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網絡中立,美國運營商會迎來振興之春嗎?觀點
廢除網絡中立,意味著美國電信基礎設施的振興和電信行業的復興之路掃除了最重要的障礙,美國運營商或許將復蘇大規模的電信網絡投資,迎來新的春天。
廢除網絡中立,意味著美國電信基礎設施的振興和電信行業的復興之路掃除了最重要的障礙,美國運營商或許將復蘇大規模的電信網絡投資,迎來新的春天。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4日,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以3:2的投票正式廢除網絡中立規定,這距離2015年2月27日奧巴馬政府也是以3:2的投票通過網絡中立規定還不足3年。
關于這件事,我認為有三個問題需要關注:為什么網絡中立法案應該廢除,為什么美國的確到了需要廢除網絡中立法案的時刻以及中國電信管制應該學習什么?
為什?么網絡中立法案應該被廢除?
網絡中立法案具有濃厚的計劃經濟的色彩,本質上是反市場的。
所謂網絡中立法案,最早來源于美國在上世紀30年代的網絡中立概念,即當時的要求是不同的運營商之間不能限制非自己用戶的互通,這個原則在中國叫互聯互通。這是出于保護小運營商的需要設立的原則。
此后隨著美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原本只是電信領域的網絡中立概念被延伸到了互聯網領域,成為互聯網公司主張無差異使用電信運營商網絡接入服務的重要訴求。隨著美國互聯網創新的發展,以及美國電信運營商話語權和影響力的衰弱,FCC通過啟動調查,修改寬帶接入服務的分類等各種措施開始積極推動網絡中立。盡管在2014年美國法院判決FCC試圖監管運營商的舉動敗訴Verizon,但是在奧巴馬政府的支持下,還是在2015年2月27日通過了網絡中立法案。
網絡中立是一場看上去對所有人公平的游戲規則——除了電信運營商!
因為按照網絡中立規定的要求,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可以無差異化的使用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帶寬,并不會因為付費而從運營商那里獲得更高的帶寬和更好的服務質量保障;對于用戶來說,也不會因為某個互聯網公司向電信運營商支付了費用,就會在訪問某些內容收到限制或者獲得更好的體驗。
某種意義上,這有點“大鍋飯”的味道,盡管看上去中小互聯網創業公司可以和谷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獲得同樣的內容接入網絡質量,但是在互聯網巨頭越來越壟斷的趨勢之下,大公司占有能夠占有更多的帶寬,比如有數據顯示美國的Netflix和Youtube占據了超過70%的網絡流量。
問題的悖論就在于,如果中小創業公司愿意向AT&T等美國運營商支付費用,從而獲得優先接入或者更好的服務質量,在網絡中立之下,AT&T們也無能為力。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大公司更有錢,所以更有可能與電信運營商簽署協議,從而擠壓中小企業——這個假設實際上并不成立,因為多個電信運營商的存在,以及互聯網巨頭們之間競爭博弈也會限制價格水平在一個合理的區間,關鍵的問題是某種程度上是中小互聯網公司更需要自己的流量被差異化對待才有獲得更多用戶的可能性。
為什么美國到了廢除網絡中立法案的時刻?
