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輸血又造血,對癥下藥精準滴灌 恒大奏響企業扶貧最強音智能
恒大的扶貧模式為民營企業?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企業扶貧新道路,縱觀恒大的扶貧模式,恒大的扶貧模式為民營企業?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企業扶貧新路子。
扶貧隊員出征大會
本報記者 徐蕓茜 北京報道
“五年無償投入110億對恒大來說不是一件難事,最難的是要派一支能吃苦耐勞、能奉獻、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辦法、能出技術、能激發當地干部群眾內生動力的優秀扶貧團隊。”在扶貧干部隊員出征壯行大會上,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如是道,“幫扶畢節100 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既是恒大的歷史使命,也是我們每一個恒大人一生當中的光榮,一輩子的榮耀!”隨后,一支由2108 人組成的扶貧大軍進駐到了烏蒙山區。
2018年1月9日,貴州省扶貧基金會收到恒大集團捐贈的20億元扶貧資金,用于結對幫扶畢節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從2015年12月至今,恒大已累計捐贈到位60億元,后續還有50億元扶貧資金將陸續到位。踐行了許家印代表恒大集團對畢節100多萬貧困群眾作出莊嚴承諾――“不脫貧,不收兵!”
110 億元去幫扶一個地區,2108人的常駐專職扶貧隊伍,恒大集團的做法可以說是對精準扶貧的最好的注解。
作為脫貧攻堅事業的堅定擁護者和積極實踐者,恒大集團一直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深入探索扶貧新模式,從2015年12月開始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3年無償投入30億,通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和保障扶貧等一攬子綜合措施,確保到2018年底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目前,定向捐贈給大方縣的30億資金已經全部到位,103項重點援建工程已全部竣工交付,已幫助12.73萬人初步脫貧。
既輸血又造血,再從教育上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基因,恒大的扶貧模式為民營企業?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企業扶貧新道路。
昔日貧困縣如今換新顏
位于大方縣順德街道辦事處白石村的奢香古鎮,建筑面積約30.79萬平米,赭瓦白墻,飛檐櫛比。竣工之初,很多縣城人專門跑去參觀,他們不敢相信,如此精美的樓群,竟是恒大集團幫扶畢節市大方縣的易地搬遷扶貧項目。
縣區內移民安置區―奢香古鎮全景
2017年8月,2500戶大方縣居民陸續遷入新居,他們都曾是烏蒙山里的貧困戶,如今,一整套環環相扣的扶貧措施,讓他們和分布在大方縣各鄉鎮的12.73萬貧困人口一起,穩步邁入小康生活。
“我們要把幫扶畢節1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作為恒大的歷史使命。我們能夠讓他們早日脫貧,過上好日子,這是我們最大的欣慰,也是我們每一位恒大人一生當中的光榮,一輩子的榮耀!”在烏蒙山區的干部出征大會上許家印表示。恒大人用堅定的信念、巨額的投入和高效的工作,僅僅兩年就基本兌現了許家印“一定讓您住上新房子”的承諾。
而這一切還要從2015 年11 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說起。在這次常委會上,一個建言獻策的主題便是,如何通過精準扶貧,確保到2020 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分組討論時,作為全國政協常委,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表示,有信心幫扶一兩個貧困縣穩定脫貧。對于貧困,許家印有著非常深刻體會的,“我出生在河南豫東一個最窮的地方。讀小學時,村里的學校就只有幾間破草房,課桌是用泥巴做的長條臺子。當時我的最大目標,就是走出農村,找份工作,能夠吃上白面?!痹S家印曾言道。
大山深處破舊不堪的老房子
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長期以來,在慈善領域,恒大一直投入重金,不求回報。通過對國內幾個省區貧困狀況的摸底,恒大把幫扶目標鎖定在烏蒙山區。
烏蒙山區是我國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畢節市是烏蒙山區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截至2015 年底,畢節試驗區仍有125.9 萬貧困人口,依然是全國貧困面最廣、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之一。
2015 年11 月27 日至28 日,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定下來到2020 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總目標。11 月28 日,恒大廣州總部燈火通明,許家印連夜召開高層會議,落實扶貧工作,第二天,兩位副總裁親自帶隊到畢節市大方縣進行實地考察。此后,一個只花錢不掙錢的部門――扶貧辦正式成立,經過半個月的實地考察和多次研討,最終一個三年幫扶方案和脫貧計劃誕生了。
2015年12 月19 日,在全國政協和貴州省領導的見證下,恒大正式簽訂協議,結對幫扶畢節市大方縣,計劃3 年無償投入30 億元,通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一攬子措施,確保到2018 年底實現大方縣18 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皼]有國家的恢復高考政策,我還在農村;沒有國家的14塊的助學金,我也讀不完大學;沒有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恒大也沒有今天?!闭劶胺鲐毘踔裕S家印言道。
