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終推AR平臺,BAT這些年在AR上布了多少局?智能
阿里巴巴云棲大會進行的第三天,當大家都以為阿里忽略AR的時候,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經理淺雪(陳麗娟)在下午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峰會專場”上正式公布阿里巴巴AR開放平臺。
阿里巴巴云棲大會進行的第三天,當大家都以為阿里忽略AR的時候,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經理淺雪(陳麗娟)在下午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峰會專場”上正式公布阿里巴巴AR開放平臺。
根據目前透露的消息,AR開發平臺將歸屬會在AliGenie開發者平臺內,此前AliGenie最令人熟知的就是天貓精靈X1的支持。目前AliGenie涵蓋音樂音頻、家居控制、購物充值、兒童教育和技能市場幾大功能,并對第三方開發者和硬件廠商開發。
據阿里巴巴稱,阿里AR技術歷時三年打磨,最早運用在2015天貓雙11購物狂歡節,此次將向業界全面開放識別追蹤、內容制作平臺、高質量渲染引擎等核心能力,打通開發、上傳到應用落地整套服務場景,助力業界共享智聯網時代的AR紅利。
在其透露的數據中,商品增加AR展示后。商品轉化率和內容分享率都有較大提升。以2015年雙11家電類為例,轉化率提升30%,內容分享增加10%。
自去年任天堂的AR游戲Pokemon Go大熱之后,國內外迅速興起一股對AR技術鉆研與探索的熱潮。AR技術被更多地應用到營銷方面,尤其在電影院、商場、高端物業中的使用更為普遍。電影院里的互動游戲,到商場里的虛擬試衣間,再到雙線結合的搶紅包游戲,一個又一個場景被探索出來,相關的技術也在迅猛發展中。
隨著國外兩大SDK——蘋果針對iOS的ARKit、谷歌針對安卓的ARCore相繼現身,AR的格局似乎進一步明朗化。
實際上,作為國內互聯網領軍企業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也早已在AR領域布局已久,并都分別披露了自己的所謂AR平臺,這些無一例外是給開發者提供識別、定位、檢測等AR應用底層技術。目標都很明確——提前搶占下一代賽道,打造內容生態。同時,這些公司大多也有在AR相關的硬件、供應鏈公司投資,提前占據智能手機時代之后,終將到來的AR眼鏡時代的硬件入口。
01
騰訊:QQ、微信雙發力
從2015年開始,騰訊就表現出對VR的興趣。當年12月,騰訊正式公布了Tencent VR SDK及開發者支持計劃,并首次系統的闡述了在VR領域的規劃。這一規劃涉及硬件和平臺兩大部分。在硬件領域,騰訊表示會分三步推出自己的不同形態的三種硬件;在平臺上,騰訊想要利用自己游戲、影視、社交、直播、地圖等等方面資源,為用戶提供硬件和內容,為開發者提供發行渠道和相關服務。
但到了2017年馬化騰的態度從之前的強勢進軍VR領域,一下變成了關注技術動態,與提供支持。在2016年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智能創新業務部負責人田剛則向媒體表示,對于虛擬現實領域騰訊的主攻方向將會是提供平臺和游戲內容,與硬件方進行合作。
對于錯失了對VR設備和平臺布局的騰訊來說,在蘋果和谷歌相繼公布了自己的ARkit和ARCore后,騰訊對AR反應迅速。在2016年的KPL上,騰訊就用AR技術向玩家展示了眾多王者榮耀中的人物模型,這也勢必讓鐘愛此款游戲的用戶充滿期待。
對于目前的消費市場來說,讓用戶為了尚未成熟的技術重新購買一款專門設備尚有難度。如果說開拓全新的市場不是騰訊所擅長的領域,那么在AR技術上,騰訊可以在原有的手機平臺市場上進行擴張,這種基于平臺的軟件技術領域的革新,正是騰訊的強項。
1、在微信上推廣AR,充分利用微信這個目前國內最大的社交平臺的資源渠道整合,相比于蘋果自身的ARkit功能推廣將擁有更多的便捷性和實用性。在游戲上,微信AR可以結合騰訊游戲原有的游戲社交生態圈,在購物和其他領域,騰訊的地圖與資訊平臺也遠比蘋果在國內的布局更為完善。相比ARkit與ARCore,微信AR雖然出生會略有些晚,但是富二代的本質卻讓他可能會贏在起跑線上。
微信的AR框架將成為第三方開發商的開放平臺。它使用微信AR團隊自己研發的3D 渲染引擎,以及同步定位和映射技術,讓虛擬對象在一個相對于現實環境的固定坐標出現,而不需要某個特定的標識圖或標識物。
該平臺目前尚未正式開放,騰訊也沒有說明它將會擁有什么樣的功能。那么早在今年1月,微信推出的微信小程序,讓開發者們有了一個發布簡單,接觸用戶面大的應用發布平臺。而用戶則不需要另外安裝應用程序即可使用。這一切,對于騰訊微信AR應用來說,都似乎順水推舟一般。利用好這個優勢,或許微信AR 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騰訊雖然之前展示了一款微信用的AR開發平臺“QAR”,號稱能提供“包括 AR 網絡服務器、探測和追蹤、模型轉換和渲染,以及無需 Marker 點的 SLAM 技術”,但遲遲沒有發布。
