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之父對智能機行業已經不再“不可或缺”了通信
智能手機已經不再是靠著個人的才能就可以殺出一條路的行業了。資本掌控了技術,壟斷了體驗,這是安卓之父也無法扭轉的無情現實。
4 年前,Andy Rubin 離開了谷歌。親手打造了 Android 系統的他,又親手將 Android 賣給谷歌。之后,谷歌用 Sundar Pichai 替換掉他,來掌管 Android 部門。前者已經是今天人盡皆知的谷歌 CEO,而離開谷歌之后的 Andy,創立了 Essential,希望打造自己的“夢想機”。Essential 誕生僅僅三年,推出第一款手機還不到一年,其已經開始尋求出售。Andy 也宣布,不會再有下一代 Essential Phone 了。
Andy 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宅”。在加入谷歌之前,他在蘋果和微軟都有過技術崗位的任職經歷。他熱衷于各種新奇的技術,在各種科技公司任職期間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技術的探索。對技術的誠摯熱愛和精準洞察,使 Andy 早在 90 年代就提出了“智能手機”的概念,他認為未來的手機應該“支持互聯網”、“上面運行著能夠實現不同功能的各種 App”。1999 年,他創辦了 Danger 公司,并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了一個名為 Hiptop 的類似智能手機雛形的設備。
Andy 心中的極客精神和技術審美促使他打造了 Android。在 03 年那樣一個“智能手機”的戰國時代,市面上的各種智能設備種類繁多,互相之間又完全沒有兼容性。之后喬布斯用 iPhone 定義了新時代下智能手機的交互標準,而 Android 則依靠其開源的特性迅速席卷了全世界。直到今天,全世界有 87.7% 的移動設備上都運行著 Android 系統。
Andy 把 Android 和自己打包賣給了谷歌,從 2005 - 2013 的這 8 年里,他一直執掌著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 Android 部門。但這改變不了卻是谷歌內部對 Android 的不滿。這樣一個在市場上占據巨大份額的系統,谷歌卻對其缺乏掌控,也難以利用其進行商業上的變現。開源使 Android 成功取得了市場份額的領先,但也使其在商業上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深感對 Android 的把控越來越弱的谷歌,最后選擇了讓 Andy Rubin 下課。
Andy 對各種機械和智能設備有著狂熱的興趣,機器人、電動車、游戲機…… 而在離開 Android 部門之后,外界也大多猜測其參與到了 Google X 實驗室的機器人項目中。盡管如此,從 Android 下課一年后的 Andy,宣布離開谷歌。離開谷歌之后的 Andy,一邊成為了一個風投基金的合伙人,一邊創立了一個 AI 公司。但其最主要的工作,還是創立 Essential,希望打造出一款如公司名稱一樣「不可或缺」的智能手機。
Essential 的發展之路不可謂不艱難。2015 年成立,直到 2017 年才艱難地推出自己的第一款產品。Essential PH-1 手機采用了“美人尖”的全面屏設計,鈦合金的中框,陶瓷后蓋,搭載非常純正的原生 Android 系統。PH-1 幾乎滿足了一個 Android 粉絲對手機能有的全部期待,頂級的配置、高端的工藝、不受限制的購買方案。除了一款優秀手機應當具備的所有素質外,Andy 還在 PH-1 的相機旁邊加入了一個獨特的磁吸式接口,讓用戶可以通過這個接口來拓展外置設備。
聽起來已經很完美了,但 PH-1 從去年 5 月宣布發售開始,遭遇了一連串的跳票,期間公司內部也烏龍不斷,高管離職,等到 9 月遲遲發貨的時候,熱度已經所剩無幾,配置也顯得有點過時。在兩個月的疲軟銷售后,Essential 只好于 10 月底宣布降價 200 美元,以 499 美元的優惠價試圖清倉甩賣。但事情最終還是覆水難收,PH-1 的失敗直接導致了今天 Essential 的暴死。Andy 宣布不再會有下一代手機,公司也將尋求出售。
這樣的命運真的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國內的錘子或是魅族,同樣是具備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特點,同樣上在市場上舉步維艱。在這樣一個智能手機行業的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的時代,公司內一個天才領導人所具備的某個想法、某種特質,已經無法帶領一款產品從各種巨頭的封鎖中突圍了。巨頭們都在全力建造自己的技術壁壘,對小廠來說,他們落后的不是靈感、不是想法,而是實打實的關鍵技術,以及從想法到落地的執行效率。
蘋果的 Face ID 是技術上的領先、小米從 MIX 到 MIX 2 又到 MIX 2S,是開發效率上的領先,iPhone 的規律性發布以及大量鋪貨是制造和銷售上的領先。還有三星、華為這樣的“大廠”,它們在核心技術、產品開發、制造以及銷售上的領先,背后都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資本上的領先。而對于小廠來說,即使有著精準的產品洞察力,資金上的羞澀也讓它們連走上這個賭桌的資格都沒有。智能手機的盤子已經太大了,大到那些有著強勢資本實力的巨頭們已經將自己的觸手伸到了行業的幾乎每一個角落。「小廠無法做出獨特產品」的生存困局,即使是安卓之父也不能從中幸免。
或許 Andy Rubin 還不會離開硅谷、不會離開科技行業,但在 Essential 之后他應該會離智能手機這個行業漸行漸遠了吧。少了這樣一位天才,我們很難說這不是技術界的一大損失,也希望其能夠在其他領域用自己天才的洞見,照亮技術前進之路。
來源:極客公園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