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騰訊音樂Q2財報,看在線音樂“服務者”的前瞻價值互聯網+

騰訊音樂:扎根行業價值深處的“服務者”
文 | 螳螂觀察
作者 | 易不二
刀郎的新歌《羅剎海市》在QQ音樂、酷狗音樂的“屠榜”現象,為在線音樂平臺激起的新關注大潮還未褪去,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在6月突破1億的行業里程碑數據,又為在線音樂平臺續上了新的熱度。
財報數據顯示,騰訊音樂第二季度總營收為72.9億元,同比增長5.5%;歸屬于騰訊音樂股東的凈利潤為13.0億元,同比增長51.6%。
其中,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7.6%至42.5億元,以58.3%的收入貢獻,首次超過社交娛樂服務。與之對應,騰訊音樂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在6月突破1億大關,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ARPPU)實現連續5個季度的增長,達到人民幣9.7元的歷史最高水平。
在線音樂服務收入與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的雙重突破,呈現出的一個清晰事實是:更具品質的音樂內容和更有吸引力的用戶體驗,讓越來越多的用戶愿意為音樂付費。
這正是走在高質量增長路上的騰訊音樂在做的事,以科技為驅動,圍繞用戶與歌手做服務、提體驗,最終成就平臺增長業績與行業普惠價值。
激發歌手價值,提質內容基石
隨著用戶版權意識的不斷增強,用戶越來越愿意為正版音樂付費,而更有品質的音樂內容,是實現在線音樂訂閱收入持續增長的基石。
騰訊音樂研究院發布的《2022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顯示,華語樂壇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擴容期后,“卷量”的生產邏輯逐漸失效,行業上游開始更加注重長期主義及品質制作,“提質減量”成為行業風向。同時,線下演出強勢復蘇,AI等科技的快速進步給行業方方面面帶來了更多可能性,音樂行業的發展正在出現更多新的想象空間。
憑借著頭部平臺的敏銳嗅覺,騰訊音樂早已前瞻性地察覺到了行業的趨勢并給出了解題思路:以“質”為出發點,以AI技術為支撐點,沿著內容與平臺“一體兩翼”的戰略,為內容供給端提高生產效率、拓寬創作邊界,不斷激發歌手價值,在構牢可持續增長的在線音樂基本盤的同時,推動產業在內容生產維度產生深層次變革。
騰訊音樂人開放平臺去年就已經前瞻啟動的“新勢力計劃”,是聚焦品質創作、釋放歌手價值最典型的案例。
今年初,騰訊音樂全面升級了“新勢力計劃”,通過給予實實在在的收入、流量、商業合作等方面的支持,陪伴具有品質音樂創作潛力的音樂人成長、出圈及后續職業化發展。在收入激勵上,入選“新勢力計劃”的音樂人可擁有其作品100%的收入分成;在流量激勵上,可專享全年100億+流量扶持,包括新歌首發流量扶持、千萬播放量級歌單扶持、精準推薦流量扶持等。此外,還有包括新勢力專訪、專輯企劃、首屏推薦等26項權益,讓潛力音樂人獲得更多元的曝光機會......
截至7月31日,在騰訊音樂的百億流量扶持下,已有1977首歌曲首次獲得百萬播放,3983首在騰訊音樂全平臺榜上有名,今年8月,“新勢力計劃”全新升級,新勢力音樂人已由1000人擴大至3000人,更多優秀音樂人將享受“新勢力計劃”的專屬流量扶持。更多高潛音樂人收獲了可持續的上升通道,獲得了更多登上了大舞臺的機會。
一些表現突出的新勢力音樂人,還獲得了更多登上了大舞臺的機會。騰訊音樂人江遲同學,在此前登上了央視網×QQ音樂《我們的畢業歌》節目,并非常珍貴地擁有個人表演舞臺。此外,他也登上了即將于8月22日播出的央視總臺七夕晚會,和中秋晚會、元宵晚會等節日晚會一樣,七夕晚會也是央視一年中幾個重大節日晚會之一。在堪稱國內最高規格的舞臺上,江遲同學演唱了自己的原創歌曲《銀河逃離計劃》,用音樂表達青年人對航天圓夢、逐夢星海的浪漫情懷。
