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的共享事業,能否安然度過“寒冬”?觀點

頻繁曝出的輿論讓大眾開始質疑ofo共享事業,是否真如愿景般能達成宏偉的共享藍圖,曾經捧上神壇的創新概念,又該如何度過寒冬?
繼摩拜賣身美團后,ofo被爆挪用押金過百億,共享單車領域再一次成為輿論焦點,《財新周刊》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截止到5月中旬,ofo已經拖欠了供應商款項高達12億,城市運營欠款也已近3億,合計15億元人民幣,而ofo押金余額約為35億,賬上可以用作周轉的資金不足5億。
共享單車領域重新洗牌
本以為摩拜被美團收購后,給予了ofo更多可延伸發展空間,至少短期內摩拜需要時間與美團融合,然而,頻繁曝出的輿論讓大眾開始質疑ofo共享事業,是否真如愿景般能達成宏偉的共享藍圖,曾經捧上神壇的創新概念,又該如何度過寒冬?
今年,共享出行領域進入全面洗牌階段,小鳴單車進入破產清算,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阿里加碼哈嘍單車,ofo遭遇資金鏈斷層,一系列動作不斷挑動著投資人對共享單車的敏感神經,資本機構也開始忌憚這尚未成型卻又燒錢的共享事業,隨著大巨頭站臺、資金加碼,小眾出行單車被排出局外,“剩”者為王的制勝之道仿佛再次向市場彰顯其魔力。
共享單車是個重運營、高成本領域,僅僅依靠著融資的資金通過貼現方式來維持著用戶,并不能成為長久之計。無論是摩拜也好,ofo也罷,在資金上持續投入,必將導致債臺高筑,唯有尋求更好的商業模式才能促進共享單車行業良性發展。
獨立運營陷入資金斷流僵局
共享單車領域被爆出挪用押金已屢見不鮮,ofo今年也開始在不停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曾嘗試著在車身加入廣告以及app內嵌廣告,但無果而終,2018年開始,ofo取消月卡優惠,并且在20座城市取消了與芝麻信用合作的免押金騎行,僅保留了上海、杭州等5座城市。ofo一系列舉措隱隱地顯露出內部資金短缺的境況,迫切需要探尋新的發展模式來緩解尷尬處境。
ofo背后有阿里與滴滴兩大股東,美團收購摩拜,滴滴收購ofo,貌似是最合適不過的市場格局。ofo創始人兼CEO戴威與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曾就ofo收購事宜進行商談,但戴威拒絕了滴滴的收購要約,并且還提出要獨立運營ofo,甚至提出了2025年長遠規劃,為ofo賣身滴滴的計劃畫上了句號。
ofo獨立運營能否挨到下一個“春季”?現在擺在面前的事實,公司運營陷入資金斷流僵局,如果ofo無法找到下一個資本注入方,想憑借著團隊單方運作,身處第一梯隊的它也可能被后來者超越,無論是摩拜身后的美團,還是哈嘍背后的阿里,ofo在資本巨頭壓制下維持生存顯得勢單力薄,尋求一個強大有力的靠山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畢竟,活血才是維持生計的有力保障。
開源節流不失為生存之道
經過去年的補貼大戰,摩拜和ofo已盡顯疲態,也意識到了現金流的重要性,紛紛暫停補貼,將月卡費用從此前的1元或2元,悄然漲價到20元/月。平臺“燒錢”模式逐漸成為過去,大力補貼只能短暫擁有客戶,用戶的粘性并沒有在貼現之下得以提升,相反,卻促使資本機構對共享概念投資產生質疑。
為良好的服務而付費其實是最本質的交易,類似于傳統行業里的服務模式。而動用資金的力量排除競爭者而成就一家獨大地位的商業模式,無異于用紙張堆積的城墻,看似宏偉堅不可摧,實則羸弱弱不禁風,要想在共享單車領域中持續經營,需要一套成熟體系平衡資本輸出與資金流入。
對于ofo旗下小黃車,投放到各個城市的車輛總體數量已呈飽和狀態,投放地區停留在發達地區,資金投入點停留在車輛生產,技術研發、數據分析投入不足。團隊在資源配置上沒能優化,一二線發達城市,車輛堆積如山,三四線發展城市,投放量寥寥無幾,ofo應充分利用數據,調度、優化分配比例。公司戰略布局出現偏差,若不改變發展戰略,即便此時資金問題得以緩解,下一場危機也必將到來。
共享單車不同于網約車,單車的制作成本是由平臺供應,這注定了平臺背負著研發、生產、投放、運營、維修于一體的服務流程。而流通在外的單車性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用戶體驗度,街道上成批的ofo小黃車,出現大量的故障車,卻少有人前來維修。ofo應該采取相應措施,加大車輛后期維修力度,要知道,維修一輛車的成本遠遠低于制造一輛車的成本。
ofo的未來如何前行?
戰場不缺勇往直前的斗士,但缺深謀遠慮的智者。若真如ofo創始人戴威所堅持路線,獨立發展ofo共享事業,那么就不僅僅需要獨自運營的魄力,更需要洞察市場的遠瞻力,權衡資金、運營、利益之間的平衡點,探尋出更好的商業模式,轉虧為盈。
ofo未來的路看似阻力不斷,撇開短期的資金鏈斷層,之前早已建立的堅實堡壘,投放足量的車輛資源,擁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背靠著巨頭投資機構,這些都是ofo能夠繼續下去的依據,當資源被合理利用,火力全開時,這個共享單車領域龍頭老大的后發力也不可限量,ofo共享事業的未來,讓時間去檢驗它。
江湖老劉,科技自媒體人,知名IT評論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