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增長煩惱的微眾銀行也玩起了“優惠券”套路觀點
近日有媒體發現,進入“微信-我-服務-手機充值”頁面會彈窗提示“送您5元話費券”,其中的套路與上述案例如出一轍。點擊彈窗頁面的“去使用”會顯示由小鵝花錢、微業貸等發起的5元、20元優惠券活動。
出品|遠見資本局
作者|遠見君
2025年的“3.15”晚會曝光了一則“手機抽獎‘連環套’”案例。兌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諾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點名。
據央視報道,記者開發票并提交發票信息后,在沒有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頁面會自動跳轉至大轉盤小游戲,進而引導記者進行抽獎。點擊抽獎后系統便會提示“抽中大獎”,獎品是“200元話費券”。所謂“200元話費券”實際上是10張充200元減10元券,20張充100元減5元券,也就是說需要充值4000元話費才能得到200元優惠。
記者走訪兌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得知,如果消費者長期堅持使用消費券,的確可以獲得一定優惠。但是由于話費充值是一種長期行為,不少消費者就會忘記,甚至部分消費者將買券誤以為直接充話費。商家正是利用這空子牟取暴利,該負責人透露這項業務投100萬元當天就能回150萬元。
無獨有偶,近日有媒體發現,進入“微信-我-服務-手機充值”頁面會彈窗提示“送您5元話費券”,其中的套路與上述案例如出一轍。點擊彈窗頁面的“去使用”會顯示由小鵝花錢、微業貸等發起的5元、20元優惠券活動。
事實上,所謂的優惠活動并非白來的“午餐”。例如,要獲得小鵝花錢5元話費券福利,就需要在小鵝花錢小程序內完成申請并成功獲得額度。截至發稿,“微信-我-服務-手機充值”頁面已經沒有相關彈窗。
公開信息顯示,小鵝花錢、微業貸均為微眾銀行旗下產品。背靠騰訊,微眾銀行發展迅速,在民營銀行中拔得頭籌,營收和凈利潤位居前列。但是在2024年微眾銀行罕見出現了業績失速。
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微眾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96.38億元,同比下降0.03%,實現凈利潤3.15億元,同比增長15.8%。對比過去幾年,微眾銀行不僅營收首次出現下滑,凈利潤增速也大幅收窄。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微眾銀行營收增速分別為35.76%、31.03%、11.3%;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8.87%、29.83%、21.02%。隨著公司業務規模越做越大,微眾銀行的增長速度出現明顯放緩。
而導致公司業績增速放緩的重要原因是貸款規模增長放緩。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微眾銀行貸款和墊款總額為4188.35億元,較2023年末僅增長1%。
有分析指出,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微眾銀行獲客越來越困難,導致貸款規模增速受到影響。數據顯示,2021年至 2023年,微眾銀行報告期內新增個人有效客戶分別為4900萬、4100萬和3700萬,而2024年上半年僅增長1000萬。不僅如此,客戶的人均貸款余額從2021年的約 8000元降至2023年的7400元,進一步壓縮了貸款總體增長規模。“優惠券”的套路或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業績承壓的背景下,金融機構非常容易出現合規問題。2024年9月30日,微眾銀行收到了開業以來最大的一筆罰單。
罰單信息顯示,微眾銀行因違反賬戶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客戶進行交易等共計5項違規事實,被央行警告并罰款1387萬元。
微眾銀行對此解釋稱問題已于2022年整改完畢。但微眾銀行能否真正守住合規底線有待時間檢驗。
值得注意的是,微眾銀行旗下產品也常常因暴力催收等問題遭到不少消費者投訴。黑貓投訴平臺顯示,微眾銀行旗下微粒貸累計投訴量高達44000條,小鵝花錢累計投訴量為8800條。
投訴信息顯示,不少消費者因為經濟困難一時無法償還貸款便遭到各種暴力催收騷擾。3月19日,一名消費者投訴稱,自己因多方面原因微粒貸逾期,一直在找工作。由于微粒貸暴力催收,導致找一個工作被催收爆通訊錄進而工作丟失形成惡性循環 ,父母同事也收到各種暴力恐嚇催收短信。
另根據微眾銀行可持續報告,微眾銀行的每百萬個人客戶投訴量從2022年的71.0件上升至2023年的88.73件。微眾銀行應當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