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騰訊對頭條下“逐客令”只因“自作孽”觀點
誰曾想,玩火過了頭,這次騰訊大哥真的動怒了。
今日頭條玩火終于玩出事了。
6月1日,騰訊公司發布公告,稱起訴今日頭條,并暫停與“頭條系”產品進行相關商業合作。換句話,以微信海量熟人關系鏈的代表的一系列騰訊系產品,自此對今日頭條正式下了“逐客令”。
這對今日頭條來說,可真不是個好消息。
整個5月以來,頭條出動了抖音、西瓜視頻、乃至頭條客戶端新聞推送,各種碰瓷騰訊,盡管由頭用的是封殺和屏蔽,甚至打著用戶名義各種哭窮喊冤,但是頭條自己心里肯定清楚得跟個明鏡似的:一哭二鬧三上吊只是競爭策略,目的是為了占有更多。
誰曾想,玩火過了頭,這次騰訊大哥真的動怒了。
不過,梳理過去這幾周頭條的種種行徑,講真,被人這么“趕出門”還真不冤枉。
撒野套路1:去別人家做客,不守規則在先
抖音前陣做了一個特別火的文物戲精刷屏H5,由于存在誘導分享行為,微信后臺在收到大量舉報后,系統自動將其進行了暫時下架處理。
微信規則其實非常透明,這也是大家公認的,所以一般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都會首先申訴,然后修改H5,再繼續提交,然后解封。
但是抖音處理問題邏輯和腦回路甚是清奇。它選擇了第一時間舉起大喇叭,跟人們喊:我被封殺了!
這讓微信的人哭笑不得。盡管如此,考慮到對方有可能真不清楚情況,最后微信出面專門做了解釋,在抖音修改H5后進行了解封。
但沒幾天后,抖音又來了一次故伎重演:它上傳了一堆有著大大的抖音LOGO的視頻到騰訊視頻,然后又開始大喇叭喊冤:快來看,騰訊又封殺我!
拜托,要不您在自家平臺上找個帶競品LOGO的視頻或者文章給咱看看?
話說跑到別人家來來玩耍,咱就要講文明守規矩。您這不按規則出牌,動輒貼大字報,真真不是好習慣啊。
撒野套路2:一身臟東西不清理,卻嫌對方不開門
眾所周知,短視頻平臺上的低俗涉黃信息屢禁不止,且存在對未成年有害的信息,引發了今年監管的密切關注并進行了嚴厲打擊,今日頭條旗下的內涵段子更是被勒令關停,抖音等頭部短視頻平臺更是多次被點名。
試想一下,這些良莠不齊的短視頻,如果一股腦全部出現在微信平臺上,會出現什么狀況?
也是這個原因,微信決定暫停自家平臺上所有短視頻的接入。請注意,是所有短視頻,包括騰訊自家的微視,以及騰訊投資的干兒子快手。
很快,今日頭條不干了。
CEO張一鳴甚至直接在朋友圈對馬化騰開炮:如果不隨便打壓封殺應用和信息流動,(騰訊)就是更值得尊敬的公司了。對此,小馬哥也不甘示弱,當即回復:平臺一視同仁,你過敏了。
雙方的互懟大戰就此拉開了帷幕。
可是頭條似乎從來不曾想過,為什么微信平臺要暫停短視頻分享?是微信眼紅你嗎——好像還真用不上。微信是全民級的應用,今日頭條系的所有產品加一起,也未必有人家用戶數目多。
也正因為是全民級別的應用,微信更要對自己平臺上數以億計的用戶負責。低俗和黃暴內容如果不加阻止的出現在了微信上,最終傷害的是微信用戶的利益,也是微信的口碑形象。
打個比方,你去別人家里,衣衫不整、滿身污垢,還不時口出狂言。試問,在你沒清理干凈自己之前,哪位主人會給你開門?
撒野套路3:誣陷栽贓落井下石,口口聲聲還要一起做朋友
頭條的撒潑做派,在本周可謂發揮到了極致。
5月30日,今日頭條面向用戶大規模彈窗推送了《新華社: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放手》一文。但很快被發現,該稿件實為新華網《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游對少年兒童的戕害?》,既非新華社發布,在推送時亦出現標題篡改,攻擊指向性極為明顯。
敢問這是什么路數?就算做不了朋友,也不能顛倒黑白、平白造謠這么搞同行。普普通通的一個網媒針對行業的評論,怎么今日頭條一加工,就變成了國社針對騰訊的通緝文了呢,這套路,這心機,實在讓人細思恐極!
更好笑的是,剛好第二天人民日報報道了“今日頭條”平臺未落實主體責任,傳播含有丑化惡搞英雄烈士的視頻的新聞。這個事情夠大吧,可不,鳳凰、新浪、界面各種媒體平臺都彈窗了。
可是,人家今日頭條的彈窗消息里,愣是沒有這一條。你說巧不巧?
對同行是冰雪寒冬一樣嚴酷,對自己那是絕對放養主義。敢問,這樣的朋友你交不交,你歡不歡迎他來家做客?
所以,你能理解為什么一向“忍者神龜“的騰訊,這次為什么終于跳腳不干了開出“逐客令”了吧~好房間不歡迎流氓客。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