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審計即可募款?輕松籌的“比慘”鬧劇觀點
一個偶然的機會,輕松籌發現大病眾籌可以快速、大額的籌集資金,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于是開始轉向大病眾籌。
輕松籌,作為一個商業眾籌平臺,早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對每個募投項目收取的2%服務費。一個偶然的機會,輕松籌發現大病眾籌可以快速、大額的籌集資金,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于是開始轉向大病眾籌。
據資料顯示,經過三年的發展,輕松籌擁有1.8億用戶,幫助200萬個家庭完成慈善募捐。作為輕松籌的產品,輕松互助目前擁有1000多萬用戶??梢哉f,無論是輕松籌還是輕松互助,發展速度都非??欤咴诹诵袠I前列。
然而,隨著“輕松籌”、“輕松互助”的快速發展,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如刷量、虛假宣傳、詐捐、挪用會員賬戶資金等。媒體對輕松籌的負面報道也層出不窮,輕松籌到底問題何在?
價值觀偏曲,一再試險
成立剛滿一年,《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網民每年舉報輕松籌資金1500多次,平均每天3次,舉報的原因大多與募捐不實有關。
2016年10月,《人民日報》、《北京日報》、《法制日報》等國內知名媒體因輕松籌平臺的多起詐捐、騙捐進行了點名批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17年2月和8月,民政部因個人求助信息管理不嚴、未積極引導個人幫助與具有慈善捐贈資格的平臺對接等違規行為,兩次約談輕松籌。
2017年11月,輕松互助被曝會員賬戶資金被擅自挪用。12月,“摻假”事件又出現在輕松籌平臺上,引起全國數百家媒體的報道和轉載。一時間,輕松籌、輕松互助被推上了“詐騙幫兇”的風控浪潮。
從“拒絕捐款給輕松籌”到“輕松籌你這個騙子”,再到“輕松籌,發財致富第一工具”,網民和媒體的質疑文章遍布網絡和個人朋友圈。經過粗放式的經營,輕松籌、輕松互助,本應轉向精細誠信經營。然而,由于公司自身價值觀的缺失或嚴重扭曲,輕松籌內部存在著更為嚴重的問題拉著輕松籌一再試險。
監管責任缺失
公眾在公益平臺上建立信任需要很長時間,而信任崩盤只是一瞬間。無論輕松籌還是輕松互助,經營的都是公益事業,這著實需要以誠信、公開、公平為底線。但對于輕松籌、輕松互助來說,公益似乎失去了應有的重要性,盈利能力反而成了考慮的重中之重。而這種盈利則毫不猶豫地建立在詐捐、騙捐或非法捐贈的基礎上。
不使用任何支持材料、填寫虛擬信息,這些行為是否可以通過眾籌平臺發布并籌款募集?通過各大曝光事件,得到的答案讓人不可思議。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媒體報道了多起欺詐性募贈的案例。包括輕松籌三起涉嫌騙捐、最終退款的新聞。面對這些事件,不少網友認為自己的愛心被“透支”了,并質疑平臺的審核程序。
對此,輕松籌回應:今后將加強審計程序,采取整改措施,對發布虛構求助信息的用戶拉黑處理。
在退捐頻繁的一個月內,僅四川就發生了3起案件。7月8日上午,106省道中江繼光路段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私家車與一輛機動三輪車迎面相撞,造成三輪車上3男1女共四人死亡。10日,網上出現了戲劇性的場景:當事車在輕松籌平臺推出“眾籌殯葬費”,當天共籌得2.39萬余元,但募捐頁面隨后關閉。
不久前,崇州網絡眾籌捐款也遭到質疑。6月25日,胡彩云和3歲的兒子小曉被開水燙傷。小曉的胸部、腿部、臀部等部位都嚴重損傷,燙傷面積達55%。7月3日,小曉的父親在輕松籌上一天籌得近40萬元。但后來,募捐遇到了很多質疑的聲音——“有兩套房子、兩輛車”、“三百萬兒童保險”。小曉父親也被逼申請退款,選擇自費治療。
7月底,在四川大學讀書的南寧女孩小雅也陷入了“詐捐”的輿論漩渦:由于病毒感染,母親在輕松籌為她籌款,隨后被南寧當地網友直指“富家子”,小雅回罵后輿論愈演愈烈,最終選擇了退費。
以上三起事件發生時間相距僅30天左右。在中國其他省市,媒體也相繼曝光了類似事件,大量網友表示自己的愛心被“透支”。輕松籌也向公眾表達了歉意,并承諾會做出改進。但無論如何,這些事件頻發的背后,無不顯示其監管責任缺失的問題。
