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將允許比特幣公司進行國際轉賬業務金融
韓國政府將對一些FinTech公司發放許可證,其中包括以比特幣介導的外幣轉移服務,以便于進行一些小額的國際轉賬。
韓國政府將對一些FinTech公司發放許可證,其中包括以比特幣介導的外幣轉移服務,以便于進行一些小額的國際轉賬。
8月15日,在收到韓國金融監督院(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FSS)簽發的許可證之后,約有40家FinTech公司有望推出國際匯款服務。據韓國先驅報(Korea Herald)報道,通過金融科技公司進行轉賬則每次限額將在3000美元左右,每個賬戶的年度限額將為20000美元。
外媒CCN在5月時曾報道過韓國政府將會減少外匯轉移初創公司的監管負擔。韓國至少有20家FinTech公司在使用比特幣來為國民提供外匯轉移服務。
今年5月份以來,韓國政府一直在致力于降低提供外匯轉賬業務的金融科技企業們(包括那些使用比特幣進行轉賬的)的自有資本要求。根據韓國領先的商業日報,這一改動是為了實現“推動比特幣介導的外幣轉賬市場”。
本月已經實施的《外匯交易法》修訂案將要求韓國的FinTech公司需持有10億韓元(約88.2萬美元)的股權資本,而之前對于在韓國提供外匯轉移服務的公司要求是最低20億韓元(176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這20家比特幣匯款公司中沒有一家能夠滿足之前的標準。
比特幣介導的外幣轉賬的最大好處在于,它更便宜,匯款更快。傳統銀行匯款服務都是通過SWIFT,通常情況下從付款到結算需要三到四個工作日,而且需要收取6%的匯款費用。而PayPal及其他“現代”電匯服務已經極大地縮短了服務時間,且費用更加低廉,但是基于比特幣的匯款機構則保證同日外匯服務只收取交易1%及以下的費用。
據此前韓國某交易所首席執行官稱:
“其實很多匯款公司也在他們的服務后端使用比特幣,所以很多韓國客戶實際上正在使用比特幣,并從中受益,即使他們根本不知道。”
基于比特幣的匯款服務擁有眾多優勢,甚至一度曾讓金融巨頭新韓銀行(Shinhan Bank)在2016年年底推出支持比特幣的“朝鮮—中國走廊”匯款服務。該轉賬模式就是新韓銀行將付款人轉移的價值轉移至香港的數字交易所,并兌換成比特幣。然后,這些比特幣會被發送至一個中國的交易所,由該交易所來將這筆資產兌換成為法定貨幣,再交給接收者。
【來源:共享財經 作者:Mandy】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