2、QQ在AR方面投入頗多,今年4月《速度與激情8》上映之時,QQ將AR技術引入線下,用戶只要用QQ-AR掃描豎版《速8》電影海報,就會有一只企鵝撕破海報跳出來連蹦帶跳,與用戶進行互動。《速8》之后,騰訊QQ積累了更多經驗,在與《變形金剛5》合作之時將這一體驗再度升級,影院中用戶只要用QQ-AR掃描《變5》海報,就能與活生生的擎天柱互動合影,氣氛十分歡樂。這次活動加入了更多營銷成分,用戶在與擎天柱互動時,點擊視頻即可跳轉到萬達影院的購票頁面,并領取變形金剛OL游戲禮包。
由《速8》到《變5》,再到如今的小黃鵝,騰訊QQ一路走來,已成經驗豐富的AR玩家。要說這三次活動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玩法上一次比一次完善,技術上一次比一次升級。如果說之前兩次活動還只是玩法上的探索,那么此次的小黃鵝則來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技術上,在這三者之間有一條上升曲線,這條曲線代表了騰訊QQ在AR技術方面的努力與進步。
02
百度:急搶人工智能賽道,AR無法繞開
作為錯失移動互聯網的巨頭,百度和微軟一樣,對自家押注人工智能的態度外露到了近乎王婆賣瓜一樣。而作為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場景,AR自然也是百度發力的一個重點。
在2016年百度智能營銷解決方案發布會中,百度在會上發布了針對智能手機開發的AR應用平臺DuMix。
DuMix號稱利用了更復雜的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借助現有智能手機的硬件,可以實時理解現實世界,并構建3D環境,實現AR對象與真實環境的實時互動。
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表示,與VR相比,AR具有屏幕透明、移動性強、應用廣泛三大特點,市場應用規模遠遠大于VR。在他看來,AR比VR更具現實感,能把用戶體驗帶入真實世界,提升人類認識世界的效率,比如遠程協同辦公、
家具效果展示等。據他透露,百度的重點并不是VR、AR的硬件,而是手機端的AR。“百度的產品已經有數億的用戶,我們用手機硬件可以把2C的技術放進百度產品,就可以非常快地為數億用戶提供非常好的AR體驗。”
DuMix由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與百度搜索產品、銷售和營銷團隊共同研發,是兩年前所啟動的一個3D視覺研究項目的成果。DuMix是在百度大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百度大腦是全球最大的神經網絡,有上萬億的參數。利用百度大腦的技術和計算能力,DuMix在物體識別、三維環境感知、人機交互等核心方向有一定優勢。
DuMix將與百度的旗艦平臺應用相整合,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等都會集成AR功能。以“AR+搜索”為例,與搜索結果的展示結合可以讓AR內容得最大程度的曝光,也能以更自然的方式提升搜索的用戶體驗。未來,當用戶通過百度搜索“如何更換吸塵器濾芯”時,搜索結果中將加入三維的濾芯更換動畫。
在開啟了DuMix功能的智能手機上,2D的上海地圖可以變為卡通化的3D圖像。百度提供的視頻短片展示了更具互動性的應用案例:一張洗發水廣告上出現了虛擬的花瓣圖案,這就像是用濾鏡去修飾人臉。
百度已經為全新梅賽德斯-奔馳長軸距E級車、歐萊雅新的頭發護理品牌淳萃(Ultra Doux)打造了基于DuMix的搜索廣告營銷解決方案。百度大客戶部總經理曾華稱:“DuMix支持許多應用,包括互動廣告、教育、制造業和室內設計等。DuMix允許我們的客戶向數億百度移動應用的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實時AR體驗,從而推動AR的快速普及。
該版塊宣稱百度AR是一個AR內容制作平臺,且只需四個簡單步驟就可滿足一站式的AR制作需求,實現各種AR展示效果。同時百度還宣稱可以通過SDK提供AR項目的曝光機會。
據了解,“XR”是百度搜索即將正式推出的平臺,以搜索為核心,試圖將搜索從傳統的文本、圖片交互轉變成為浸入式的AR、VR、3D等全新體驗。“XR”代表了AR、VR等一系列Reality技術與平臺的聚合。實際上更多是一個B2B的項目對接平臺。
03
阿里巴巴:既要買買買,也要搞搞搞
從2016年初開始,馬云仿佛看到了AR/VR行業的前景,阿里在AR/VR領域動作頻頻,揮金如土,投了許多AR領域的初創科技公司,屢次搶到科技和投資界的頭條。
最大的一筆是家喻戶曉的Magic Leap。在2016年2月,Magic Leap宣布在新一輪的融資中獲得來自阿里巴巴領投的7.94億美元資金,其中阿里投入了將近2億美元。雖然Magic Leap一直沒有推出基于技術生產的硬件,但是阿里依然豪擲千金。可想而知,他們對于AR的重視程度。
