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內訌背后 高管於菲涉嫌侵吞數億資產的驚天陰謀觀點

11月28日,迅雷大數據與迅雷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撕逼大戰,引發了眾多媒體和不明真相群眾的圍觀,其熱度絲毫不亞于紅黃藍“風波”。
11月28日,迅雷大數據與迅雷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撕逼大戰,引發了眾多媒體和不明真相群眾的圍觀,其熱度絲毫不亞于紅黃藍“風波”。
一家是迅雷大數據,一家是迅雷,兩家企業倒戈對戰,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對一些信息進行梳理后發現,迅雷內訌背后是高管涉嫌獨吞數億資產的驚天陰謀。一經查證,等待於菲的將是法律的嚴懲。現在看來,真正引發這場撕逼大戰的導火索,不是玩客幣,而是涉嫌違規的迅雷金融等業務。
迅雷公告引發撕逼大戰
或許迅雷也沒有想到,一則公告居然激怒了迅雷大數據,并引發了這場空前激烈的口水大戰。由于最近一段時間,迅雷大數據公司旗下金融業務被監管部門叫停,引發的輿論糾紛沸沸揚揚,這讓迅雷意識到了風險。
為了規避風險,保護股東的合法權益,迅雷于11 月 28 日上午 11:26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公告。
公告稱:迅雷大數據公司及其子公司在「迅雷金融」、「迅雷易貸」、「迅雷小游戲」等以「迅雷」品牌冠名的相關業務宣傳露出、流量入口等,目前已在迅雷產品、官方網站中全部下線。大數據公司及其子公司未納入迅雷戰略規劃和業務布局中,迅雷從未對其進行任何背書和擔保,經營產生的一切后果由大數據公司及其子公司承擔。
很快,迅雷大數據公司當天就發布聲明,回應迅雷,稱迅雷大數據稱沒有收到迅雷任何法律文件,并指名道姓指控迅雷現任CEO陳磊推出了玩客幣屬打擊報復。至此,迅雷內訌事件升級。
作為在美國上市的企業,迅雷陷入輿論風波顯然不正常。從迅雷最后一則公告來看,這場撕逼大戰背后有可能是高管侵吞數億資產的腐敗案例。公告稱:經迅雷公司內部調查,原迅雷高級副總裁於菲在任職期間,存在多項不當行為,涉嫌利益輸送。
顯然,迅雷公司內部調查的結果,與一些媒體得出的結論一致。那么,這場侵吞數億資產的大陰謀,真相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
撕逼大戰背后的驚天陰謀
一家是迅雷,一家是迅雷大數據,這兩家公司之間究竟有什么關系?迅雷大數據,是不是迅雷旗下的控股企業呢?從媒體對迅雷官方的詢問,以及來自天眼的一些數據來看,這是一則很復雜的控制權之爭。各方面的資料顯示,迅雷大數據公司實際控制人不是迅雷,而是迅雷集團高級副總裁、迅雷法務部負責人、政府關系負責人,曾兼管迅雷集團行政職務的於菲。
以下是來自迅雷官方的消息:迅雷集團投資迅雷大數據公司的投資協議未經董事會批準,未經公司審批流程,協議里有多處不合理不公平之處。其次,2017年1月10日,迅雷集團公司由原定持股43.16%變為28.77%,這一過程也未經迅雷集團董事會批準,未經公司審批流程。
針對於菲利用在迅雷集團的公司職權進行的不當行為,以及迅雷大數據公司的不當行為,迅雷將保留一切保護公司利益和股東權益的法律權利。
此外,迅雷官方對媒體還原了迅雷大數據公司的發展過程:迅雷大數據公司是迅雷在2016年8月投資的企業,當時迅雷集團投資1000萬,占股43.16%。然而,在2017年1月10日,在沒有經過任何迅雷公司董事會批準、內部審批流程和有明顯嚴重利益受損且不知情的情況下,迅雷大數據公司發生股權變更,使迅雷占股下降至28.77%,并失去了董事會席位。
至此,迅雷公司失去了對迅雷大數據公司的監督和管理權。與此同時,天津市相成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占股由10%增加至30%,迅雷大數據公司第一股東由迅雷集團改成相成科技。公開資料顯示,天津市相成科技的最大股東是於菲。
通過天眼查詢得知,於菲在迅雷大數據和其控股的公司中,并沒有出資記錄。也就是說,於菲沒投資一分錢,卻通過復雜的控股關系,成為數億元資產的實際控股人。那么,於菲的這些巨額資產從何而來?這無疑又是一個迷。要想解開這個迷,或許要司法部門介入才能找到答案。
由于迅雷失去了對迅雷大數據及迅雷金融、迅雷易貸的監管權。為了保護股東的權益,避免迅雷品牌受迅雷大數據業務不利影響,迅雷決定停止對迅雷大數據的授權,這才引發了文章開頭的輿論風波。隨著事件的發酵,於菲是否獨吞數億資產的真相很快就會浮出水面。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