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移動AI芯片麒麟970發布,將為手機行業帶來怎樣的變革?通信
在發展了約60年之后,“人工智能”如今已成為了時代的熱詞。人工智能下圍棋、人工智能寫詩、人工智能還能參加高考...它如今已從遙不可及變得影響我們的生活。
在發展了約60年之后,“人工智能”如今已成為了時代的熱詞。人工智能下圍棋、人工智能寫詩、人工智能還能參加高考...它如今已從遙不可及變得影響我們的生活。
AlphaGo與李世石的世紀之戰,成為人工智能界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打開了人工智能探索領域的新大門。手機作為目前人類計算平臺中心,人工智能也面臨爆發,將給如今的智能手機帶來重大變革。
在今年7月份華為消費者業務半年業績溝通會上,其CEO余承東首次透露華為將發布人工智能處理器。9月2日,麒麟970如期而至,并將首發搭載于今年10月16日在德國慕尼黑的年度旗艦Mate 10上。
余承東表示,這顆帶有強大AI計算力的手機SoC,是業界首顆帶有獨立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專用硬件處理單元的手機芯片。擁有自研處理器的手機廠商目前除了華為還有三星以及蘋果。而華為成為了第一家推出搭載人工智能處理器手機的廠商。
相比上一代麒麟960的16nm工藝制程,這次的麒麟970更進一步,采用了臺積電10納米工藝,而且在不到100平方毫米的狹小體積內集成了55億個晶管體。對比高通驍龍835的31億顆,蘋果A10的33億顆,麒麟970有著更高的集成度。功耗比上一代麒麟960降低20%。
華為這次創新設計了HiAI移動計算架構,其AI性能密度大幅優于CPU和GPU。相較于四個Cortex-A73核心,在處理同樣的AI應用任務時,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大約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優勢,這意味著麒麟970芯片可以用更高的能效比完成AI計算任務。例如在圖像識別速度上,可達到約2000張/分鐘,遠高于業界同期水平。
不僅如此,利用NPU還可以實現計算機實時演算,低功耗AR等功能,而且都是在手機端就可以實現。可以讓手機在原有的硬件基礎上大幅度提升性能,還可以讓手機變得更加智能,隨時響應用戶的操作指令。
iPhone之所以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源自于蘋果公對其硬件和軟件的掌控。華為成為目前僅次于三星和蘋果的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近年來除了保持硬件設計的持續創新,從EMUI 5.0給底層安卓系統做優化開始,軟件層面也在持續進步。隨著麒麟970的發布,華為Mate 10上將搭載的EMUI 6.0也勢必會帶來不少人工智能體驗的玩法。
事實上,此前的人工智能智能對于手機來說并不陌生。蘋果Siri這類語言助手所涉及到的語義識別,算是人工智能應用在手機上雛形。但,如同華為此前給麒麟970做的預熱海報所言:“AI,不只是語音助手”。
以往的Siri是在云端進行計算,因此在很多時候你問它一些復雜的問題,它需要先在云端進行計算,再把結果反饋給用戶,在識別時間和精準度上的體驗并不能夠讓人滿意。而麒麟970的優勢在于,借助NPU可以真正釋放云端側的AI處理能力,讓計算在端側就能完成,通過端云協作,極大提升處理效率。
同時,有了人工智能芯片的支持,以往的這些語音助手也會向智慧助手演進。以往的手機能“聽”能“看”,但人工智能時代下,這些智能終端將變得能“聽懂”、“看懂”,會去主動理解用戶的訴求,并提供貼心的服務。
因為有了NPU的介入,手機AI處理速度更快、更省流量、能效比更高,手機安全也能進一步提升,甚至能幫手機更省電。這種人工智能處理器給終端產品所帶來的體驗上差距是純云側AI無法比擬的。甚至越往后,隨著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場景和聯接,這種體驗優勢會越顯性。
余承東曾作出預測:到2025年超過90%的智能終端用戶將從個性化、智慧化的智能個人助理服務中獲益。他表示,“未來的智能手機將叫做智慧手機。”10月16日將要發布的華為Mate 10,就是華為智慧手機時代的開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