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模大戰”時代,馬上消費如何領跑零售金融大模型賽道?觀點

在數字化浪潮下,科技帶動金融業變革的加速度超乎想象,特別是大模型推出以來,給行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在數字化浪潮下,科技帶動金融業變革的加速度超乎想象,特別是大模型推出以來,給行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11月10日,在2023金融街論壇全球金融科技大會上,行業專家、資深學者和眾多金融機構代表圍繞“倡導負責任金融理念 共建數字金融新生態”展開激烈討論。馬上消費副總經理兼CTO蔣寧受邀出席本次論壇,并結合公司可信AI在大模型應用中的實踐與探索做了精彩分享,為業內帶來了關于科技助力金融倫理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立足“算法、數據、算力”三個維度
應對安全合規挑戰
作為深深扎根金融業務一線的資深專家,蔣寧認為,大模型新技術給行業帶來了很多期望,使很多領域出現新機會,但同時也面臨著安全、合規、算法和生態四個方面的挑戰,以及在算法、數據和算力這三個層次也帶給我們諸多焦慮。
首先,大模型的挑戰來自于安全、合規。“在談大模型決策之前,首先要保證數據安全。我們要解決數據從哪里來,并有效地組織管理起這些數據”蔣寧表示。目前數據的使用者、加工者、統籌者、利用者和管理者權益是分離的,需要從傳統的君主制數據管理向聯邦制數據管理構建,既有統籌、又有專業,既有應合、又有整體,才能有效規避大模型的潛在金融風險。
其次,大模型在魯棒性決策中存在著巨大挑戰,大模型可靠性依然存在巨大風險。蔣寧認為,“大模型在交易安全、生命安全等領域,在相當長一段時期里依然面臨著巨大挑戰,特別是在自動駕駛、醫療衛生等關乎社會安全和生命安全的領域,大模型還不能給出100%的正確建議,我們應該有效地利用大模型的建議,并對它進行有效管理”。
最后,大模型的挑戰還來自于生態建設。良性大模型的構建需要行業各方共同努力,以實現各方共享大模型的技術紅利。對此,他表示,“大模型技術還沒有形成一個連續學習和強化學習的機制,我們要在聯邦學習的基礎上,發揮群體智慧,來實現互利共贏。特別是在金融領域,各家金融機構要利用自身數據優勢,建立起共研、共創、共享的生態機制”。
簡而言之,為什么大模型在金融行業的標準要求高,挑戰多?歸根結底,金融行業是一個計算密集型、數據密集型,信息密集型行業。在金融科技創新的過程中,最敏感的數據被當成了一種新型的生產要素,并且還全面參與到了各類金融業務場景當中。
在這一過程中,數據與算法所映射出來的人、財、物和現實中的人、財、物交織在一起,使得原來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資本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諸多挑戰,在此影響下就產生了各種金融科技倫理問題。
對于大模型的安全合規建設,馬上消費從算法、數據、算力這三個維度做了一些有益嘗試和探索。
在算法層面,基于集中協作系統,馬上消費已構建起2000多個機器學習小模型,通過自我連續學習實現在線決策,基于多層防御增強金融模型的魯棒性。
在數據層面,馬上消費通過高質量且合規的數據,有組織地投入到大模型,目前已累加100PB數據和20多萬張數據庫表,依托10多萬個變量和特征,搭建起2000多個風控模型,形成行業領先的數據生態,實現全息用戶級、全景環境級的數據資產。
在算力層面,馬上消費“天鏡”大模型在自動化營銷、風控等業務環節廣泛應用,目前平臺擁有智算中心算力200PFlops和1萬余臺服務器支持,以此來保障平臺每秒150萬次運算和每月30%的算力增長。
回頭來看,這些技術細節和解決方案的提出,無不建立在馬上消費深厚的科研積累和長時間的數字化實踐之上。
堅守安全合規前提
共建金融大模型新生態
為了能給更多同業機構系統性布局金融大模型提供樣本參考,蔣寧在會上以馬上消費真實的營銷場景為案例,從基礎設施安全、數據安全和算法安全這三個方面,系統性拆解了是如何安全合規地落地金融大模型。
他舉例道,“我們對安全合規的檢測,不僅要保證金融服務的安全合規,還要保證服務系統的安全合規。我們會系統性篩查每一位消費者的電話,避免消費者的對抗、誘導等行為,我們要保證每天每一通電話都是符合安全標準的。”
對于金融行業大模型全域標準規范建設,馬上消費也積極探索,努力從構建基礎設施、金融全域數據規范、金融算法規范和金融應用規范等四個維度尋求突破,通過對自身基礎設備規范、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模型合規、模型可信等環節的篩查把關,構建起一套完整的大模型安全合規應用評估體系。
對此,蔣寧還表示“金融大模型行業標準需要行業共建,完善生態,建立數據共享的機制,馬上消費有幸參與到重慶大模型聯盟,積極推動行業的發展,相信未來在監管、協會和同業機構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大模型客觀能力評價和行業標準也將盡快落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