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盈利”還是真實復蘇?蘇寧易購自身造血能力有待突破觀點
5 月 9 日,蘇寧易購于南京召開“盛夏啟航 聚勢贏新”618 電商啟動會,正式吹響備戰618的號角。
管理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國家的補貼政策不可能永遠持續,終會有減緩乃至停止的一天。如何充分利用618這個購物黃金窗口期,成功摘掉ST帽子,打造出在人工智能時代獨屬于蘇寧的核心競爭力,已然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也是蘇寧易購能否重煥生機的關鍵所在。
5 月 9 日,蘇寧易購于南京召開“盛夏啟航 聚勢贏新”618 電商啟動會,正式吹響備戰618的號角。
會上,蘇寧易購副總裁范春燕著重指出,蘇寧易購將對電商業務展開深度重構,聚焦家電 3C 這一核心賽道,全力打造“垂直化、專業化”的電商平臺。此舉旨在助力合作伙伴提升經營效率、削減運營成本,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購物體驗。
圖片來源于:微信
近期,蘇寧易購動作不斷,彰顯出積極進取的姿態。4月14日,蘇寧易購啟動“外貿優品振興計劃”,積極推動優質外貿商品加速融入國內消費市場,為外貿企業拓展內銷渠道、消費者豐富購物選擇搭建橋梁。4月18日至五一黃金周期間,為把握市場復蘇的寶貴機遇,加速零售業態的煥新升級,蘇寧易購宣布將在26座城市新開及升級46家門店,進一步拓展線下零售版圖。
從這一系列密集且有力的動作不難看出,為達成 2025 年在經營層面全面盈利的目標,蘇寧易購管理層并未消極等待,而是主動出擊,制定多元化策略以加快債務化解進程,推動公司重回正常經營軌道。
非經營性收益成扭虧關鍵
根據3月29日ST易購(002024.SZ)發布的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32%至567.9億元,但凈利潤端獲得了較大的修復,實現自2020年以來首次全年盈利,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億元,同比增長114.93%。
值得注意的是,扣非凈利潤雖然同比有所收窄,但依舊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額達10.25億元。這一情況表明,蘇寧易購的業績改善并非完全得益于主營業務的經營優化。
深入分析發現,公司在報告期內獲得了債務重組收益、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收益以及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共計約 25.66 億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高達 1143.51%。由此可見,非經營性收益在蘇寧易購此次扭虧為盈的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其未來業績可持續性仍需進一步觀察。
圖片來源于:蘇寧易購2024年年報
此外,2024年四季度國家全面覆蓋的一系列國補政策也為家電零售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蘇寧易購的業績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據年報披露,在國家支持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激勵下,蘇寧易購四季度門店銷售規模同比增長64.6%。
但需注意的是,對于蘇寧易購而言,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單純地將希望寄托于短期或中期的政策驅動之上。這些政策帶來的短期增長機遇,雖然能為其提供成長的窗口期和喘息的機會,但打鐵還需自身硬,蘇寧易購絕不能因此停下自我革新與發展的腳步。
降本增效并非長久之計
蘇寧易購在2024年還采取了一系列費用縮減措施。從費用數據來看,銷售費用為 69.9 億元,管理費用為 21.34 億元,與上一年度相比,分別同比縮減 17.02%、24.96%,成本控制力度可見一斑。而研發費用更是直接被“砍半”,僅為 2.02 億元,在營收中的占比低至 0.3%。
圖片來源于:蘇寧易購2024年年報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4 年蘇寧易購僅有2件專利公布,與2023年的11件相比,數量大幅降低。這表明,在降費過程中,蘇寧易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研發創新,而研發創新本是企業保持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盡管費用降低在短期內幫助蘇寧易購扭轉了業績頹勢,但這種策略終究存在剛性天花板,并非長久之計。企業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還需在提升經營效率、優化業務結構、增強創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另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9日,蘇寧易購涉及的司法案件總數高達3413起,其中作為被告的案件就有2796起,涉案總金額高達4.7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蘇寧易購涉及案件類型中,勞動爭議案件的數量開始有所增加,從員工規模的變化也能感受到蘇寧易購面臨的壓力。截至2024年底,蘇寧易購的員工人數已減少至20125人,與2020年底的45598人相比,員工數量已經腰斬。
圖片來源于:天眼查
負債高企,持續經營能力遭質疑
值得一提的是,蘇寧易購的資產負債率長期居高不下,始終是懸在企業頭頂的一把利劍。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其資產負債率雖較曾經的峰值 91.67% 略有下降,但仍高達 90.38%。自 2022 年底以來,該指標持續盤踞在 90% 以上的“高危”區間,無疑給公司的運營和未來發展帶來隱憂。高資產負債率意味著企業面臨著較大的償債壓力,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將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和市場信譽。
此外,年審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對蘇寧易購年報出具了“非標”的審計意見。審計報告顯示,蘇寧易購存在流動負債高于流動資產408.59億元,共計331.89億元應付款項已逾期未支付,共計168.10億元銀行及金融機構借款已觸發相關借款合同的違約或提前還款等事項。這些事項或情況表明存在可能導致對蘇寧易購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
對此,蘇寧易購管理層5月7日在回應“近期有無摘除 ST 帽子可能”這一問題時表示,蘇寧易購將持續以發展的思維解決前進道路上的難題,多管齊下保障企業的持續經營,全力消除審計報告中所強調事項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切實維護公司和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然而,對于蘇寧易購而言,現實是殘酷的。管理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國家的補貼政策不可能永遠持續,終會有減緩乃至停止的一天。如何充分利用618這個購物黃金窗口期,成功摘掉ST帽子,打造出在人工智能時代獨屬于蘇寧的核心競爭力,已然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也是蘇寧易購能否重煥生機的關鍵所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