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籌” 到底是誰輕松,是誰“愁”?觀點
基于社交圈、面向廣大網民日常生活的輕松籌正式于2014年9月上線。
“我希望你一輩子都用不到輕松籌,但如果你需要,全世界都會在這里幫助你”,基于社交圈、面向廣大網民日常生活的輕松籌正式于2014年9月上線。
輕松籌最初并不是為大病籌款而生的,大多的項目都聚焦在用戶的日常生活領域,比如一次聚會,一個生日禮物,這些眾籌項目,大多只是發起人的一個小愿望,并且也比較容易得到朋友間的反饋和支持。
而今,輕松籌的出場身份就是大病救助籌款平臺,打的旗號就是輕松籌更看重的是每一個家庭的平安。每有一個人在輕松籌上發起大病籌款,就意味著有一個生重病的人,一個難以負擔高昂藥費的家庭。籌款發起的數量少一點,意味著遭遇不幸的家庭也少一點。
一輩子用不到輕松籌,意味著這個人無病無災,一生平安。這是輕松籌對所有人的祝福,也是輕松籌所期盼的愿景。而面對每一個無力支付費用的家庭,輕松籌一直都會伸出援手,匯聚來自全世界的幫助,讓醫藥費不再成為他們的后顧之憂。
但實際上用上輕松籌之后醫藥費真的沒有后顧之憂了嗎?
如今,只要你的朋友圈里面人足夠多,每天都會看到“輕松籌”,轉發的多是受助者的親朋好友,同學同事,基本都是因為巨額的醫療費用無力支付而發起的。
對于輕松籌的作用,小編不敢否認,他給了相當一部分困難的家庭籌錢救急的機會,如小鳳雅的家庭,如果不是因為輕松籌的存在,孩子沒有辦法在人生的最后一段吃好喝好一點點。
小鳳雅的媽媽在輕松籌共籌一萬多塊,因為進度太慢,提前結束籌款提現,這些錢的來源是村里面那些好心人的捐款。對于一個沒有背景人來說,籌錢本身也是非常困難的,自己發起了輕松籌就必須想辦法去推廣,否則就沒有辦法得到更多的錢。
輕松籌,讓醫藥費不再成為他們的后顧之憂,這應該只是平臺的一個美好的愿望吧。
輕松籌說白了只是一個信息媒介,讓更多的人可以展示轉發傳播個人的需求信息,讓醫藥費不再成為他們的后顧之憂畢竟只是愿景。在輕松籌里,每個家庭困難的家庭卻像一只小蜜蜂,展示自己的苦難,每個人轉發了,傳播了,捐款了,都是為輕松籌平臺去播種了。
經過幾年的泛濫,到底輕松籌在大眾眼里變成什么樣了呢?
大多數時候,輕松籌,可能沒有為我們籌來大量的醫療費用,因為這個社會總有人在利用輕松籌賺錢,敗壞了籌款風氣,也使得人們不再相信。近年來,幾起大的詐捐事件,讓輕松籌與騙局產生了很大的化學作用,導致真正困難的人籌錢越發難。
比如2016年10月爆出的這個,發起「輕松籌」說媽媽罹患乳腺癌,耗盡家財,后續治療每月還要五六萬,籌款目標30萬。后來醫生辟謠說:病情并沒那么嚴重,前期治療+手術,總共花了1萬7,自費僅6800元,整個療程自費在3萬左右,從沒說過今后要5萬/月。
2017年12月,一則消息在朋友圈里面火起,那個眾籌治病的人住在300萬的房子里面,講的是青島的一個28周早產的男嬰,只能養在保溫箱里面,由于費用花費巨大,醫生讓準備20萬,寶爸發起輕松籌,被細心的網友發現他住址是一個不便宜的小區,一時間紛紛擾擾。
也是在2017年的12月,袋鼠騎手,因為其妻車禍孩子無人帶,把孩子綁在胸前送外賣,后平臺補貼,而騎手卻蹭熱點發起眾籌,共籌集10萬多。也是讓人無語的。
從網絡上搜集了這些案例,都是當時朋友圈里面的熱點,也只是輕松籌騙局里面的小小一部分,這些人聰明嗎?也許在他們自己心里面,因為拿到的錢而沾沾自喜了,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人設早就變成一座坍塌的枯井了。
更多的是讓公眾對于輕松籌這類平臺徹底失去信心,也會讓身邊的人對籌款人失去信心。這種欺騙行為,無異于喊狼來了,前面幾次被騙了,后面等人們真正需要的時候,就沒有任何人能夠幫了。
很多人以為自己有影響力,但真的能影響的人又有多少,無非朋友圈里那些人,那些人不是親戚就是朋友,不是同學就是同事,全部是最了解的人。有人會把責任往輕松籌推卸,講真,別推,通過輕松籌騙人,不代表是輕松籌平臺去騙錢了,那只是個騙錢的工具罷了。
“我病了,賣車、賣房,財產會受到損失;我病了,籌款、募捐,我的還是我的?!边@就是一些原本就有經濟條件的輕松籌發起人,真實的內心讀白。只希望讓大眾來為自己的苦難買單,這種愿望很好,但也請要一下臉。
本不是在絕路上,只想自己吃好喝好,有事就發輕松籌,真的當別人的錢是天上風刮來的嗎?別人的愛心不是你的提款機,別人也不容易,有些人甚至沒有你過得好,你憑什么讓別人看到你的輕松籌,又憑什么讓別人給你捐款呢?
小編最見不得的是一些人連基本的社保都沒有的人,卻去輕松籌籌錢的,這種人,真的不必救了?;钪彩呛θ说摹业霓r村合作醫療政策,一年才100-200元保費,有些人還認為政府吃了飯沒事干,天天想著坑老百姓的錢,真的沒有話說。
如果真的有困難還是可以幫一下的,但有三不捐:一是經濟并不困難,有房有車,我本無房無車,比我好,我不會捐;二是連基本社保保障都沒有的,也一定不給捐;三是在健康時,有機會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卻認為是騙人的,也一定不給捐了。這些人真的不值得可憐。
人活著,經濟上可以不富足,但思想絕對不能窮,否則注定成為悲劇主人公,不要怪社會冷漠,不要怪制度不建全,在改變不了國家政策制度時,請在有限能力下規劃好自己的風險,不要讓自己處于裸奔中。
不要讓募捐成為一種習慣,也不要去麻煩別人,更不要去欺騙自己的親朋好友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