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將就的一加手機,劉作虎的小而美路線還能走多遠?通信
一加很低調,聲名微弱到很多國內用戶幾乎都感知不到它的存在。
一加很低調,聲名微弱到很多國內用戶幾乎都感知不到它的存在。
如果不是和京東的戰略合作,產品上深深烙著OPPO的痕跡,以及部分死忠粉的力挺,一加可能還會一如既往的游走在民眾認知的模糊地帶。這也符合其創始人劉作虎的高冷風:不善言辭,不愛講故事,不習慣發布會的舞臺,只有在講到產品和技術時才會兩眼放光,話多起來。
即便如此,一加從來沒有遠離過話題的中心,尤其是年度旗艦一加5發布,由于酷似iPhone7 plus的外觀和缺乏誠意的升級,被網友瘋狂吐槽。這讓業績剛剛有些起色的一加顯得有些尷尬,也給其未來罩上了一層陰影。
墻內開花墻外香,一加的發展道路有點不一樣
一加已經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摸爬滾打了4年,算是生命力頑強的一類,活得長久。這4年里,中國手機市場的競爭堪稱慘烈,從小米領銜互聯網思維陸續打敗功能機時代的舊貴族短暫登頂國產手機“瑯琊榜”,到價格戰,機海戰術,魅族、華為、樂視千元機橫行完成智能手機普及,再到線下渠道開始發力,更多手機廠商開始把渠道下沉到三四線甚至鄉鎮一級市場上,一大批手機品牌冒出來,又有一大批手機品牌倒掉。
風潮之下,一加手機顯得特立獨行:聚焦線上市場,像iPhone一般一年只發布一到兩款旗艦產品,在“小而美”的路上不受外界浮躁環境干擾,一路走到黑。而且,一加是國內少有的“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手機廠商。2014年發布的一加1 就收到如潮好評,后續機型也得到海外市場的廣泛認可。在印度亞馬遜官網上,一加品牌用戶評分是4.4分,是手機品類中的最高分。
具體到銷量,據一加透露,目前一加的主要市場在歐美和印度,海外去年銷售占比超過70%。其中,一加在印度前三大城市(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的銷量占了印度總銷量的50%。另有媒體預計,一加3銷量在150萬臺左右,其中海外市場占70%。對比360手機2016年的出貨量500萬臺來看,產品線單一的一加的銷量還算可觀。
性冷淡風的生活并不美好,未來能走多遠還是未知數
在一加手機的核心價值觀中有兩條:本分,不將就。這也是一加能成為一家獨特的手機廠商,在行業大勢中不爭也不搶的根本原因。有點性冷淡,但又有點超凡脫俗的意思。如果市場是平淡的,一加可以活得很安穩。但在波云詭譎的手機市場中,用另類來形容一家手機廠商多少有點看輕的意味。實際上,一加的日子并沒有劉作虎描繪的那般美好。
首先,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一加的核心競爭力并沒有增強。一加手機能在國外市場一炮而紅,和小米在國內市場大火沒有本質的差別:趕上消費風口,向用戶提供了一款性價比極高的手機產品。拿一加3來說,其處理器、內存、屏幕、攝像頭都是旗艦級別的,甚至一度被認為是拍照最牛逼的國產手機。同時,系統接近原生系統,保留了完整的一套谷歌服務,很好抓住海外用戶的心里,一加手機由此贏得了不錯的用戶口碑。但隨著三星、蘋果以及其他國際品牌手機在國產手機的擠壓下開始加大力度布局國際市場時,一加的核心競爭力并沒有太多增強,Google也進一步增強了安卓系統的封閉性,這意味著在軟件層面,手機廠商也開始有了更多的趨同性,一加氫OS的吸引力也在逐步下降。
其次,來自國內友商的壓力日益增大,一加腹背受敵。國產手機的崛起給全球手機市場以極大的驚喜。近日,有第三方數據公司公布的2017年全球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榜top10中,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占據了7個席位,占top10出貨量的45.9%。國產手機品牌在占據國內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之后,開始進軍海外,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拿印度市場來說,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已經奪取了51%的印度手機市場份額。這對一加而言,國內市場生存空間狹小,國際市場承受海外品牌的壓力之外,還要面臨著國產友商更猛烈的沖擊,處境可謂艱難。
再次,一條腿走路,內外失衡,一加小而美路線面臨失控。劉作虎在采訪時曾表示,對于國內團隊,不期望能掙錢,活下去就好。我們可以看到一加的執行策略:加大歐美和印度市場的投入,國內把精力放在線上,暫時不拓展線下渠道。原來,一加也是深諳生存之道,在市場的春天未到來之前,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但一加的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線上,出貨量大部分依賴電商渠道,國內市場尤其如此,線下實體店走過彎路之后,開始把未來3年的銷售權都交給了京東。在其他國內廠商加大力度推行多品牌多機型戰略占據優勢市場,并且線上線下渠道齊發力時,一加一條腿走路,國內海外市場略顯失衡的情況下,小而美的路線必將面臨失控的局面。劉作虎說,一加的春天在2018年。他更應該考慮的是,一加能否挺過2017年的冬天。
一加的堅守像一股清流滌蕩浮躁的國產手機行業,和OPPO淵源很深的劉作虎身上也躺著“本分”的血液,這是段永平灌輸給步步高、OPPO、vivo等公司的理念。如今,在國產手機行業一年三變的激烈競爭中,一加應該要在本分之外多些活潑的基因,清流固然讓人心曠神怡,生存才是考量企業價值的基本。
【來源:天方燕談李燕 作者:唐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