在2016年3月17日,阿里宣布成立VR(虛擬現實)實驗室,并首次對外透露集團VR戰略。據介紹,阿里將發揮平臺優勢,同步推動VR內容培育和硬件孵化。
據悉,阿里VR實驗室成立后的第一個項目就是“造物神”計劃,目標是聯合商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3D商品庫,加速實現虛擬世界的購物體驗。
阿里工程師目前已完成數百件高度精細的商品模型,下一步將為商家開發標準化工具,實現快速批量化3D建模,敢于嘗新的商家很快就能為用戶提供VR購物選擇。
同年11月1日,淘寶BUY+上線,利用VR技術,還原購物場景,讓用戶有機會在家游美國Target、梅西百貨、Costoco、澳洲牧場、Chemist Warehouse、日本松本清和東京宅等7個商場。
2016年11月份,阿里巴巴再次看中了一家AR公司,投資了1500萬美元給同樣是來自以色列的AR公司InfinityAR。據了解,InfinityAR開發出了一個基于軟件的引擎,可以使用基本的廉價硬件,比如簡易立體攝像頭,就能夠把任何設備轉換為內容增強平臺,尤其適用于為可穿戴以及移動設備開發AR應用。
在2017年1月22日,以色列AR研發商Lumus宣布獲阿里巴巴600萬美元投資。Lumus目前正在研究用于可穿戴顯示器的光學技術,并服務于多個AR垂直市場,包括醫療保健、制造物流、航空電子和消費者產品。
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與全國最大零售企業百聯集團達成集團層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在全業態融合創新、新零售技術研發、高效供應鏈整合、會員系統互通、支付金融互聯、物流體系協同等六個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
在上海,百聯更是坐擁大半條南京路。未來的場景中,人們躺在家里,戴上VR頭盔,足不出戶,逛遍南京路。
2017年3月9日,在上海舉辦的“2017中國電商與零售創新國際峰會”上,阿里研究院正式發布了《新零售研究報告》,對外界關心的新零售概念和方法論,首次進行了系統化的解讀。
報告認為VR技術將會成為類似PC的網絡入口。未來人們可以通過VR訪問網絡商城,購物下單。VR的新零售應用領域主要在BUY+購物、汽車試駕、旅游體驗等方面。AR技術除了常規視覺或常規取景器外,疊加虛擬圖像信息圖層,可廣泛應用于零售升級。
2017年3月14日,瑞士AR汽車導航公司WayRay宣布獲得18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領投方為阿里巴巴,據官網介紹,WayRay于2102年成立,總部位于瑞士,研發中心位于俄羅斯,并在美國設有銷售和市場部門,未來將會在上海開設辦事處。目前,WayRay官網上列出的主要有全息AR汽車導航儀Navion和行車習慣記錄儀Element兩款產品。
但阿里巴巴最主要的業務就是以淘寶和天貓領銜的電子商務,開辦了實驗室,投資了AR公司,目的很明顯,無非就是將AR技術應用到電子商務中。以天貓雙十一的AR營銷游戲捉貓以及推出的AR紅包為例,阿里已經開始將AR和營銷推廣結合,整合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難道他們是想成為AR市場的領導者嗎?
對于阿里巴巴來說,AR這個潛力股必須抓在手中,等到時機成熟,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阿里巴巴說不準就會放出一個大招,徹底變革現有的這些業務。
04
終將到來的AR未來
作為很多人口中的下一代計算平臺,微軟、谷歌、蘋果等國外巨頭都從很早就開始了對AR技術的布局。打造生態,提供所謂的“平臺”,是大公司特有的優勢,也是戰略的核心。
然而,對于平臺來說,設備、開發者、用戶都不可或缺。而設備是一切內容的承載者,可謂核心中的核心。但過去,大家一直急于在設備端追求較為前沿的眼鏡形態——微軟率先推出HoloLens,雖然技術效果令人驚艷,但卻困于價格居高不下而無法普及;谷歌把希望寄于搭載特殊TOF模組的Tango手機,也因為與市場需求不符而落得尷尬境地,Tango從發布至今,搭載TOF模組的手機僅出兩款,用戶量屈指可數。
終于在今年6月,蘋果搶先推出針對iOS平臺的ARKit,瞬間引發一輪全球開發者的AR狂熱,谷歌也緊忙跟上,發布屬于安卓的ARCore——在一番折騰后,大家還是選擇了暫時把AR拉回到最普遍、最大眾的智能手機上來。如此一來,設備、開發者和用戶的環節,就都打通了。
綜上所述,國內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分別披露了自己的所謂AR平臺,這些無一例外是給開發者提供識別、定位、檢測等AR應用底層技術。目標都很明確——提前搶占下一代賽道,打造內容生態。同時,這些公司大多也有在AR相關的硬件、供應鏈公司投資,提前占據智能手機時代之后,終將到來的AR眼鏡時代的硬件入口。
來源:青亭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