美國基礎電信設施的落后時FCC廢除網絡中立法案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第一,必須解決美國運營商復興電信基礎設施的資金來源問題,消除制度障礙。
FCC此次廢除網絡中立規定,對于美國的電信行業至關重要,這意味著特朗普政府為美國電信運營商復興網絡投資掃除了制度上的障礙,并為電信運營商打開了新的提款機。
客觀的說,美國電信基礎設施正在迅速落后,尤其是與中國相比,盡管美國擁有最強大通信領域的芯片巨頭比如高通,但是在電信網絡建設方面早已經被中國超過,4G網絡的覆蓋率遠不如中國,寬帶的領先程度也被中國大幅度甩開。
原因之一就是幾十年來美國電信運營商遭受的網絡中立的困擾,在網絡基礎設施投資上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也不愿意對網絡基礎設施進行長期的大規模投入。
因為網絡投資是一項沉淀成本非常高的事情,占用大量資本,回收周期超過十年的事情。網絡中立法案限制了電信運營商從網絡投資中獲得更高回報率的機會,也就限制了美國基礎電信設施的發展。
資本在某種程度上是理性的,當然,在有些情況下也會非常的瘋狂。廢除網絡中立規定,美國運營商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持,比如早2016年12月6日,就有公開消息說:孫正義在與特朗普閉門會談45分鐘后,表示將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創造5萬個新工作。孫正義執掌的軟銀集團擁有美國運營商Sprint,一直試圖與T-Mobile合并。
而互聯網巨頭免費的帶寬紅利正式終結。
這意味電信運營商可以按照市場的方式與互聯網巨頭重新簽訂一份新的合約,按照付費的多少享受相應的網絡接入接入服務質量。這里的關鍵問題是,互聯網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巨頭們并沒有足夠的理由置身電信基礎設施的復興之事之外。
比如谷歌就表現的非常冷靜,對于廢除網絡中立,盡管表示失望,但是也表態說將會支持。
類似Netflix這樣的大流量內容巨頭,為電信基礎設施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只有電信運營商在根本上改善了整體網絡接入帶寬,才能有更多的人受益。
第二,電信行業作為基礎性部門正處在迅速變革的關鍵時期,美國不能再為政治正確失去戰略機會。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電信行業變革的關鍵時刻。
從外部看,云計算正在大規模的普及;人工智能在2017年已經成為最熱的風口,全球都在搶占人工智能這塊高地;物聯網(IoT)的第二個春天正在開啟,來自工業制造領域/汽車/智能家庭和智慧城市/物流等領域大設備正在大規模的接入網絡。
每一個新的技術都需要帶寬,無論是移動帶寬還是有線帶寬。這都要電信運營商提供更多的帶寬資源。
從電信行業自身來看,以5G為代表的新的技術將需要大規模的網絡投資,寬帶網絡也到了需要更換千兆服務的關鍵時刻。5G將不再只是服務于人,更多的是機器設備,比如汽車或者工業機器人。
盡管美國運營商,比如Verizon已經公布了5G商用計劃,但是沒足夠的資金,如果依然按照人的分布開展網絡覆蓋,顯然將不能滿足未來的需求。
這也許FCC為美國運營商籌集資本掃除障礙,至少別添亂。
第三,美國迫切的需要消除數字鴻溝和電信創新。
目前負責FCC的Ajit Pai 早在上任之初就認為FCC應該“聚焦于擴大寬帶部署和鼓勵創新電信服務”。
按照12月14日FCC的聲明:網絡中立抑制了電信運營商的網絡投資,并阻礙了主要為鄉村消費者服務的小型運營商的創新行為。
此前美國為了鼓勵寬帶進入鄉村,曾經推出一個寬帶普遍計劃,在2011年10月,美國政府成立“連接美國基金”來支持農村和低收入消費者/學校和圖書館以及農村衛生保健機構寬帶普遍服務。
不過可惜的是,大小電信運營商收到網絡中立規定的影響,除了在政府補貼的范圍之內開展工作,自身并不積極。
那么,在廢除網絡中立法案之后,美國的寬帶普遍服務將不再主要依靠來自政府的資金的支持,二是可以依靠電信創新獲得收入/來自資本市場的支持/來自互聯網流量大戶的差異化付費獲得支持。
FCC為運營商打開了“劫富濟貧”的通道
中國應該從FCC廢除網絡中立中認識到放松管制才是電信行業正確的選擇。
之于中國而言,英國認識到,FCC廢除網絡中立的背后,本質上是放松電信管制的思想發揮了根本作用。
盡管中國并不存在需要廢除的“網絡中立”性政策,但是也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互聯互通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中國互聯網的創新成本和影響了用戶的體驗,在這方面,中國做的并不好;二是中國的電信管制也應該學習FCC,重新回歸,放松管制的正確道路上來,減少對市場,尤其是價格因素的行政干預。
隨著FCC廢除網絡中立,美國基礎電信設施的復興已經打開,中國的基礎電信設施更需要加速奔跑。
而如果中國繼續在電信行業實行精確細微的指導,管理者電信運營商的每一個市場行為的細節,那么毫無疑問,中國將會在這場奔跑中再次落后——不只是電信行業,也包括互聯網行業,以及所有需要帶寬和連接的行業。
(來源:鈦媒體 作者:志剛水煮通信 )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