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奇的回歸,或許并不完美互聯網+
無論陸奇的此次轉身是否真正完美,我們還是對于他的這次轉身充滿了期待。
陸奇的回歸如同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到來了。只不過陸奇的回歸并不是人們所期望中的阿里或騰訊,而是一家美國創業投資加速器Y Combinator。
雖然陸奇在這家機構中所擔任的角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但是他的YC中國創始人以及CEO的身份似乎要比專業的職業經理人具有的權力更大。
盡管外界將陸奇的回歸與李開復的回歸相提并論,但是陸奇在孵化器行業的地位似乎與后者有著很大的區別。
如果按照大眾對于陸奇的設定,他應該是加盟阿里或者騰訊的一家,抑或是國外的互聯網公司才是陸奇的最好歸宿。
然而,讓人始料不及的是,陸奇在拼多多以薪酬委員會主席的身份有過一次亮相之后,再一次亮相已經是YC中國的創始人及CEO。
其實,早在陸奇以薪酬委員會主席的身份亮相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預測他將會以創投界人士的身份回歸視野。
但是,由于這個猜測并未得到陸奇本身的回應,所以這種猜測僅僅只是一個猜測而已,并未真正被確認。
此次以YC中國創始人和CEO的身份亮相,顯示出陸奇已經全面發力創投圈,并將開啟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對于陸奇的此次身份的轉換,我們在表示祝福的同時,同樣讓人為他有些惋惜。
作為一個在中國互聯網頭部公司擔任過CEO的人,陸奇的回歸多少有些失望。
因為按照以往的邏輯以及陸奇給自己的設定,他應當是職業經理人的定位才行。
沒有想到,這一次他選擇了真正投身創投圈,做起了自己的企業。
之所以會說陸奇的此次回歸并不完美,主要是因為他沒有按照外界以及自己設定的身份去前行,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
不過,投身創投行業或許對于陸奇來講能夠發揮他的職業生涯當中對于不同類型的互聯網公司實操方面的工作經驗來觀察項目的好壞以及行業發展的未來動向。
對于創投行業來講,主要是對于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把控能力。
從陸奇從微軟、百度的工作經歷來看,他完全具備對于行業未來動向的把控能力,甚至能夠找到比現在行業發展現狀還要領先的機遇。
從這個邏輯上來看,陸奇投身創投行業或許能夠憑借他的經驗給創投行業帶來新的指導和建議,促進創投行業更加快速地發展。
事實上,陸奇選擇一家國內頭部的互聯網公司繼續做職業經理人或許更加符合我們對他的設定,這或許也是我們之所以認為他這次轉身并不完美的原因所在。
但是,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要為公司的KPI負責,在工作過程當中所承擔的壓力或許要比做創始人和CEO所承擔的壓力要大很多。
另外,雖然創投行業的壓力也不小。但是,同職業經理人相比,陸奇或許能夠在創投界獲得更加如魚得水的環境,進而助力更多創業者。
無論陸奇的此次轉身是否真正完美,我們還是對于他的這次轉身充滿了期待。
正如媒體對他采訪時說的那樣,他將持續看好區塊鏈,讓我們一起期待陸奇在區塊鏈行業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