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前員工驚人爆料:詹克團瞞天過海,未按約定給出相應股份觀點

但據比特大陸某前員工驚人爆料,事實并非如此。
近日有謠言稱,有關比特大陸股權一事,吳忌寒對抗詹克團的最大依仗為員工期權池,而根據詹克團與吳忌寒的早期約定,詹克團將原定10%的股權改為20%劃入期權池用于員工獎勵,因此削弱了自己的勢力。但據比特大陸某前員工驚人爆料,事實并非如此。
該知情人透露,詹克團主動出讓股權設立期權池,最早約定給予早期技術骨干的股份為其個人股份的50%,后來不知何種原因,詹克團并未把這部分期權兌現。據其所說,這件事,在比特大陸內部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這位前員工回憶稱,當時詹克團帶領的團隊已經處在與其崩裂的邊緣,其并不具備除利益以外率領技術團隊走得更好的領導力,但詹克團欺瞞了吳忌寒,騙取了吳忌寒與其合作創業的信任。
回顧2019年詹克團在擔任比特大陸執行董事及法定代表人期間,他不顧公司其他管理層的一再勸阻,獨斷專行,盲目擴張,在公司經營及管理思路上出現重大失誤,導致比特大陸在2019年出現嚴重的經營困難,品牌聲譽不再,技術優勢喪失,市場份額萎縮。
相反,吳忌寒回歸后,不僅迅速完成公司內部整頓,將比特大陸重新拉回正軌,也在2020年向市場、向用戶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這為吳忌寒鞏固其在比特大陸的地位奠定了無法撼動的事實基礎。
2020年1月2日,由于公司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比特大陸將北京比特的法定代表人由吳忌寒變更為劉路遙。2月12日,詹克團為干擾比特大陸正常經營,向北京市海淀區司法局提起行政復議,申請撤銷北京比特于1月2日的法定代表人變更,并恢復其為法定代表人。4月28日,北京市海淀區司法局作出了撤銷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于1月2日作出的準予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的復議決定,但并未決定恢復詹克團為法定代表人。
事實上,詹克團的行政復議申請并不符合受理條件。早在第一次行政復議,詹克團在向北京市海淀區司法局申請行政復議前已經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海淀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并已結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p>
對此,比特大陸、吳忌寒及劉路遙均不服第二次復議決定,依法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目前案件正在審理中。
相關法律人士表示,目前行政復議已經沒有太大意義,關鍵是在香港和開曼公司。北京比特的唯一股東是香港比特,香港比特的執行董事和授權代表人均為吳忌寒一人,而香港比特的股東是開曼公司,也就是說,北京比特只受唯一股東香港公司的制約。
據悉,北京比特僅是比特大陸集團幾十家子公司之一,即使詹克團被錯誤登記為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也不會對比特大陸境內外的正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另據了解,詹克團在開曼公司已不再享有10倍投票權,僅間接持有開曼公司約36%的股份,并且詹也已被罷免出開曼公司董事會。因此,即使詹克團被錯誤登記為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香港比特也能依法將其再次罷免。
詹克團局外人的事實已成定局,任何情況下,詹克團都不能再擔任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否則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及北京比特公司章程。
當前,詹克團無視公司及全體股東和員工的共同利益反復提起行政復議及其他訴訟的行為,也只能是其為一己私利做最后的掙扎,在這場由其掀起的權利游戲里茍延殘喘。
盡管吳忌寒已取得階段性勝利,但不排除詹克團繼續采取“破壞行動”擾亂比特大陸正常經營,為此,比特大陸也已發聲,隨時做好應戰準備,嚴陣以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