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車濟南分公司被曝欠工資,業務發展陷入困境觀點
日前有爆料指出,人人車不僅「拖欠銷售人員工資」,更出現「濟南分公司已人去樓空」「從城市經理到人事行政全部不知去向」的情況,還有討薪者在人人車濟南分公司所在地拉出了「人人車拖欠工資」…
距離宣布新一輪融資還不到一個月,人人車再次被曝陷入拖欠工資、人員跑路的新聞漩渦中。人人車為何出現巨額虧空?上月剛剛完成的融資又在哪里?經過深入調查發現,人人車在資金鏈幾近斷裂、融資難以填補虧空的嚴重影響下,已經陷入業務發展幾近停滯、無以為繼的嚴峻局面。
巨額虧空:拖欠已成常態 資金捉襟見肘
日前有爆料指出,人人車不僅「拖欠銷售人員工資」,更出現「濟南分公司已人去樓空」「從城市經理到人事行政全部不知去向」的情況,還有討薪者在人人車濟南分公司所在地拉出了「人人車拖欠工資」的橫幅進行討薪,態度十分激烈。
這并不是人人車第一次因為欠債被「打上門來」。就在剛過去的4月,脈脈上就有人人車員工爆料稱,人人車已經「沒有錢發工資了」,正在「求投資人通過銀行做委貸」尋求周轉。
而人人車拖欠用戶款項的消息更是接連不斷。公眾投訴平臺「聚投訴」顯示,人人車自去年開始就頻繁陷入拖欠服務費、保證金甚至押金不退還的各類投訴中。
例如3月10日,王先生在對人人車的投訴中表示:自己注冊人人車賬號并交納1000元保證金后,事后不想在這一平臺購車時,卻發現并沒有退回保證金的選項。王先生撥打了人人車的客服電話20多次,對方的回復都是「半小時內給消息」,但并沒有按時回復王先生任何消息。
雖然事后在王先生的投訴和追究下,人人車最終退還了保證金,但諸如此類事件的層出不窮也體現出,人人車在資金管理上一直存在十分嚴重的問題。
事實上,在競爭激烈的二手車行業中,人人車因為難以維持超額度的品牌投放與高昂的人力成本,已經多次因為資金緊張節節退敗。此前曾有多家媒體報道表示,從去年9月份到今年2月份,人人車單月虧損額在2億人民幣以上,累計高達12億元,賬面金額已所剩無幾,「委貸發工資」也是這種情況下的無奈之舉。
在這種情況下,人人車自然難以顧及到基層業務人員及用戶的基本權益,反復拖欠各類款項也就成為意料之中的選擇了。此前宣布的融資到賬后,本以為這種情況能夠有所緩解,然而目前看來,情況并不樂觀。
融資艱難:到賬大幅推遲 資金難補虧空
年初,人人車CEO李健曾在多個場合表示「3月底公布新一輪融資」,然而直至臨近5月人人車才正式公布了此輪融資的具體信息。這對于已經進入第六輪融資的創業老兵李健來說,是幾乎不可能的「低級錯誤」。而背后的真相,是人人車在融資方面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前就有媒體報道,人人車此輪融資不僅遠低于競爭對手優信的5億美元D輪融資和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的8.18億美元C輪融資,并且3億美元本身也存在注水之嫌,實際到賬金額僅有2億左右。
即使按照公布的3億美元(近20億元人民幣)計算,人人車目前資金狀況理應頗為充裕,然而目前頻繁曝光的資金遭拖欠的情況來看,這筆融資到賬的情況應該十分不樂觀。
這意味著人人車很可能在融資過程中被迫接受了諸如業績表現等頗為苛刻的融資條款,以至于融資到賬節奏緩慢,甚至人人車為提升業績放任員工刷單等新聞也頻頻見諸報端。
而有限資金到賬后,又不得不先用于填補供應商欠款等大型資金缺口,因而出現文章開頭員工和用戶資金遭遇拖欠的尷尬處境。
有消息稱,此輪融資中人人車幾乎尋遍行業所有投資者,然而最終僅有高盛一家新投資方,以及跟投的騰訊和滴滴,而早期的多家投資方已經不見蹤影。
其中騰訊和滴滴作為人人車有「巨頭站臺」被反復提及和綁定宣傳,然而兩家被爆出此輪跟投僅是防止股權稀釋的防御性投資,其中滴滴更是要盡可能避免過度投資出現財務并表,因而才拉來了關聯方高盛作為此輪領投方。
人人車對于戰略投資方滴滴,已經幾乎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存在。
目前即使3億美元全部到賬,這對于仍陷在市場投放、業務推廣泥潭中,每月仍有數億虧損的人人車來說,難免也是杯水車薪,畢竟深入了解一下就能看出,人人車如今的業務發展可能已經幾近停滯。
發展停滯,陷入「融資——虧損」死循環
備受投資者嫌棄的背后,是人人車趨于停滯的發展現狀和不斷收窄的發展前景。人人車作為二手車電商領域的先行者,一度備受資本市場與行業用戶看好,然而在多次戰略失誤和嚴重內耗的影響下,目前發展已經逐漸趨于停滯。
2015年8月,人人車跟進優信宣布將開發二手車金融產品,然而直至2017年4月,人人車才宣布其自營金融產品正式落地,然而即使這時人人車也并未具備相應貸款牌照,導致李健接受采訪時不得不表示將依賴「擁有牌照的合作方合作解決」完成相應業務,場面十分尷尬。
而人人車2017年6月模仿瓜子二手車「保賣」業務宣布推出的「包賣」,一度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推廣。然而在資金上捉襟見肘,嚴重依賴融資救火的人人車,對于預付車款所需的巨額周轉資金、線下場地的龐大支出等顯然沒有做好充分的思考和準備。
面對之后數月的巨額虧損,人人車對于「包賣」后來幾乎絕口不提。今年3·15期間,南方都市報一篇《人人車包賣全靠“中間商”:車未上架先有買家》更是讓人人車包賣的內幕徹底曝光,業務推進陷入更加進退兩難的境地。
反復出現戰略失誤、陷入燒錢怪圈,這也解釋了為何投資者紛紛對人人車「戰略放棄」,以至于人人車出現巨額虧空,頻繁拖欠員工工資和用戶錢款的情況。
而且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人人車很難在二手車行業的激烈拼殺中出現徹底顛覆現狀的改變和提升,在「燒錢——虧損」漩渦中越陷越深之后,人人車面對的很可能是一盤無法盤活的死局。
微信公眾號搜索《予墨Auto》,與老司機一起慢慢懂車!
Via 搜狐汽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