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音梗”變侵權實錘!海信Vidda詆毀小米被判公開道歉賠55萬觀點
近日,海信旗下智能電視及投影品牌Vidda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就2021年發布的爭議性營銷文案公開致歉,并表示將嚴格履行法院判決以消除對小米公司造成的負面影響。
近日,海信旗下智能電視及投影品牌Vidda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就2021年發布的爭議性營銷文案公開致歉,并表示將嚴格履行法院判決以消除對小米公司造成的負面影響。
事件源于2021年11月1日Vidda官方微博發布的一組海報,文案中多次使用“米【mei】有屌絲”“米【mei】有耍猴”“米【mei】有暴利”等表述,盡管“米”字被刻意標注為拼音“【mei】”,但結合上下文與行業背景,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于2024年3月一審認定這些表述構成對小米公司的商業詆毀,判決Vidda品牌運營方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官方微博置頂聲明七日,并賠償小米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55萬元。
法院判決書指出,涉案文案通過諧音“米”暗指小米,結合“屌絲”“耍猴”等貶義詞匯,主觀惡意明顯,且發布時間與小米新品推廣期重合,存在借勢營銷意圖。文案發布后引發廣泛傳播,對小米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造成實際損害,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關于不得編造、傳播虛假或誤導性信息損害競爭對手的規定。
Vidda在最新聲明中承認2021年海報文案存在爭議,表示“涉案表述易讓公眾認為‘米’系指向小米公司,損害其聲譽,構成商業詆毀”,并對此深表歉意。聲明同時強調,過去三年品牌將主要精力投入產品研發,致力于提供更高“質價比”的產品,并透露將于2025年5月推出超級新品,試圖通過產品實力傳遞誠意。
小米公司公關部總經理王化曾在判決后公開表示,此類“碰瓷式營銷”手段雖可能博取短期關注,但最終將損害品牌自身形象。他呼吁行業培育公平競爭文化,避免通過貶低對手獲取流量。
業內人士分析,Vidda爭議營銷的背后,折射出傳統家電廠商在互聯網時代轉型中的焦慮——面對小米等互聯網品牌以高性價比搶占市場的壓力,部分企業試圖通過“另類營銷”突圍,但此類行為可能適得其反,導致消費者對品牌價值觀產生質疑。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