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即疲軟,中國日化企業中了哪些魔咒?金融
曾幾何時,上海家化旗下的六神、美加凈何其風光;兩面針的牙膏,在外資圍剿之下,始終舉起民族品牌的大旗;成龍代言的霸王洗發水,一時間成為中藥護發的代表…
上市即疲軟,似乎是中國日化類上市公司永遠無法打破的魔咒。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近年來,證監會對這類企業的上市一直較為謹慎。
曾幾何時,上海家化旗下的六神、美加凈何其風光;兩面針的牙膏,在外資圍剿之下,始終舉起民族品牌的大旗;成龍代言的霸王洗發水,一時間成為中藥護發的代表……
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這些曾經在各自領域一時風光無二的品牌,最近幾年過得都不太好:要么在努力扭轉企業的頹勢,要么已虧損了若干年,要么在虧了很多年之后,剛剛艱難扭虧……
上海家化:如何重返榮光
作為中國最大、最老牌的日化企業,上海家化(600135.SH)擁有佰草集、六神、高夫、美加凈等眾多品牌。特別是六神,在花露水領域無人能及。
不過,近年來,隨著大股東的變更、公司掌舵人的更換,公司幾近公開化的內斗,以及行業競爭的局勢整體加劇,上海家化旗下的六神、美加凈等低端產品一直賣得不錯,但高端產品卻不溫不火,且戰略重點頻頻更換,很難培育出給公司帶來高增長的品牌。
2015年賣掉了公司的利潤“奶牛”天江藥業,讓公司當年的凈利錄得歷史最高的22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8.18億。
不過,在隨后的2016年,涸澤而漁的后遺癥顯現,當年凈利僅2.16億,為近8年以來的最差年份。
當年底,謝文堅在爭議中去職,曾在維達有過輝煌履歷的張東方接任,她的任務是讓上海家化重返榮光。
留給張東方的并不是一把好牌,天江藥業出售、與花王的合作到期,都是對她的考驗。
從已公布的2017年一季報來看,上海家化營收、凈利均同比下滑。不過,剔除與花王終止合作之影響后,營收同比增加14.5%,歸屬上市公司凈利同比增長1.8%。
單從數據上來看,上海家化貌似在張東方的帶領下正逐漸向好,不過單從一個季度還遠不到下結論的時候。
兩面針:掙扎中的11年
兩面針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的牙膏“民族品牌”,也一度貴為國產牙膏第一品牌。
2004年,兩面針跨入資本市場。僅僅上市兩年之后,公司即陷入到了長達11之久的困境。
從2006年起,兩面針(600249.SH)的扣非凈利就一直巨虧,虧損額少則2000多萬,最多的年份高達1.7億。
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殼,兩面針不得不常年依靠出售公司資產以及政府補貼活著。
今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凈利仍舊虧損6000萬,雖比上年同期的-8000萬已有減少,可仍是個巨大的窟窿。
對于連續虧損,公司顯然早有準備。所以,在今年5月即以6557萬元掛牌轉讓下屬的鹽城捷康公司35%的股權。這是兩面針旗下為數不多的盈利企業。
索芙特:一擼到底
2001年,索芙特借殼上市之后,曾有過幾年好日子。2008年之后,索芙特的頹勢就已逐漸顯現。
從2010年開始,索芙特基本上就是在為保殼而戰。期間,多次尋求重組,均宣告失敗。
終于,在2015年底,得以成功收購天夏科技,公司向智慧城市轉型。
2016年,公司實現扣非凈利3.19億,重組的威力得以顯現。前不久剛公布的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凈利預計1.45億-1.75億。
不過,公司已不再屬于日化企業,它的名字叫“天夏智慧(000662.SZ)”。
廣州浪奇:增收難增利
廣州浪奇(000523.SZ)在日化上市公司中應該還算表現不錯的吧,營收從2013年的41億飆升至2016年的98.5億。
不過,營收這么大的增幅,公司的凈利卻總是徘徊在三四千萬,難有大的提升。
可能是因為公司的主要營收貢獻來源于化工原料吧,這一塊利潤率實在太低。
化工原料營收上升的同時,比如浪奇洗衣液等民用產品營收下降。
霸王集團:贏了官司又如何?
中藥世家霸王真是慘,2010年被香港媒體曝出產品含有致癌物之后,公司就一蹶不振,開始長達6年的虧損。
終于,在2016年公司打贏了與媒體的這場官司,洗脫了致癌的“罪名”,同年,公司也終于結束了六年虧。
但是,在這6年間,市場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直在生死線上掙扎的霸王錯過了太多機會。
要想再次贏回市場,霸王集團(01338.HK)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青蛙王子:“明星”隕落
有小朋友的家庭,大概都多少聽說過青蛙王子吧。早幾年,京姐在火車上曾遇到過一個在青蛙王子上班的小伙子,那一路上,小伙子就沒停嘴,幸福感爆棚,感覺在青蛙王子上班,就已是自己的人生巔峰。
也確實,早年間的青蛙王子穩坐國產兒童護理第一寶座。
按時,青蛙王子有些理念還是比較超前的。在2005年就開始拍以青蛙王子為主要形象的動畫片,在那個還沒人談“IP”的時代,就已有意識地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后來,青蛙王子也投入重金植入《爸爸去哪兒》,但錢花出去了,市場反應平平。
2011年,青蛙王子在香港上市,兩年后,被曝出財務造假,公司就開始走下坡路。
2015年,公司陷入首虧,虧損4900萬,2016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億元。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福建人李振輝在短時間內拋售了所持公司股份,放棄了自己打造了20多年的公司。
原本,李振輝在2014年還信心滿滿,準備借著國家的二孩政策讓企業重返巔峰,把公司改成了一個頗具野心的名字——中國兒童護理(01259.HK)。
拉芳:但愿能破行業魔咒
公司上市之后就不行了,這似乎成為了日化上市企業的一個魔咒。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原因,近年來,也鮮有國內日化企業順利登陸資本市場。
拉芳家化(603630.SH)多年的IPO之路也一直不順,終于在今年初,出人意料地登上了上交所。
作為一家新的上市公司,那業績必須是比較好看的,否則,也上不了市嘛。
所以,目前拉芳暫時不好說,但愿若干年后,不要步那些上市日化企業的后塵。
來源:斑馬消費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