轉眼已是兩年后,恒大援建的103個重點工程項目已全部竣工,其中,50個新農村、1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個奢香古鎮以及完全中學、職業技術學院、慈善醫院、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相繼投入使用。肉牛養殖基地、蔬菜育苗中心、蔬菜大棚和大田基地、中藥材和經果林基地等已投入生產,引進的43家上下游龍頭企業已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產業幫扶模式,實現了供產銷一體化經營,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各項幫扶措施已覆蓋100%的貧困人口,已實現12.73萬人初步脫貧。
恒大在大方縣援建的恒大九村
2017年5月,恒大集團將幫扶范圍從大方縣擴大至畢節全市,通過復制、推廣幫扶大方縣的經驗和做法,以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吸納就業扶貧為抓手,確保到2020年幫扶全市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輸血又造血,恒大扶貧標本兼治
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正在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從扶貧濟困式向開發式、產業式的扶貧轉移,從一次性扶貧向可持續的扶貧轉移。在此背景下,恒大走出了一條邊“輸血”邊“造血”的新型扶貧道路。
精準扶貧,講究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因戶而異、因人而異,必須“點對點”服務、“一對一”救助、“多對一”幫扶,不摘帽不松勁,不脫貧不脫鉤,扶上馬送一程。而不是盲目施策,最忌“大水漫灌”、淺嘗輒止。這一點,也許就是恒大與眾不同的地方。
從2015年12月開始,在恒大集團三年無償投入30億的大力幫扶下,大方縣發生了改天換地的變化,恒大集團為大方縣開出的一劑主要“藥方”就是產業扶貧。
恒大集團結合當地實際,發展蔬菜、肉牛、中藥材和經果林等特色產業,為每個貧困戶配備至少兩個產業項目,并引進上下游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幫扶模式,實現“供、產、銷”一體化經營,幫助貧困人口就地脫貧。
成果是顯著的,目前,已建成蔬菜、肉牛、中藥材、經果林產業化基地476個;設立1億元的恒大產業扶貧貸款擔?;穑瑩?傤~10億元,已為334個蔬菜、肉牛等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4.4億元;已引進43家上下游龍頭企業。
恒大援建的蔬菜基地
實踐證明,恒大集團在烏蒙山區通過產業帶動的“造血式”扶貧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持續性最強的方式。恒大集團在扶貧中建立的“龍頭企業+合作社+ 貧困戶+ 基地”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產業扶貧鏈條,從根本上健全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同時,在易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吸納就業扶貧等方面探索出新的路徑,實現貧困戶持續增收和穩定脫貧的目的。恒大的扶貧模式為民營企業?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企業扶貧新路子。
瞄準大扶貧格局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在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是恒大人對社會做出的承諾。以恒大為代表的企業的積極參與,構成了中國獨具特色的“大扶貧格局”。
目前民企的社會扶貧模式有三種:一是公益參與模式;二是產業開拓模式;三是社區綜合開發模式。縱觀恒大的扶貧模式,可以說是以上三種模式的綜合,既有公益參與模式,比如設立2 億元的“恒大大方慈善基金”及建設小學、養老院等;又有產業開拓模式,比如設立了1 億元“產業扶貧貸款擔保基金”,擔保總額達10 億元,同時投入9 億元,因地制宜建設依托合作社運營的產業基地;還有社區綜合開發模式,比如捐資10 億元,結合新型城鎮社會化和新農村建設,建設50 個新農村和一座民族風情小鎮。
跳出傳統的社會扶貧模式,與許家印為恒大樹立的“大扶貧”的工作理念分不開。許家印多次強調要強化扶貧意識,不斷創新社會扶貧工作理念。新時期的扶貧幫困不再是簡單的捐款捐物,抑或救助幾名失學兒童或資助貧困大學生,而是要立足現代化、城鎮化、信息化大趨勢,以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為抓手,通過扶智傳技,促使廣大農民開闊視野,與時俱進,順應時勢,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借助外力,主動出擊,尋求和捕捉增收渠道及商機。
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是新時期新階段扶貧工作的現實需要和必然選擇。恒大集團高度重視社會扶貧工作,及時調整和轉變了過去那種簡單的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做法。
國家級刊物《中國扶貧》雜志評論稱:當前,我國脫貧攻堅正處于“啃硬骨頭”歷史階段,恒大人不僅做好頂層設計,還派出了一大批有歷史使命感和現實緊迫感的集團精英,與貧困老鄉們結成命運共同體,俯下身子親自干,不脫貧不收兵,奏響了企業扶貧的最強音。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