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騙局:他憑“實力”圈錢, 為何最終淪為騙子?金融
龐氏騙局到現在都還位列于美國金融史著名騙局榜首,它閃現的金融手段直到現在還活躍在許多國家的資本市場上,演變為投機分子聚斂財富的魔術棒,而依然有一批又一批的投資者被這根魔術棒擊中他們…
20 世紀初,是美國夢正盛行的時候,美國東部繁華富庶、紙醉金迷,了不起的蓋茨比曾在那里上演。
美國西部地廣人稀、土壤肥沃,淘金熱吸引了大批的歐洲人,漂洋過海遷移至美國。
泰坦尼克號就是在1912年載著一船胸懷美國夢的歐洲人沉落在大西洋里的。同一時期,還有一位意大利人懷揣200美元橫渡大西洋,去尋求他的美國夢。
他很英俊,眼神里閃爍著自信與篤定,仿佛兜里僅有的200美元是一筆巨款。到了美國之后,他也確實將200美元變成了800萬美元,那在當時是一筆足以讓一家銀行崩潰的巨款,而他只用了一張價值僅為61美元的郵政代金券就辦到了這一切。
這個讓自己的資產瘋狂翻倍的意大利人就是查爾斯.龐茲,大名鼎鼎的龐氏騙局的制造者。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為“拆東墻補西墻”、“空手套白狼”。傳銷組織利用的就是這個騙局原理,通過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龐氏騙局到現在都還位列于美國金融史著名騙局榜首,它閃現的金融手段直到現在還活躍在許多國家的資本市場上,演變為投機分子聚斂財富的魔術棒,而依然有一批又一批的投資者被這根魔術棒擊中他們的錢袋。
三個月讓你財富翻倍
查爾斯.龐茲的800萬美元是經過一條假消息聚眾而來的。1920年,他通過《波士頓郵報》登出了一則不同尋常的報道:“三個月內讓你的金錢翻一倍,龐茲在45天內付給投資者50%的利息——吸引了數千名投資者,國際代金券的交易利用低匯率獲得利潤。”
這條消息一出,波士頓人都瘋狂了。盡管會有人心存疑慮,但利潤是如此優厚,誰人能抵制這般金錢誘惑?再加上一戰剛結束不久,百業俱廢,人們需要錢啊!大批投資者就這樣一股腦的蜂擁而至。當龐茲利用第二批投資者的錢支付了第一批投資者的利息之后,“第一批投資者獲利豐厚”的消息便迅速傳播開來!
一個令人炫目的金融傳奇誕生了!幾乎整個波士頓的人們都爭著將自己的錢交給龐茲。隨著大量資本的涌入,龐茲很快晉升到百萬富翁的行列,到了一年后龐氏騙局東窗事發時,龐茲一共騙取了投資人800多萬美元。
郵政代金券的靈感
龐茲的詐騙靈感來源于他偶然發現的國際郵政代金券之間的利率差價。
由于一戰爆發,各國利率波動很大。然而,國際郵政貨幣體系依據的是羅馬條約,郵價與各締約國貨幣之間的利率是固定的。
舉個例子:
1張郵政代金券 = 30分西班牙比塞塔
1美元 = 6.66元西班牙比塞塔
那么,1美元就可在西班牙可購買22張代金券。這些代金券被帶到美國后,扣除手續費,這1美元換到的22張代金券再回到美國就變成價值1美元10美分。這可以理解成這22張國際郵政代金券,通過這種金融手段的操縱,可以獲取10%的利潤。
然而,這種利潤空間并不能滿足龐茲的美國夢,但是他詐騙的靈感就源自于此。現在的外匯市場利用匯率差價與中間的過橋貨幣獲利的金融理念也是源自于此。龐茲僅購買了61美元的郵政代金券,便放棄了這種操作。他直接進入了資本運作階段,開始銷售金融產品,被他當做融資工具的不是具體的產品,而是他的金融創意。
龐氏系列騙局
龐氏騙局東窗事發后,波士頓警方逮捕了龐茲,在9年的有期徒刑期滿后,龐茲被驅逐出美國。
但是龐氏系列騙局還在繼續。
今年520上映的美國新片《欺詐圣手》,講述了金融巨鱷、前納斯達克主席麥道夫如何玩了一把龐氏騙局。
納德·麥道夫是美國華爾街的傳奇人物,曾任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董事會主席,他也是美國現代金融體系的創建者。麥道夫以高額資金回報為誘餌,吸引大量投資者不斷注資,以新獲得的收入償付之前的投資利息,形成資金流。
麥道夫一直是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投資專家,一直到08年次貸危機的爆發。他面臨高達70億美元資金贖回壓力,無法再撐下去,才向兩個兒子,也是其公司高管坦白其實自己一無所有,一切只是一個巨大的謊言!
