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旗艦機配備的全面屏,今年會普及么?通信
用“風云多變”來形容當下的科技數碼行業,我覺得已再合適不過。
用“風云多變”來形容當下的科技數碼行業,我覺得已再合適不過。
其中以智能手機領域的變化最甚,之前手機產品就外觀而言曲面屏曾大行其道,消費者對于曲面屏的認可與信賴呼聲極高。
但從今年開始,各家品牌的旗艦機型中,無論小米、華為、三星,還是即將發售的蘋果iPhone 8都毫無疑問的使用了全面屏配置,致使業內外一致驚呼,全面屏手機時代已然到來。
可以預料的是,在蘋果、三星、華為等手機品牌的推動下,全面屏配置的手機必將成為手機行業的主流標配。但小樓不禁要問,全面屏配置的風靡是否只適用于旗艦機型?對于所有價位的手機產品,今年又能否做到普及呢?
俗語說:從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見舊人哭。之前曲面屏的附和之聲還猶言在耳,如今全面屏的出現已經初露崢嶸。
隨著蘋果iphone 8、三星Note 8等手機新品的不斷爆料,全面屏這個詞語的出鏡率極高,對于消費者來說,已經屢見不鮮。
而全面屏的不斷刷屏,用戶對于全面屏的期待顯得急促而緊張,急促的是迫切希望發布。緊張的是不知道在使用與操作上是否能得心應手。
如果單純以字面理解的話,全面屏的含義應該是屏幕占比達到百分之百,但就當下各廠商能做到的最高配置而言,能做到的屏幕占比應該止于百分之九十。全面屏的出現,刷新了消費者對于手機外觀的期待值。
消費者之所以對于全面屏寵愛有加,除了新科技與新鮮感以外,不外乎在于全面屏的顏值極高,這種滿屏幕的視覺沖擊對于當下萬分挑剔的手機消費者來說,會極大滿足他們對于手機的虛榮心與安全感。
那么當蘋果、三星、華為、小米都開始制造全面屏的手機產品時,會不會帶動其他手機品牌從而做到產品普及呢?
這在于全面屏廠商能否做到產品量產。量產永遠是科技產品的核心,小樓曾說過,不能量產一切科技新品發布都是耍流氓,也就是所謂的PPT發布會。
全面屏就目前來,無論三星、LG、天馬等廠商都宣布即將量產,由此可見,對于研發制造全面屏的技術,各廠商的已經相對成熟,量產全面屏對于它們來說,已不是太大難題。這也變相解決了,全面屏對于手機來說的供應鏈問題。
但留心的消費者不難發現,今年市面上已發布和將發布的全面屏手機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一覽無遺的都是旗艦機型手機。
這種現象證實了小樓的推測,那就是全面屏的成本與造價較高,致使各個手機廠商只把這種技術配備在旗艦手機產品上而忽略那些中低端的手機產品。
因為旗艦型手機產品定價很高,所以全面屏的配備可以迅速回本,但中低端手機則不然。前段時間各個消息曾爆料,新款iphone 8發布會的定價將超過8000元人民幣,會成為蘋果iPhone產品有史以來,發售價最高的手機產品。
此次iphone 8的發售價如此之高,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其造價成本。因為每次新技術的出現,必定會帶來成本過高的諸多問題。這也是我覺得全面屏手機今年無法普及的真正原因。
不過如我前文所提,手機行業一直風云多變,小米當年因為極高的性比價橫空出世,也不排除哪家手機廠商會發布一款配備全面屏的性比價手機。
這種迎合消費者心理運營方式,除了籠絡諸多消費者以外,也會倒逼其他手機廠商不斷參與進來。這樣全面屏手機的普及速度,會為之加快。
不可否認的是,全面屏配置一定是手機行業的大勢所趨,對于全面屏手機的普及,消費者需要的只是時間,僅此而已。
來源:白小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