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倒閉:押金50元被指難回本通信
杭州共享充電寶企業樂電宣布停止運營共享充電寶業務,他們已收回所有充電寶設備,并提醒用戶及時將未提現的押金提現。

共享充電寶行業尚未進入紅利期,卻似乎已經開始洗牌。
10月11日,杭州共享充電寶企業樂電宣布停止運營共享充電寶業務。據該公司微信公眾號透露,他們已收回所有充電寶設備,并提醒用戶及時將未提現的押金提現。而在9月底,另一共享充電寶企業Hi電內部員工在網絡曬出《調崗通知書》,并爆出Hi電全面收縮線下推廣團隊的裁員內幕。
事實上,自共享充電寶問世以來便爭議不斷,隨著新玩家的不斷加入,一大批共享充電寶逐步落地于餐廳、商場等公共場合。而關于共享充電寶究竟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的討論才剛剛消停,行業疲軟之聲又起。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模式究竟能否走得通?
首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倒閉
公開資料顯示,樂電的運營方為杭州兔兔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樂電于今年3月份上線,是一種自助式的租借終端,每臺設備設置了9個倉門,倉門內放置的充電寶自帶適用于蘋果和安卓手機的數據線,24小時內可免費使用,逾期2元/天,50元封頂。押金為50元,并在歸還充電寶后自動退回。
今年4月,樂電的投資方杭州兔兔幫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樓瑩瑩在接受《杭州日報》采訪時曾透露,他們當時在杭州鋪設了300多個共享充電寶柜,“我們目前已布局了超過300個點,包括商場、酒店、KTV還有公交車站,充電寶數量近2000個。”
但短短半年時間,樂電充電寶就無疾而終,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首個退出的企業。究竟是內部原因還是融資失敗,截至發稿時,南都記者未能聯系上兔兔幫科技有限公司,其官方客服電話也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根據公司政策,現已收回所有充電寶設備,本公司將停止運營該項目,請各位用戶及時將未提現的押金提現,謝謝”,10月11日,樂電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這樣宣布。他們同時提醒,提現后余額會在1至2個工作日原路退回。對于部分用戶提現失敗的情況,樂電方面回應稱,“服務器由于故障原因,有部分用戶可能暫時無法提現,技術人員正在維護中。”但南都記者聯系其公開的客服微信號顯示不存在該用戶。
押金50元難回本
對此,有不愿具名的消費電子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算了一筆賬,普通押金100元的共享充電寶只要使用率保持在40%就能收回成本,而樂電的押金則定在了50元。
南都記者調查獲悉,移動電源一般由四大部分組成,分別是電芯、PCB電路板、外殼以及數據線,其中成本最高的兩個部分是電芯(電池)和PCB板(對電芯充放電進行管理的部件)。
“電路板5元錢,外殼2元,1000毫安電池平均5元。10000毫安也就是50元。加在一起(成本)也就57”,一名從事充電寶行業的知情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量大的話還會更便宜。”
目前,市場上移動式共享充電寶容量大多在6000毫安左右,由此可以推算出,一塊6000毫安共享充電寶的成本為40元左右。上述業內人士給南都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樂電共計有2000個充電寶投向市場,硬件成本共計8萬元,50元押金意味著需要有1600個充電寶租出方可回本,使用率需要保持在80%左右。
樂電充電寶的使用率數據如何?南都記者咨詢的多名共享充電寶業內人士均表示,不曾在市場上見過該家充電寶的投放,也對其創始團隊沒有耳聞。
使用率40%或可收回硬件成本
事實上,除了樂電之外,市面上大部分移動式共享充電寶的押金在100元左右,因此使用率達到40%即可回本。然而對比共享充電寶實際的市場使用情況可以看出,使用率想要保持在40%仍然比較困難。
據了解,同樣作為柜機式充電寶的街電目前已經進入了全國70多座城市,共投放了30多萬臺設備,近140萬個充電寶,日訂單量達到22萬單。這意味著使用率僅在15.7%。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算法并沒有將團隊薪資和運營成本計算在內。倘若以1元/小時的租金來維持團隊及運營成本需要將共享充電寶的量鋪到多大?“我們暫時不考慮盈利”,街電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街電已于近日開通支付寶芝麻信用達到6000即可免押金的服務,“押金是很多人不愿意使用充電寶的原因,用芝麻信用免押金以后用戶量會更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