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發生了什么事你們要這樣懟它?金融
行業揣測,近期陸金所并未發生資金風險,而該傳言的流出,或許與近期金交所與互金平臺違規合作被叫停有關。但其實,截圖發布日期是7月20日,但在一周以前7月14日,陸金所已暫停發布新標、下架金…
隨即,陸金所爆發了恐慌性轉債,許多投資人顧不得收益,以高于平臺同期產品借款利息的價格轉讓,只求趕快撤走。
一時間轉讓的債權列表竟達上千頁,筆數多達1.5萬筆
其實,在傳聞當日晚間陸金所就已經發表聲明稱,"一直以來堅持嚴格的風險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戶受到損失。目前,陸金所經營管理一切正常,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行業揣測,近期陸金所并未發生資金風險,而該傳言的流出,或許與近期金交所與互金平臺違規合作被叫停有關。但其實,截圖發布日期是7月20日,但在一周以前7月14日,陸金所已暫停發布新標、下架金交所產品。
為什么金交所產品會被監管叫停?
監管通知指出,部分互聯網平臺明知監管要求仍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將權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對象發行,或以“大拆小”“團購”“分期”等各種方式變相突破200人限制。一些產品無固定期限、資金和資產無法對應,存在資金池問題;一些產品未向投資者披露信息和提示風險,甚至將高風險資產進行包裝粉飾,向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資者出售。
由此來看,監管部門對于叫停平臺金交所產品的出發點和此前的監管邏輯是一樣的。
第一:限額必須要搞,平臺想要借道金交所解決限額大標的問題不允許;
第二:透明必須要做,金交所產品比集合債權還更不透明,沒有對應的借款、投資信息披露,違規;
第三:資金池必須杜絕,沒有固定期限,資金和資產不能一一對應為平臺資金池提供了條件,大忌。
陸金所到底安全嗎?
此次整頓雖然意味著監管層對“金交所+互聯網”這種業態開始了全面的清查工作,但是整頓工作不是針對陸金所,而是不管是網貸平臺,還是所有從事金交所業務的互聯網平臺,都必須調整。
由此來看,此次并不是陸金所的系統性風險,雖然爆發了短時間內的嚴重的擠兌,但陸金所吞吐量巨大,目前債轉數量已經平穩。陸金所這艘互金航母目前還是行的穩。
現在可去接陸金所的債轉嗎?
有些羊毛黨盯上這波做起了“抄底陸金所”的工作,但是前幾日廣東(除深圳外)金融監管層在平臺整改過程中,要求P2P平臺禁止一切形式的債權轉讓活動與服務,其中包括出借人之間的債權轉讓。對于債權轉讓禁止與否現在也在激烈討論中,目前最好不要去接債轉,以免套在手里。
【來源:互金投資手記 】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