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多家公司破產,張近東在絕望的邊緣觀點
2月7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了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件信息與一債會公告,這意味著蘇寧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昔日輝煌已是過眼云煙。
出品 | 電商之家
作者 | 王小孟
蘇寧公司破產重整
開年不利,蘇寧遇到麻煩了。
2月7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了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件信息與一債會公告,這意味著蘇寧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圖源: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
根據公告要求,2025年3月25日前,三家公司的債權人應通過網絡申報或現場申報方式,向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申報債權,對債權數額、有無財產擔保以及是否屬于連帶債權等情況進行說明,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風雨飄搖之時,三家蘇寧系公司紛紛破產重整,對蘇寧易購而言實在是又添一樁“麻煩事”。
早年間,正處互聯網經濟的紅利期,蘇寧開啟了瘋狂的擴張行動,商業版圖涵蓋百貨、保險、基金、文旅、母嬰、體育等多個領域,而這恰恰為公司埋下了隱患。
2015年,蘇寧體育以2.7億歐元收購國際米蘭68.55%的股權,成為俱樂部大股東;2017年,蘇寧通過子公司向恒大地產戰略投資200億元。這些投資不僅沒有獲得預期的收益,反而拖累了蘇寧。
2021年,蘇寧易購的危機時刻終于到來。彼時,張近東卸任了董事長一職,公司也開始面臨高負債和巨額虧損。
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總負債1397.09億元,凈虧損高達432億元;2022年,公司營收714億元,同比下降48.6%,資產負債率上漲至89.22%,凈虧損達162.22億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總負債高達1122.77億元。
不難看出,想解除當前的債務危機,蘇寧易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多家蘇寧系公司接連申請破產。2023年底,內江錦華物流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內江蘇寧物流有限公司破產;一年后,金華蘇寧物流有限公司被金華鑫澤宇物流有限公司申請破產。
其中,南京寧祺達物流有限公司持有金華蘇寧物流99%的股份,前者的第一大股東正是蘇寧易購,持股比例93.29%。
如今,蘇寧電器、蘇寧控股、蘇寧置業也成了破產的一員,前兩家公司分別持有蘇寧易購股份1.4%、2.75%。
今年1月26日,蘇寧易購收到了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裁定受理相關債權人對三家公司的重整申請。
經過重整后,蘇寧電器和蘇寧控股的持股比例是否會發生變更,還需要由后續的重整方案,以及法院作出的最終裁定結果來確定。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這兩家公司均非蘇寧易購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它們被申請重整并不會影響蘇寧易購的治理結構。
此外,全國蘇寧家電3C門店、百貨門店、電商、政企等業務及相關物流售后服務,均為蘇寧易購開設與經營,蘇寧電器和蘇寧控股不經營同類業務,不會影響蘇寧易購的持續經營。
圖源:蘇寧易購
值得一提的是,在子公司頻頻破產的同時,蘇寧易購也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今年1月20日晚間,蘇寧易購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公司在2024年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這是自2020年以來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另外,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億元至7億元,而去年同期尚虧損40.9億元。盡管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仍虧損12億元至14.5億元,但相比去年同期的51.7億元虧損,已有了顯著改善。
圖源:蘇寧易購
蘇寧此次能夠成功盈利,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國家支持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家電行業的整體復蘇也為蘇寧的盈利貢獻了力量。
但蘇寧也不可掉以輕心,盈利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結束,市場需求可能會出現短期回落,這對蘇寧易購等家電銷售平臺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的挑戰。
未來,蘇寧能否尋得轉機,重煥生機,還需時間給出答案。
國美公司危機不斷
與蘇寧命運相似的,還有另一家零售公司——國美。
2021年,出獄不久的黃光裕在國美控股集團高管會上表示,“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企業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
但四年過去了,國美系危機不斷,這位曾經的商業巨擘至今仍未兌現諾言。
2024年12月31日,國美通訊(*ST美訊)的股價再度跌停,截止收盤,報收1.05元/股,市值3億元。
圖源:百度股市通
至此,國美通訊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跌停,連續13個交易日市值低于5億元。按退市新規,國美通訊已鎖定市值退市。
回顧國美通訊的發展歷程,它曾在家電零售領域有著不俗的表現,甚至一度被譽為山東最大家電零售企業。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公司內部管理的混亂,公司業績開始逐年下滑。
在營業收入方面,國美通訊從2020年的9.4億元下降至2023年的3907.26萬元,下降幅度巨大。凈利潤方面,連續四年虧損,虧損金額從2020年的2.58億元擴大到2023年的1.12億元。
進入2024年,業績依舊下滑,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僅為816.83萬元,同比下降73.96%,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凈資產已為負值。
除此之外,國美通訊最大的問題在于財務造假。
2024年10月14日,國美通訊發布關于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經查明,公司存在虛假記載和欺詐發行的違法事實。
圖源:國美通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美通訊在無奈之下走上了退市之路。
今年1月,國美電器連續新增被執行人信息,引發外界關注。
天眼查司法案件顯示,1月21日-23日,國美電器新增16條被執行人信息,涉及執行標的金額合計高達2.71億元,關聯案件多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其中,多起案件原告均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陜西自貿區西安國際港務區支行,部分案件被執行人還包括廣州市國美電器有限公司、西安市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等。
截至天眼查最新統計,國美電器現存118條被執行人信息,累計被執行金額高達34.23億元,還存在9限制消費令、95條失信被執行人(老賴)及74條終本案件信息。
圖源:天眼查
事實上,國美系的命運和黃光裕早已牢牢被鎖在一起。輝煌時期,憑借雄鷹精神和狼性文化,他帶領公司打下了家電零售業的半壁江山。
2004年,國美電器在香港成功上市,黃光裕則三度登頂胡潤百富榜之大陸首富,2006年更是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獨占鰲頭。
然而,隨著黃光裕進入監獄,國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2010年,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數罪并罰,被終審判處有期徒刑14年,公司的經營狀況急轉直下。
盡管重返公司后,黃光裕試圖通過一系列激進的策略來挽救國美,但效果并不明顯。此外,他和妻子杜鵑還開始大規模減持套現。
據悉,黃光裕夫婦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進行了多次減持操作,套現金額巨大。從2021年12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黃光裕減持次數高達44次,累計套現超過23億港元,持股比例也從60.98%一直降至10.96%。
或許,國美的變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電商興起的時代背景下,傳統零售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要想重獲新生,國美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刻的轉型和改革。
而黃光裕作為國美的實控人,更需要審時度勢,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引領國美走向未來。然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和努力來證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