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沖擊波未平 債權轉讓標的超萬個金融
陸金所,這家估值185億美元、僅次于螞蟻金服的新金融獨角獸,正在迎來成立6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沖擊波。
多事之夏。陸金所,這家估值185億美元、僅次于螞蟻金服的新金融獨角獸,正在迎來成立6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沖擊波。
對于陸金所的員工以及許多投資者來說,這個夜晚很漫長。
凌晨2點46分,在陸金所網站債權轉讓專區,還有人陸續在發布標的。到目前為止,債權轉讓專區的產品頁面,總共達到了1077頁,每一頁10個標的,意味著累計債權轉讓標的超過了1萬個。
作為中國平安旗下、國內最知名的互聯網理財平臺之一,陸金所怎么了?
關于金交所的整頓消息沸騰已久,鑒于陸金所的實力與背景,此前投資者的擔憂情緒并不顯著。真正對陸金所造成巨大沖擊的,始于7月20日下午,一條大意為“監管部門要整治陸金所,在平臺投資盡快全部退出”的信息,在網絡上瘋傳。
昨日下午5點50分,陸金所發布公告稱,陸金所作為中國領先的線上財富管理平臺,一直以來堅持嚴格的風險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戶受到損失。目前,陸金所經營管理一切正常,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然而,目前來看,這條公告還不足以徹底安撫人心。
從去年末招財寶平臺上的僑興債違約風波開始,地方交易所亂象再一次被廣泛關注,尤其是互金平臺與地方交易所的違規合作問題。在此背景下,2017年7月6日,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一則通知——《關于對互聯網平臺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要求違規互聯網平臺必須在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涉嫌突破政策紅線的違法違規業務的增量,同時,必須妥善化解存量違法違規業務。 還有流言稱,剛剛在新加坡宣布成立的陸金所國際平臺,在目前“出海”相對敏感的環境下,遇到了麻煩。
眼下,陸金所最好能夠明確地告訴投資者,到底發生了什么。除非,它真的遇到了不可言說的重大問題。
一直以來,在國內互聯網金融市場上,越是大平臺,往往越不透明。正是這種不透明,在遭受某些敏感消息沖擊的時候,很可能會將恐慌情緒成倍放大,從而造成更糟糕的結果。
更何況,剛剛結束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監管新號,令市場的神經變得愈發脆弱。
這家新金融獨角獸,究竟怎么了?
早在2016年1月,陸金所宣布完成12.16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85億美元。2016年10月,據第一財經報道,參與陸金所控股IPO的四家投行進場開始盡調,并計劃于2017年一季度向港交所遞交A1上市申請表。
截止去年末,陸金所控股全年零售端交易量15351.63億元,期末零售端資產管理規模 4383.79億元,活躍投資用戶數740萬,機構端交易規模 41999.25億元。
接下來,新金融瑯琊榜將梳理陸金所的最新業務體系、股權架構、最新數據與大事記。
陸金所最新業務體系
自2011年成立以來,陸金所迅速發展壯大,在此期間,它的業務體系與股權架構,不斷發生變化。
按照目前最新的架構,陸金所屬于陸金所控股旗下。陸金所控股形成了“三所一惠”的業務架構,“三所”為陸金所、前海金交所和重慶金交所,“一惠”即平安普惠。
其中,陸金所旗下相對獨立的品牌,包括P2P業務陸金服、資管業務陸基金、國際業務陸國際(新加坡)。
因此,廣義的陸金所指的是陸金所控股,P2P行業所指的陸金所則是陸金服。 無論從概念還是數據的層面,陸金所應當是支撐陸金所控股估值的核心。
陸金所股權結構
到目前為止,關于陸金所控股,信息披露極少。以下是陸金所的股權結構,而非陸金所控股。
據陸金所網站披露:截至2016年7月31日,上海陸家嘴(600663,股吧)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及持股比例如下:
1. 上海雄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99.995%):2014年12月10日于上海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100000萬元人民幣。
2. 上海惠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0.005%):2014年12月29日于上海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5萬元人民幣。