在“麥式騙局”中,諸多知名機構被擊中,有西班牙金融業巨頭桑坦德銀行,此次詐騙案中的風險敞口高達約合31億美元,有法國巴黎銀行、歐洲銀行巨頭匯豐銀行、日本野村證券等等。而這場把眾多投資機構與投資者沖昏頭腦的“麥式騙局”完全就是另一場龐氏騙局。
只不過龐氏騙局只維持了一年就東窗事發了,而這個模式在麥道夫手里居然被玩轉了二十年!
麥道夫高明在其極其光鮮亮麗的外殼,華爾街的精英們也正是震懾在麥道夫納斯達克主席的光環下。
麥道夫比龐茲高明在他的騙局被設計的更加的“白璧無瑕”,麥道夫不僅自我追求著完美無瑕的從業記錄,保持好的口碑,而且他對外宣稱的投資回報率只有每個月穩定的1%-2%。在麥道夫在為自己營造了極好的個人魅力光暈之后,他放出“如果你想投資于麥道夫,那么請你不要問他關于投資的任何問題”的言論。至于為什么在別人不賺錢的歲月里,他可以賺錢,麥道夫則用幾個字簡單做了解釋:“內部消息”。 很多精明無比的對沖基金管理者、專業投資人士,竟也被“內部消息”這幾個字輕而易舉征服了。
盡管“麥氏騙局”的包裝復雜而又神秘,但其運作方式就是簡單明了的龐氏騙局。
2009年,伯尼·麥道夫被判入獄150年。但盡管如此,絕大部分的投資人的錢都追不回來了,投資人對他恨之入骨,麥道夫在同年被傳訊時,甚至是穿著防彈衣前往去法庭的路上的。
為什么人們明知這收益不靠譜卻依然會受騙?
事實上,在龐氏系列游戲中,騙子一開始會顯得非常地守信,入伙者確實能夠按時足額拿到收益返還,比如龐茲的第一批投資者,他們都如約在3個月的時間里獲得了50%的收益。通過這種手法,龐氏系列游戲的“信譽”就被建立了起來,而嘗到了甜頭的首批參與者,也會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有意無意的扮演起人肉廣告的角色,吸引更多的身邊人加入到這個游戲中共謀大業,于是騙局就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可是不能被忽視的關鍵點就是,龐氏系列騙局是永遠都不可能產生財富的!
當一項短期內高投資回報的許諾與承諾者本身的業績并不相稱的時候,投資者就應該想想龐茲的故事。
據說當年龐茲被法庭定罪后,龐茲將一張字條遞給了旁邊的記者,上面用意大利文寫道:“世間的一切榮譽就此成為過眼煙云。”
或許對于龐氏騙子們來說,他們一切的投機手段只是為了竭盡全力爭取這世間的榮譽,但當真相大白之后,一切終將化為過眼煙云。唯有腳踏實地的奮斗與至死不渝的愛才是不可磨滅的財富!
來源: 微信公眾號 盛景商業評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