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的2017:全方位狙擊馬云,超越他的夢想能否實現?觀點
2017年,對于劉強東來說,是全面狙擊馬云,逐步組建“反阿里聯盟”的一年。
2017年,對于劉強東來說,是全面狙擊馬云,逐步組建“反阿里聯盟”的一年。
在2017年底的烏鎮互聯網大會期間,一張劉強東與王興組建的“東興飯局”的照片刷爆網絡,照片上,馬化騰居于首位,劉強東與王興分坐其兩邊。這張照片的寓意之后被坐實,因為劉興亮在朋友圈調侃道:傳說江湖有個秘密組織,叫反阿里聯盟,而馬化騰對此評論道:物極必反。
事實上,一直以超越馬云為目標的劉強東,在整個2017年,除了不斷懟馬云外,也確實在各領域下功夫,試圖對馬云“彎道超車”。
京東金融能否超越螞蟻金服?
2017年年初,剛過完元旦沒幾天,一直低調的京東金融便在北京與銀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金融旗下支付公司“網銀在線”將正式成為中國銀聯收單成員機構。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因為他們面臨共同的對手:支付寶、微信。
盡管2013年開始獨立運營以來,京東金融已經在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支付、財富管理、眾籌、保險、證券、農村金融、金融科技等九大領域實現布局,能夠獨當一面。
然而說起京東,大眾眼中的它,似乎依然離不開電商平臺的標簽。誰又能夠甘于只做電商,最終被生態巨頭圍剿?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半年后,2017年6月30日京東金融完成重組交割,至此,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但劉強東依然擁有京東集團和京東金融的控制權,所以,京東此次拆分實為同一控制下企業之間的交易。
普遍認為,劉強東想把京東金融推向境內投資者,原因有二。首先,若股東為國內投資者,對京東金融上市A股而言,這是一個加分項。其次,國內大部分金融牌照都對經營主體資質有嚴格要求,內資身份就是其中之一,擁有內資身份會大大降低申請金融牌照的成本。越多的金融牌照,意味著越廣闊的業務版圖。
不過,劉強東在2017年11月6日的京東金融全球數據探索者大會上表示“京東金融的定位不是顛覆者,不想干掉任何人,而是各位盟友的合作伙伴。”此番言論,溫和而帶有善意,盡量避免把京東金融推向風口浪尖。
當天,金融科技服務云平臺——京東金融云發布,全球首發。這是京東金融獨立拆分以來,金融與科技結合的另一篇章。
在互金領域,京東金融的成立相對較晚,輸在了起跑線上的劉強東,能否實現后來者居上呢?
想用無人機送貨戰勝馬云的菜鳥網絡?
如果說,2017年之前,劉強東在為電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業務板塊打基石。那么2017年則是在此基礎上添磚加瓦,明確分工,并著重突出技術。
信息時代,世界瞬息萬變,面對過去十多年的輝煌成績,劉強東的危機感沒有消退。
2017年2月10日下午,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名京東員工來到了北京郊區,步入京東年會現場。劉強東與愛妻章澤天一同來到前排就坐。
演講臺上,面對數千名員工的他說:“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京東將以技術應萬變。如果我們今天不做改變,我們很快可能就被別人超越”。
京東商城、京東金融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帶有技術的基因,京東物流實現了無人機送貨,在技術上,其所具備的優勢十分明顯。而技術之外,人才成為這個社會的核心競爭力。
2017京東引進不少人才,在AI領域發力。9月,人工智能領域資深科學家周伯文出任京東集團副總裁,原微軟亞太科技董事長申元慶出任京東云總裁。繼周伯文和申元慶之后,10月,前亞馬遜首席科學家薄列峰加盟京東金融,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助理教授彭健也加入京東。
瘋狂結盟,流量就能變強?
2017年8月26日上午九點,當用戶睜開眼睛拿起手機打開京東商城購物時,發現那只LOGO金屬小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只白色的JOY。有趣的是,它與黑色的大眼天貓相映成趣,三個月后又會互相打趣。
如果說,三年前結盟騰訊是京東劉強東走的最具戰略性的一步,那么2017年,擁抱百度、奇虎360、網易、搜狗則是他搭建朋友圈的重要續集。
8月中旬,京東百度雙方啟動“京度計劃”,日活過億的手機百度用戶個人中心為京東提供了“京東特供”一級流量入口。這是繼2014年微信錢包“京東優選”入口,2016年今日頭條“京東特供”入口之后的另一量級導流端口。
8月下旬,奇虎360旗艦產品——360手機衛士也為京東開設了一級購物入口,劉強東布下“京奇計劃”。
9月,網易京東達成合作,“京易計劃”面世,網易新聞的用戶可在閱讀場景中直接進入京東購物。
10月,搜狗聯合京東簽署名為“京搜計劃”的戰略合作,京東有機會獲得包括搜索和輸入法在內的更多流量入口。
11月10日,雙十一前夕。京東與愛奇藝推出“京愛計劃”,再添流量入口。
至此,“京X計劃”完全浮出水面。
劉強東為何如此緊鑼密鼓的尋找合作伙伴?
阿里在移動支付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布局,馬云構建的阿里生態效應正在發揮強有力的作用,淘寶天貓擁有更深的護城河。眼瞅著雙十一又要到了,這免不了給劉強東施壓,帶來的緊迫感和焦灼感需要落到實際行動上。
2017年,雙十一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硝煙彌漫。
馬云在雙十一1682億的銷售額再破記錄,“京東好物節”銷售額為1271億,劉強東奪取榜單頭名的奇跡并沒有出現。
當然,這并不能說明“京X計劃”的失敗,幾大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不僅僅是為商城短期獲客賦能,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在于打造“新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夯實商業基礎。
但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劉強東與他們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2018,我們拭目以待。
緊跟馬云布局全球,晚不晚?
劉強東是一名有野心的玩家。在分食國內的量級市場的同時,他把目光瞄向了海外。
2017年4月,京東集團設立戰略部和國際業務拓展部。
2017年7月,京東金融正式組建了海外事業部。
劉強東在泰國再造一個“京東”。京東金融首次出海地是泰國,9月京東金融與泰國最大零售商“尚泰集團”成立合資公司。2017年11月1日泰國總理巴育在總理府與劉強東見面,并與尚泰集團宣布將面向泰國和整個東南亞消費者推出一個全新的線上零售平臺——JD Central,注冊網址則為JD.co.th。
有趣的是,2016年11月1日,馬云與泰國前首富、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也見面了,準備在泰國再造一個“支付寶”。正大集團旗下支付企業Ascend Money將參照螞蟻金服模式拓展線下支付。
有布局也有收獲。據人民網消息,雙十一期間,京東印尼站累計下單金額同比增長超過560%,配送服務已經覆蓋6500個區縣。7個月之前,阿里宣布在印尼成立支付合資公司。面對海外業務收入已超70億的阿里,想變成“世界的京東”,一切還只是個開始。
艾問每日人物(微信ID:iaskmedia)想說:
劉強東的2017,是全面對標馬云的一年。雖然短期內,他難以趕上馬云的步伐,但不可否認,他的存在已經給馬云帶來了不小的威脅。馬云曾說過,他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競爭對手,而劉強東恰恰相反,他一直視馬云為最大的競爭對手,且用實際行動去試圖超越馬云。無論成敗如何,他的這種競爭意識,和為競爭而做的布局,確實讓京東在2017年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也許,對于劉強東而言,“心中有敵”,才能不斷進化吧。
(來源:艾問人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