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華為的率先發難,三星何以反敗為勝?通信
距離三星旗艦機Galaxy Note8的發布還有幾天的時間了,可無論三星怎樣使出渾身解數,和下半年的蘋果十周年版旗艦機相比,人們似乎永遠把更多的焦點都放在了后者身上。
距離三星旗艦機Galaxy Note8的發布還有幾天的時間了,可無論三星怎樣使出渾身解數,和下半年的蘋果十周年版旗艦機相比,人們似乎永遠把更多的焦點都放在了后者身上。
一方面,誰也無法確認它是否會重蹈Note7的悲慘遭遇,另一方面,誰也無法阻擋三星在另一專利戰場上的接連“敗退”。這不,三星與華為之間的專利大戰又有了新的動靜。
華為、三星之間的恩怨情仇
廠商之間的專利大戰似乎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前有三星蘋果之爭,現在又有華為與三星之戰,說起三星與華為之間的恩怨情仇還得從去年開始說起。
當華為向全球智能手機“一哥”三星發起專利戰,在手機領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2016年5月,華為宣布要在美國加州和中國深圳同時提起對三星的知識產權訴訟,要求三星就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
其中知識產權包括涉及通信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和三星手機使用的軟件。從此,華為與三星的專利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2016年6月,華為將三星等公司又訴至泉州中院,訴稱三星最新款Galaxy S7 在內的共計16款三星手機產品涉嫌專利侵權,并索賠8050萬元。
面對華為發起的專利攻勢,三星當然也是毫不示弱。
2016年7月,三星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北京亨通達百貨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侵犯其專利,并在其中兩個案件中,分別主張賠償經濟損失和合理支出8050萬元,共計1.61億元。
當初華為訴三星侵權索賠8000萬元,隨后三星又訴華為侵權索賠1.6億元,這恰好是華為索賠金額的兩倍,可見三星這居高臨下的態勢,不過三星的日子其實也并不好過。
近日,就華為對三星持有的發明專利“顯示通信中功能的方法和通信終端設備”發起的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經審查作出決定,“宣告專利權全部無效”。
截止目前,華為控告三星的專利中,已有7件走完專利無效宣告程序,只有1件全部無效(“一種無線網絡通信裝置”發明專利),另有1件部分無效(“上行同步方法及裝置”發明專利)。
華為持有的6件專利,都經過了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考驗,最終被維持有效。這已經是三星連續3次被宣告無效專利。因此就目前為止,三星與華為之間的這長戰爭貌似華為率先占據了有利的地位。
專利訴訟或是一種必然,三星為何接連潰敗?
從全球的出貨量來看,三星依舊保持著霸主的地位,但華為正在努力縮小與三星的差距這個事實我們也不容忽略。
市場份額的變化或許只是表象,華為和三星之間這場曠日持久的訴訟其實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首先,兩家企業成長路徑和核心競爭力的相似性。
華為和三星都是安卓陣營的干將,都采用ARM+安卓的策略。
華為同時發展成品和零部件產業的“垂直系列化”戰略,在將推廣型手機作為主力進行銷售同時,還全面推出高價產品的旗艦戰略,挑戰位居市場第一企業來提高自我品牌價值的宣傳戰略,這些統統都與三星相似。
其次,在營銷策略上,兩家都屬于通過提升產品品質,用戶體驗以及品牌知名度來提高品牌溢價能力、從而帶動收入和利潤增長的發展模式。
另外,在市場布局方面,兩家企業又都是放眼全球市場。
如此多的相似性,也就注定了這一戰爭的持續性和必然性。
說起三星,可以說是智能手機廠商中的霸主,也時常卷入全球各種專利大戰中,曾經與蘋果之間的專利斗爭更是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怎么偏偏遇上華為就不行了呢?