未經審計即可募款
眾籌平臺的審計能力如何?近日,有測試者以實驗為目的,測試了輕松籌的審核程序。
在沒有任何疾病證明材料的情況下,測試者以“傳遞愛心!他還那么年輕,讓他活下去”的標題,編造了一個意外事故求救的信息。在平臺上,測試者只填寫了標題和數百字的求助信息,即成功發出募捐頁面。雖然該項目顯示“未審查”,但該頁面可以通過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不到半個小時,輕松籌“募捐顧問”給測試者打來電話,在介紹了轉發流程后,他推薦了自己的公眾號,最后提醒測試者要抓緊時間轉發:“籌款期限只有1個月。”
隨后,測試者將這一頁面轉發給小范圍的同事,發現其能夠籌集到資金。在接下來的5天里,又收到了17條來自輕松籌的短信,“請將您的募捐活動轉發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和微信好友。轉發越多,越容籌到錢!”、“你的籌款效果不好,請盡快將籌款鏈接轉發給親友”,然而籌款環節仍顯示“未獲批準”,但已經可以正?;I款。
在申報“大病眾籌”中,眾籌內容的審核和監督也是如此。為此測試人員發起了一場群眾募捐活動,希望通過網絡募集一張“游戲皮膚”。這一條與“大病救助”無關甚至充滿滑稽的信息,很快就出現在了眾籌頁面上,可以成功捐款。募捐平臺成功發出鏈接,可以轉發募捐,也不用通過審核。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測試人員收到了6條輕松籌發送的信息,內容與之前幾乎一模一樣。
不過,在主動通知輕松籌有這項籌款后,輕松籌公司刪除了募捐請求。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測試者,其賬戶因涉嫌虛假信息被平臺拉黑。同時表示,輕松籌平臺注重大病募捐,也支持合理的夢想。一些個人愿望項目不違反相關法律、社會秩序和風俗習慣,就可以在“夢想項目”里發布。
然而,為什么虛構的事故信息和“游戲皮膚”也能上線籌集資金?求助者發出求助信息后,在線眾籌平臺到底是如何審核的?輕松籌面對質疑,作出了回應。
針對測試者實驗中未經審核即可融資一事,輕松籌談了自己的“難處”。輕松籌方面表示,在現實情況中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出具鑒定書、診斷書等材料,而大病患者的搶救往往是在與時間賽跑。為了最大程度地幫助重病患者,平臺采用籌資與審計并行的方式,提高籌資效率。
輕松籌表示,會在復審和終審期間,對募捐者信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進行動態審核,以防止可能發生的“捐款欺詐”。同時,其提到了“先行賠付機制”:大病眾籌項目全部獲批后,項目上將出現“先行賠付”標識。如果后來證明該項目不真實,平臺將提前補償,并自動將該項目的全部募集資金返還給相應的捐贈者。
知名公益人士周濤認為,公益是針對“不特定多數人”,如白血病、艾滋病等兒童群體;而網絡眾籌則是針對個人募捐的行為,和傳統意義公益事業有所不同。與從事公益性的非營利組織相比,網絡眾籌平臺作為一種商業組織,對流量有著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為了吸引捐款,一些求助人故意夸大自己的疾病或治療費用,從而煽動捐款人的情緒,使眾籌變成了比慘。
不得不說,當在眾籌平臺上看到一些捐款時,不少人也愿意幫忙,但總脫口而出的一個問題是:“誰來監督資金的使用?”畢竟,一個接一個的曝光報道,讓我們看到了很多極端的現象,即家庭成員在收到數額不小的籌款項目后可能仍讓病人等待死亡。
民政部門應履行監管義務,網絡眾籌也應接受專業評估。在資金籌集和審計方面是否存在法律風險?律師認為,如果審計沒有完成,平臺應該提醒捐贈者審計沒有完成,最好在顯著位置提醒。如果這一步得以實現,涉嫌欺詐的責任應由眾籌發起人承擔。
然而,對于此前“詐捐”事件中暴露出的審計機制問題,公眾仍心有余悸。雖然相關負責人向社會公眾予以道歉,并作出整改承諾。但具體整改措施必須落實下來。輕松籌必須加強與醫院的直接溝通,通過醫院直接核查或實地了解,核實相關病例的真實性。加強材料審核,如增加視頻核查環節,并聯合相關部門堅決打擊購買假病歷的行為。如果為了吸引捐款,加大盈利,故意幫助一些求助人夸大自己的疾病或治療費用,從而煽動捐款人的情緒,那只會使眾籌變成一出“比慘”的可笑鬧劇。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