如果說“新勢力計劃”是騰訊音樂以服務音樂人為核心,圍繞“優質”“專業”進行內容拓展,那么,同樣是去年上線的“TME啟明星”音樂服務平臺,則是借助科技的力量整合了全套AIGC音樂制作工具,以一站式音樂制作服務平臺,幫助音樂人提升效率。
啟明星平臺上線一年時間,已吸引超過5000+位詞曲作者、200+音樂廠牌、1000+歌手、6000+推歌達人入駐,平臺可供交易的詞曲Demo超過4萬,詞曲翻唱版權3萬+,已成功交易并制作發行的歌曲超過800首,總播放量40億+。截止今年第二季度,啟明星的交易額突破1000萬元。
“新勢力計劃”與“TME啟明星”,都只是騰訊音樂緊握行業“提質減量”風向,通過全方位服務音樂人實現內容供給優質化的切片。42.5億在線音樂服務收入與破億用戶背后,必然是還有更多為音樂、為音樂人的全方位服務才能得來。
前沿的科技創新,長久的“抓耳吸睛”
音樂消費,除了音樂內容本身要有質量,貫穿聽歌全程的每一個聽感細節也很重要。
如果說音樂內容是決定用戶是否付費的基礎,那么聽感細節就是決定用戶能否持續付費的關鍵點。當在線音樂平臺早已不再是在線播放器之后,圍繞音樂為用戶提供更舒適、更多元的音樂娛樂體驗,才是長久的“抓耳吸睛”之道。
除了騰訊音樂持續為音樂人做服務,提升內功供給端的質量,讓用戶越快“買單”之外,騰訊音樂通過黑科技提升用戶體驗的動作,也有同等功勞。
通過持續布局與研發AIGC技術,騰訊音樂上線了諸多新功能,以“黑科技”持續創新音視頻娛樂體驗。比如AIGC黑膠播放器、AI歌詞海報、AI歌曲封面等,都通過AI科技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音樂娛樂服務。QQ音樂的AI播放器以及AI歌詞海報功能,就基于TME天琴實驗室的MUSE技術,實現了國內音樂行業首個在AIGC領域運用的視覺嘗試,讓用戶的視覺和聽覺體驗變得更加個性化。
除此之外,騰訊音樂還做了更多讓用戶耳目一新的音樂玩法。
騰訊音樂天琴實驗室發布的AI音樂伴侶小琴,就可以智能為用戶進行歌曲介紹,幫助用戶更全面地理解歌曲本身即歌曲創作背后所有的信息與內容,同時用戶還可以與小琴互動,獲得更個性化的音樂推薦與問題解答......
通過AI科技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音樂娛樂服務,騰訊音樂既提高了用戶活躍度與付費度,同時,還是助力行業深化提質增效,深度釋放以音樂為核心的娛樂價值,確保好的音樂內容得到應有的口碑與回報。
比如,騰訊音樂旗下首位超寫實虛擬偶像鹿曉希LUCY,基于TME天琴實驗室的琴韻引擎,鹿曉希LUC擁有自動生成的唱片級聲紋,在出道當天即收到微博音樂、ELLE family、Billboard等近20家頂尖品牌支持及合作邀約,還成為首個推出杜比全景聲音樂作品的超寫實AI虛擬歌手,并在2022年“可口可樂粉絲節 新年歡聚夜”活動上,為聽眾帶來過一場滿溢甜蜜與無限暢爽的精彩演出。
演出背后,意味著騰訊音樂憑借自身能量為品牌打開了營銷新思路,持續為行業探索拓展音樂行業在科技加持下的商業化發揮空間。
以騰訊音樂和雪碧打造的音樂整合營銷的標桿案例為例,自4月到8月,橫跨近半年的音樂營銷周期內,雙方聯合首創【夏日限定酷爽音樂廠牌】這一虛擬音樂廠牌的音樂營銷形態,打造了橫跨全國各地的全國校園音樂大賽,以及多個城市的線下音樂節,同時攜手雪碧,助力打造“雪碧酷光燈”這一IP,邀請張靚穎、劉宇、袁婭維、陳粒等7位音樂人制作了一張《雪碧酷光燈 華語專輯》,最終在上海以一場演唱會閃耀釋放。
僅從騰訊音樂二季報呈現的在線音樂服務收入與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的雙重突破,就可以看出作為音樂行業的創新領跑者,騰訊音樂對市場變化的敏銳與前瞻,并通過堅持科技創新、堅守內容質量,化身為音樂供需雙方的“服務者”,最終實現了三方價值共贏。
正如騰訊音樂方面所表示:不斷強化平臺產品功能,在為大眾提供更多高品質內容與獨特體驗的同時,也通過AIGC前沿技術應用等多元維度,攜手業內外合作伙伴加速挖掘更多音樂的商業化機會,釋放音樂社會價值,持續助推音樂行業與市場健康繁榮發展。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螳螂觀察 Focusing on新消費新商業新增長,這是消費產業*內容消費 NO.179深度解讀
此內容為【螳螂觀察】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