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車主充斥人人車平臺 其實都是二手車商觀點
如此來看,通過發布虛假消息,誤導消費者,人人車套路雖然深,但想在二手車行業走的遠,走的穩,恐怕不像它撒一個謊那么簡單。
日前媒體對人人車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暗訪,詳細披露了人人車欺瞞用戶的慣用手法:二手車車行工作人員扮演成車主,在人人車交易平臺上出售二手車。
圖1:人人車APP里很多車子,其實是二手車商在經營
在報道中記述了這樣兩則實例。
市民小田在人人車上看中一輛雪佛蘭科魯茲,售價是4.55萬元。自稱車主的董先生詳細描述了車況。這些天花亂墜的說辭,讓小田深信就是車主把自己的車放到人人車平臺上交易。
在實地查看了車況后,小田毫不猶疑地支付了定金。
不過,三天之后,小田在當地一家4S店二手車展廳里看到了這輛車。他當即打電話質問人人車工作人員。該員工承認這輛車是4S店的二手車收購部收購的車輛,是車商的車而不是車主本人的車輛,但針對小田提出的退款卻一直不答應。
騙局被戳穿后,小田提出退還定金,人人車卻遲遲沒有給出答復。
為了慎重期間,記者又假裝要買車,對人人車進行了跟蹤調查。5月19日第一路記者通過人人車App挑選了一款紅色的途觀越野車,當時的價格是12.68萬元,人人車標明這輛車是一個公司職員要賣的。
記者查看車況時,這輛車后座有學生的書包,后備箱內有行李、孩子的足球等雜物,顯得特別家庭化。事后記者才知道,這些都是人人車工作人員做的一個局,故意擺出樣子給記者看的。
圖2:記者暗訪,探查人人車平臺造假真相
不過,在第一路記者實地看車的前一天,第二路記者在當地一家二手車店里看到了這輛車。很顯然,這是二手車行將車子放到了人人車平臺上,而人人車心照不宣地配合二手車行,演了一出雙簧。
據人人車內部人員介紹,人人車銷售員中有很多人原來就是車行工作人員,他們與二手車市場的人員交往非常頻繁,經常溝通二手車情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交易。人人車員工的薪水收入全部來自于車輛交易后收取的交易款4%的費用,所以他們會不遺余力地使出各種花樣,努力擴大交易量。
在北京市康達(西安)律師事務所王嘯看來,二手車電商平臺如果怠于履行經營者主體審查登記義務,使平臺成為二手車行工作人員偽裝身份的平臺,則涉嫌構成“虛假廣告”和違規經營,消費者可根據《廣告法》“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為由,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要求二手車電商平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如此來看,通過發布虛假消息,誤導消費者,人人車套路雖然深,但想在二手車行業走的遠,走的穩,恐怕不像它撒一個謊那么簡單。
Via 汽車之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