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持續爆雷,金融科技匆匆而過,金融行業路在何方?觀點

隨著這些技術的發展成熟,特別是它們對外部行業結合的日益緊密,它們同樣將會重構起整個金融行業原油的運作體系,從而為金融行業帶來一場更加徹底的變革。
對于互聯網金融來講,當下或許正在遭遇著一場從未遭遇過的寒冬。P2P平臺的持續爆雷告訴我們這個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業態是多么地不堪一擊。或許,正是由于當下互聯網金融遭遇到的寒冬,所以我們才會有時間去思考互聯網金融到底要向何處去。
僅僅只是搭建一個平臺來促使投資人和項目方的合作,從而提升金融行業運作的做法越來越行不通。P2P就是這種模式。未來人們或許只有找到“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的最佳結合點,才能真正找到破解互聯網金融發展困境的方式和方法。
盡管P2P平臺的持續爆雷最終讓我們見識到了退潮之后誰究竟是在裸泳,但是我們更加應該思考的是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當下的發展困境。面對政策監管和用戶用腳投票,互聯網金融應當如何發展才能擺脫當下的發展困境。如果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偽命題,那么未來的金融行業與科技行業到底應當怎樣融合才能彼此共進,找到新的結合點呢?
互聯網金融遭遇困境,金融科技絕非終點
當下互聯網金融遭遇到的發展困境,讓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將目光聚焦在了金融科技這一概念的身上,他們試圖通過金融科技這個全新的概念來取代互聯網金融,從而獲得新的發展。盡管人們對于金融科技的性質到底是金融還是科技依然有些爭論,但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困境讓他們不得不擱置爭議,全力擁抱。
從本質上來看,金融科技依然是互聯網金融的變種,只不過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做平臺的公司更多地介入到了金融行業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并通過以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科技等手段來強化金融行業運作過程的影響而已。盡管這種方式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掉當前互聯網金融運作過程當中的困難和問題,但是它并未改變互聯網金融平臺僅僅只是一個平臺的現實。因此,這也就決定了金融科技絕非是互聯網金融的終點,僅僅只能算作是一個過程而已。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以科技的手段來強化對于金融環節的管理,治標不治本。盡管將新科技的手段加入到金融行業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金融行業的運作效率,減少互聯網金融時代會出現的痛點和難題,但是這種方式僅僅只能解決金融行業前端的風控問題,無法保證項目后端的實際運營效果。
因此,金融與科技兩種元素的深度融合僅僅改變了互聯網金融只是搭建平臺的現實,而并未真正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等到后續項目運營出現問題,金融行業同樣將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當平臺的屬性沒有改變,另外平臺又難以承擔起用戶剛性兌付帶來的風險時,互聯網金融同樣會出現問題。
第二,金融科技的兩面性決定了它無法改變金融本身。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樣,對于金融科技,人們始終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它是金融,有人認為它是科技。這其實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了金融科技的兩面性。然而,金融科技想要成為真正能夠促進金融行業發展的驅動力量,必須要做的就是要去金融化,而非繼續主打金融的概念。
去金融化主要是指金融科技要將重點放在科技上,即金融與科技兩種元素融合之后產生的新方式、新模式和新手段,具體呈現的主要方式是數據支撐、信用體系的構建、運營支撐等諸多方面。但是,從金融科技的表現來看,它僅僅只能算做是一個金融和科技結合的半拉子工程,無法真正脫離金融,同樣也就決定了它必然無法改變金融本身。
第三,金融科技的平臺屬性最終決定了它無法真正改變互聯網金融本身。當下的P2P平臺持續爆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互聯網金融僅僅只是充當了一個信息撮合平臺的角色,并未真正介入到金融行業本身。進入到金融科技時代后,盡管互金平臺在進行去金融化的相關操作,但是它們依然在試圖搭建一個平臺,而沒有真正參與到金融行業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
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當下遭遇到的發展困境似乎已經告訴我們僅僅依靠搭建平臺的方式無法真正改變金融本身,金融需要是一個全方位、生態化的支撐體系,僅僅只是借助科技的方式來去中間化,從而提升金融行業運作效率的做法,難以真正取得實質性的效果。金融科技的平臺屬性和功能最終決定了它只能是一個過客,而非是一個終點。
互聯網金融遭遇困境之后,人們試圖通過擁抱金融科技的方式來破解行業當下遭遇到的寒冬。然而,單純地借助互聯網思維和平臺邏輯最終決定了金融科技只能繼續承繼著互聯網的方式繼續前行,它的發展依然是互聯網式的。隨著互聯網紅利的退卻,似乎又在告訴我們互聯網金融必然需要一場嬗變,才能持續獲得發展的能量。
亂象的背后,金融科技去向何方?