只能說三星這次輕敵了。
可能對于三星來說,華為這樣的國產手機品牌的專利問題不足以與其較量。
華為發起專利訴訟,是希望換取合理的許可收入,取得戰略上的主動性,這點我們從發起時間、專利選擇及訴訟法院可以看出,華為做的都很有講究。
反觀三星的應戰更像是為了出氣,當華為索要8000萬賠償費后三星提出1.6億兩倍的賠償金額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三星未免有點太小肚雞腸了。
專利是否經過了精心選擇?初步證據收集是否充分?這些問題在一個月內能否搞清楚?三星對待華為的態度顯然大意失荊州了。
另一方面,華為因為不想在供應鏈問題被其他廠商牽著鼻子走,所以也一直重視對手機專利的積累,也是在4G底層技術專利的重要持有者。
華為2016年財報顯示,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已超過764億元,占整體收入的14.6%,在國產手機中遙遙領先。
華為在專利研發方面的十年累計投入費用超3130億元,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超6萬件,在國內手機中位于第一。
實際上,專利早已成為了手機巨頭們的競爭利器,華為近十年一直在研發方面投入高成本,取得的研發成就領先于其他國產手機。
但在全球來說,2016年華為手機在研發方面尚未進入前十名,雖然此次華為手機打贏了和三星的專利戰首仗,但想要以此案例來打國產手機專利反擊戰恐怕還為時尚早。
國內手機廠商時常因為手機專利而被推上被告席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
未來,對于一直致力于成為世界前三的華為手機來說,不斷增強自己的技術原創能力,擁有更多自身核心產業知識,提高在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利潤占比,或許才是應對行業洗牌的唯一方法。
未來,三星的路該如何走?
在美國市場,三星與蘋果的專利訴訟大戰,未能占到太多便宜,如今在華為的地盤,三星更是顯得“有氣無力”。
對于三星來說,面對華為在全球多地發起的專利訴訟挑戰,三星下一步該怎么走自然就成了人們議論的焦點。
三星會以什么樣的形式向華為發起反擊?
在手機界,能做屏幕做好的,就那么幾家,其中,三星更是眾家手機廠商緊盯的對象。在OLED屏上,連蘋果都不得不向三星低頭。
對于國內廠商,在高端機的屏上能繞過三星這個檻么?如果機哥沒有記錯,正在因為屏的原因,三星有坑過華為的劣跡。
另外,不可否認,在專利市場,三星從來不會害怕對手。
一方面,三星在手機領域的深耕積累遠比華為更為深厚,而在另一方面,僅在研發投入方面,三星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研發投入第二、科技行業研發投入第一,顯然,這些都是專利。
尤其是在歐美市場,三星更是遠超華為。報道顯示,2016年美國的專利授權量排名顯示三星、華為分別位居第2位、第25位,授權量分別為5518件、1202件。
那么,歐美是華為進攻全球必須占領的市場。在這里,也許,三星在等著華為入甕。
最后,在高端市場,依然是蘋果與三星的天下。
雖然華為在努力向5000元以上的手機市場攀升,但相比三星高端如S8而言,無論是從品牌溢價,技術含量還是公眾的認知方面,還略有欠缺。
基于當前的競爭環境,如果三星一意孤行或者說背水一戰,三星把旗艦產品價格向下延伸,比如降1000元,那么,這種降價將會是華為的絕對噩夢。
華為公司發起多起專利訴訟的目的,一方面是通過訴訟展現技術實力,擴大品牌影響力。
另一方面是華為公司欲通過專利訴訟探索新型專利運營生態,以實現技術研發和收益的良性循環。
雖然目前華為小勝,但業界人士普遍人為其與三星公司存在和解的可能性較大,因為三星和華為都擁有規模龐大的專利積累,雙方可以通過達成交叉許可或其他合作就能破解當前雙方的對抗局面。
當年三星與蘋果之間的專利之戰就打了五年之久,這次對象又換做是華為,我們也期待著兩家企業在未來這一領域中的后續發展。
來源:百略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