上海雄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共有4家股東: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詢有限公司、新疆同君股權投資有限合伙企業、上海蘭幫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林芝金生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惠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上海雄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在股權比例上,中國平安從早期的74.91%,下降到2014年的49.99%,到2016年下降到40%。
中國平安2014年年報曾披露:2013年度,平安集團原持有陸金所、西雙版納金融資產商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西交所)的74.91%股權及75.00%表決權。于2014年度,通過一系列股權轉讓交易及協議安排,平安集團于陸金所及西交所的表決權減為49.99%,喪失了對陸金所及西交所的控制,但保留對其的重大影響,故其財務報表不再納入本集團合并范圍。
2016年1月,陸金所宣布完成12.16億美元融資,其中包括B輪投資者9.24億美元投資和A輪投資者行使認購期權投資的2.92億美元,融資完成后,陸金所估值達到185億美元。投資機構包括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民生商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融資過后,中國平安在陸金所的股權比例從原來的47-48%,降至40%左右,仍是最大股東。
基本可以確定的是,上述融資的主體最終為陸金所控股。
陸金所最新數據
中國平安一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陸金所累計注冊用戶數3,013萬,活躍投資用戶數為765萬。一季度,陸金所控股零售端交易規模為5,594.09億元,同比增長83.1%;機構端交易13,839.32億元,同比增長39.0%。
2017年一季度,包括陸金所、前交所、重金所“三所”的零售資產管理規模達4664.38億元。 在消費金融領域,一季度平安普惠業務管理貸款余額1,891.83億元,較年初增加29.0%。
據中國平安2016年年報,陸金所控股全年零售端交易量15,351.63億元,期末零售端資產管理規模 4,383.79億元,活躍投資用戶數740萬,機構端交易規模 41,999.25億元。
陸金所大事記
2011年9月,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簡稱陸金所,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員,注冊資金4億元人民幣。
2012年3月19日,陸金所發布第一款產品。
2012年12月27日,陸金所正式推出個人借款債權轉讓服務等新功能。
2015年3月,陸金所爆出2.5億元壞賬,因平安國際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的借款項目出現問題。
2015年3月17日,平安集團宣布,將平安直通貸款業務、陸金所轄下的P2P小額信用貸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的業務管理團隊整合成統一的“平安普惠金融”業務集群。陸金所將純化為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平臺的功能,更好地發揮其非標金融資產集散地的市場作用,構建成一個開放平臺。
2015年6月16日,陸金所注冊用戶規模突破1000萬。
2015年7月,陸金所基金頻道正式上線。
2015年8月,平安海外控股以19.538億美元將平安普惠與前交所打包出售給陸金所控股。
2015年8月13日,陸金所和前海征信宣布將聯手打造P2P行業的“人民公社”,這是業內首個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互聯網投融資服務的P2P開放平臺。
2015年9月15日,陸金所披露開放平臺戰略3.0,并啟用新域名lu.com。
2016年1月,陸金所宣布完成12.16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85億美元。
2016年3月,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原行長李仁杰出任陸金所董事長。
2016年3月4日,陸金所注冊用戶突破2000萬。
2016年10月,參與陸金所控股IPO的四家投行進場開始盡調,并計劃于明年一季度向港交所遞交A1上市申請表。
2016年12月,陸金所宣布將P2P業務轉移到新成立的陸金服平臺。 2017年3月,平安集團發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2016年,陸金所控股完成了對普惠金融業務和重金所業務的重組,形成旗下陸金所、重金所、前交所、普惠金融“三所一惠”戰略布局,全面布局財富管理、機構間交易和消費金融領域。
2017年7月17日,陸金所旗下陸國際金融資產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原則性批準資本市場服務牌照,正式在新加坡開業。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