P2P平臺的爆雷、網絡信貸的亂象等互聯網金融的亂象讓人們開始思考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既然金融科技并非互聯網金融的終點,那么未來它要向何處發展呢?在當下互聯網金融的迷霧之中,我們又能找到金融科技未來的突破口在哪呢?
告別平臺思維,金融行業絕不僅僅只是信息撮合。電商行業的崛起,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所帶來的流量勢能,最終讓人們感覺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可以通過建構平臺的方式來實現。但是,經過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后,人們發現簡單地搭建平臺無法真正能夠改變行業的痛點和弊病,僅僅只是通過去中間化的方式提升了行業的運行效率。
金融行業同樣如此。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滾滾洪流讓我們看到了金融行業可以借助同樣的模式來實現自我效率的提升,于是不斷有人投身互聯網金融的浪潮當中。但是,由于他們按照平臺的模式進行操作,最終決定了他們必然會走向一條類似電商的發展道路。于是,陷入困境成為一種必然。
在經歷了互聯網金融的亂象之后,人們已經意識到互聯網金融絕非僅僅只是信息的撮合,而是需要更加深度的介入,從金融項目的開發、項目的包裝、運營等諸多方面,金融平臺都要參與其中,這樣才能告別平臺思維的影響,真正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
深度參與到項目實際運作過程當中誕生出來的新金融就是互聯網金融告別平臺模式的表現形式,未來我們或許不再僅僅是搭建一個平臺,而是深度參與到金融項目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借助新技術的手段來改造金融運作邏輯,從而讓金融行業脫胎換骨。
金融與科技元素的融合必須產生新的變種,它衍生兩者卻又獨立于兩者之外。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科技,它們之所以無法真正破解金融行業的痛點和難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們無法完全的去金融化和去科技化。無法去金融化就導致了它們必然會承擔監管的風險、用戶剛性兌付的風險等;無法去科技化就導致了他們僅僅只是一個工具,而無法真正與金融實現完美融合。因此,未來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必然是一個誕生與金融和科技之間,但是卻又獨立于兩種元素之外的東西。
我們可以將這個新生的事物稱作新金融。新金融既不是現在講到的數字金融,也不應該是普惠金融,而是一個獨立的行業。借助這個行業,我們既能夠承擔起當下金融行業的作用,又可以發揮科技的原有功能。
重構金融行業原有的運作邏輯,金融行業需要來一場更加徹底的變革。互聯網金融之所以出現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僅僅只是將傳統金融行業業已形成的流程和環節進行了生硬的肢解,而沒有真正建構一套運行于互聯網技術之下的全新的金融體系。這決定了互聯網金融必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亂象。出現這種問題,除了與互聯網技術本身的特征有關之外,更多的是傳統金融行業尚未意識到金融行業亟待需要的改變有關。
金融科技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就是找到一個比互聯網技術更加強大的技術類型來重新建構傳統金融的運作體系,從而給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本質性的影響。其實,當下的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已經顯示出了在改造金融行業上的巨大潛力,只是受到當下整體行業發展的限制,這些改變并未真正大面積擴展開來,而是僅僅集中在一些大型的互聯網平臺身上而已。
隨著這些技術的發展成熟,特別是它們對外部行業結合的日益緊密,它們同樣將會重構起整個金融行業原油的運作體系,從而為金融行業帶來一場更加徹底的變革。這個時候,金融行業的運作邏輯、金融行業的參與者都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這樣整個金融行業的運作效率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行業痛點也將得到根本性的消除。
P2P平臺的持續爆雷讓人們開始尋找互聯網金融的突破口,很多人將目光聚焦在了金融科技的身上。但是,金融科技本身的屬性決定了它絕非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終點,而僅僅只能算是一個過客而已,未來的金融行業將會從底層邏輯、參與元素、運行機制等方面都將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由此金融行業才能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