融合作需求而生,可謂正當其時。
對于亞金協,陳元建議,各會員單位之間應“加強金融安全合作,建設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構建信息互通、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的合作機制和穩健的國際信用體系,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共建反金融詐騙、金融風險防控機制,嚴判預警區域重大系統性金融風險形勢與事件”。
根據亞金協的倡議,將建立聯絡機制,常態化會員互聯互通,增進業界情誼,營造區域金融業者“朋友圈”。同時,整合信息數據,搭建區域金融信息共享平臺。
亞金協理事長田國立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亞洲地區歷史上經歷了幾次大的金融危機,像這種大型金融危機,在亞洲有沒有辦法盡可能的避免或者減緩、解決。”
泰國央行行長維拉泰表示:“金融科技帶來了新的風險,尤其是網絡的威脅,近幾年在頻率、復雜程度及影響上進一步增強。對于亞金協會員來說,我們可以進一步建立合作,減少預期之外風險的影響。”
韓國銀行業聯合會主席河永求在當天的成立儀式上表示,無論是在歐洲、美洲還是非洲,早已有類似的組織,亞金協是遲到的“補課”。亞洲金融危機時,韓國同樣遭遇嚴重危機,“我們可以把(應對危機)這些經驗和亞金協成員分享,能夠起到穩定地區金融市場、降低地區金融風險的作用。”加強金融多領域合作陳元表示,亞洲地區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資金需求缺口大、融資需求層次多、可持續性要求高。
據亞洲銀行測算,僅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未來8-10年,亞洲每年基礎設施資金需求將達7300億美元;另據世界銀行的測算,這一需求更是高達約8000億美元。相較之下,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每年在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總額僅約300億美元。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表示,亞金協的創立跟我們推動亞洲的金融互聯互通是完全一致的,我們也非常期待跟亞金協及其會員進一步合作。據金立群介紹,目前亞投行已經運營18個月,成員從最早的57個增至現在的80個,預計會有更多的成員加入。
金立群表示,在亞投行戰略目標和重點議題的指導之下,重點議題包括可持續的基礎設施、跨國的互聯互通以及私人資本的撬動,目前已經批準了17個項目,價值28億美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認為,在亞洲的金融體系中,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即一方面很多亞洲的經濟體有大量的盈余儲蓄,而且也在尋求投資機會,但卻找不到可投資項目;另一方面,這一地區預計每年有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
在陳德霖看來,當前的任務就是,如何撬動那些巨大的盈余儲蓄,投入到缺乏資金的經濟體和項目當中。官方的軌道目前已有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一帶一路”倡議,但還需要私有部門和公共部門通力合作,亞金協能夠起到這樣一個獨特的作用。此外,亞金協可以在全球金融市場標準的制定、監管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更加清晰地發出亞洲的聲音。
維拉泰還指出,中國和泰國以及其他東盟國家的合作,在很多方面變得日益密切,但在金融的互聯互通上還有待提高。比如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實現了互聯互通,但跨境金融交易的成本居高不下,用本地區的貨幣進行跨界結算使用得非常有限,區域性的銀行在各個國家當中,市場占有率仍然較低。
為此,維拉泰提出兩大項目:一是東盟國家的各國央行共同打造東盟銀行一體化框架,稱為QAB,進一步提高整個東盟地區的跨界金融服務效率;二是推動在貿易結算和直接投資當中使用本區域的貨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