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報告: AI開源社區成科技企業必爭之地智能
據VentureBeat網站報道,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最新研究顯示,谷歌和百度等科技巨頭2016年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支出從200億美元增至300億美元。其中90%用于AI研發,1…
(原標題:Tech giants are using open source frameworks to dominate the AI community)
據VentureBeat網站報道,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最新研究顯示,谷歌和百度等科技巨頭2016年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支出從200億美元增至300億美元。其中90%用于AI研發,10%用于AI收購。在AI進化中,研發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科技巨頭們則必須盡其所能讓AI社區能夠生存下去。
AI
AI的發展主要基于研發,因此沒有企業需要制定封閉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因為在幾個月時間內,可能一切都將變得完全不同。在這種情況下,科技巨頭唯一能取得成功的策略就是提供開源的解決方案來吸引AI社區成員,并最終成為AI社區的一部分。在科技行業,這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模式。
谷歌VS其他巨頭
早在2015年,谷歌在開放源碼框架解決方案TensorFlow的發布背后就投入了大量的營銷工作,這是一個現在被AI社區(包括OpenAI)廣泛使用的后端庫。許多企業家繼續使用這個平臺來培訓他們的模型。基本上,它是一個廣泛應用于深度學習任務的框架。
看到谷歌TensorFlow取得的成功,其他科技巨頭也意識到,如果他們不開始提供替代產品,并積極地進行推廣,他們將失去AI社區的支持,以及其他許多商業機會。今年早些時候,Facebook發布了Caffe2框架,旨在讓微軟和亞馬遜等主要市場參與者使用該平臺。Facebook發布的PyTorch框架已成為AI研究人員的最愛。目前,我們正在見證許多對抗谷歌的合作。
有趣的是,Caffe和Caffe2的開發者賈揚清(Yangqing Jia)在谷歌工作時幫助建立了TensorFlow。隨后,他又加入了Facebook(目前依然在那里工作),并發布了Caffe2。總而言之,對AI社區的爭奪歸根結底是谷歌與其他科技巨頭的較量,比如Facebook、微軟和亞馬遜。
AI社區發展趨勢預測
那么,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什么變化?在第一種假設中,谷歌與其他巨頭之間的沖突將會繼續,并且將出現越來越多對抗谷歌的協作。這些項目可以創建在框架之間傳輸模型的能力。舉個例子,Facebook最近與微軟合作,正在研究可互換AI框架解決方案。
第二種假設是,打造開放源碼框架市場的統一標準,這使得在包括TensorFlow在內的市場上所有可用框架之間的模型轉換成為可能。這將允許開發人員在任何平臺上創建模型,并在其他平臺上部署這些模型,從而消除了在每個框架上從頭開發模型的麻煩。因為所有框架都有優點和缺點,當前條件下開發人員必須做出艱難的選擇,這將通過框架傳輸解決方案改進。
在第三種假設中,更高級別的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可能占據主導地位,比如Keras,一個在TensorFlow、Theano、CNTK、MxNet和Gluon上工作的高級開源神經網絡庫。AI社區將為市場帶來越來越多的此類解決方案,以推動現有基礎設施走向完美。
第二和第三種假設對AI社區、初創公司以及科技公司來說更加可取和有益,因為它們可以更快地開發數據驅動的產品。更多的研究將會出現,這將有助于加速創造最先進的解決方案。在六個月左右的時間里,開源框架之戰的進展將會更加清晰,這取決于大家對PyTorch和Caffe2社區的接受度,以及其中展開的各種開源合作。目前來看,Facebook的解決方案看起來很有前途,但其對部署方案的興趣卻遠遠落后于谷歌。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作者:小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