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搜索:又一次起了個大早,趕了趟末班車觀點
百度AI搜索姍姍來遲,但在移動搜索市場中已成威脅,百度需要革命。AI搜索優勢明顯,依托技術實力和知識圖譜,提供更精準的搜索結果。
百度這些年是咋了?事沒少干,每次甚至還搶在大家的前面,但是最后的結果,往往就是百度起了個大早,最后趕了趟末班車,跟著喝點湯。
元宇宙也好,大模型也罷,似乎每一個人工智能新風口,百度都起了個大早,最后又趕了趟末班車,被其他競爭對手所超越。
這一次的AI搜索也是如此,百度搜索探索AI已經這么久了,眼瞅著夸克AI搜索、豆包AI搜索、秘塔AI搜索等眾多AI搜索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來,百度AI搜索才現身。
百度AI搜索為何姍姍來遲
毫無疑問,AI搜索是整個搜索行業發展的新方向,AI搜索能提供更精準、高效的答案,提升用戶滿意度。不過,作為在AI領域的先行者,為何這一次百度AI搜索又落后于其他AI公司?
一方面,百度依然還沉醉于過去傳統搜索的廣告收入中,畢竟這是百度當前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百度一直還沒有找到匹配AI搜索新的商業模式,過早推出AI搜索,相當于就是斷了公司的現金流源頭之水。
但是眼瞅著傳統搜索廣告收入增長速度不斷放緩,百度再不改變,就會被其他AI搜索革了自己的命。
2025年3月,夸克的月活躍用戶數接近1.5億,在國內AI產品榜中名列前茅。截至2025財年末,夸克的月活躍用戶數已突破2億,用戶規模同比迅速增長,夸克AI搜索對百度搜索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此外,字節跳動、小紅書、微信等公司在移動搜索對百度的挑戰越來越大。
夸克等AI搜索搶走越來越多的用戶,甚至還從移動端向PC端發起了反攻,百度AI搜索已經到了不得不推出的時候,再不現身,就徹底來不及了。
于是,百度終于開始決定要革自己的命了。
百度AI搜索還是有兩把刷子
雖然姍姍來遲,畢竟這一次百度AI搜索也是準備了許久,再加上此前在搜索領域多年的積累,百度AI搜索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首先,技術實力還是比較過硬的。百度AI搜索依托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準確理解用戶意圖,提供更相關的搜索結果;同時,它還擁有龐大的知識圖譜,深入分析實體間關系,提升搜索結果的深度和廣度;百度AI搜索借助持續優化的搜索算法,還能確保快速響應和精準匹配。
其次,百度AI搜索支持文本、語音、圖片、視頻等多種搜索方式,滿足不同場景需求,同時還集成多種AI工具,如AI寫作、AI作圖等,實現從信息獲取到任務完成。
其三,百度AI搜索終于不再讓用戶吐槽了,簡潔易用的界面設計,毫秒級響應速度,大大提升了搜索效率。
最后,百度AI搜索找到了為企業提供高效、精準的搜索解決方案,通過AI搜索連接用戶與商家,創造新的商業機會,還能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當然,百度的AI搜索雖然有著不少的優勢,但在某些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AI生成的內容還是存在一定的不準確性,有些內容甚至存在錯誤和誤導性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用戶的體驗。
第二,AI算法可能存在偏見,影響搜索結果的公正性,尤其是在處理復雜或模糊查詢時,理解能力不足,導致結果不準確。
此時祭出AI搜索,百度還有戲嗎?
搜索對于百度來說,是百度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連搜索的陣地都保不住,百度也就退無可退了。但此時推出AI搜索,百度真的還有戲嗎?
其一,姍姍來遲的百度AI搜索,已經錯失了最佳的推出時間。國外如谷歌AI搜索已經受到不少海外用戶的歡迎,國內如夸克AI搜索、豆包AI搜索也已受到越來越多年輕用戶的青睞。百度此時推出AI搜索,面臨的競爭已經是紅海一片了。
其二,對于百度搜索來說,用戶已經習慣百度傳統的搜索方式,這些用戶接受百度AI搜索需要一定的時間,百度需要平衡新老用戶的需求。
其三,正如前面所說,百度AI搜索在語義理解、內容準確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術難題,需持續優化提升。如果AI搜索的用戶體驗不佳,甚至還會導致一些用戶的流失。
最后,對百度來說也是最重要的,AI搜索的商業模式尚不成熟,百度需探索可行的盈利模式,平衡廣告與用戶體驗。
小結
自從谷歌退出中國的搜索市場之后,百度在國內的搜索地位就鮮有人能挑戰。這些年,百度一直在吃搜索老本,在新科技領域真正有建樹的地方并不多。ChatGPT剛剛風靡國內的時候,百度是國內最早發力AI大模型的,然而文心一言似乎并不給力,最后被DeepSeek、豆包、通義千問等大模型搶走了風頭。
隨后借助通義千問內核,夸克AI應用玩得風生水起,夸克AI搜索也受到越來越多年輕用戶的歡迎,而豆包大模型也順勢推出了豆包AI搜索。在眾多AI搜索已經先行的趨勢下,百度AI搜索要殺出一條血路,難度真心不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