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坐莊卻宣稱被割8億,昔日股神楊永興的幣圈“羅生門”觀點

楊永興與OKEx的8億紛爭,楊永興在一級市場的投資,楊永興遠離股票二級市場之后。
這個世界沒有真相,只有眾生相。用這樣的話來形容幣圈的紛紛擾擾,再適合不過。最近這段時間,幣圈行情略顯冷淡,本沒什么好引人注目的,但楊永興與okex一則高達8億的恩怨糾紛,又瞬間將幣圈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8月19日,幣圈自媒體壹塊硬幣發布了一篇文章,稱幣圈玩家王先生(化名)在數字貨幣交易所OKEx上的賬戶成為空號,價值1億美元的數字貨幣也不知所蹤。兩個月后,王先生的真實姓名被媒體曝出,其真實身份竟然是十年前在股市名噪一時的短線交易奇才楊永興。最近幾天,楊永興已經正式與OKEx掐了起來,宣稱要討回公道。
很難想象,昔日股神、精明如楊永興,竟會在幣圈栽一個8億的跟頭?是幣圈真得太黑暗了嗎?是楊大神遠離一線太久不夠聰慧了嗎?亦或是還有什么我們外人無法得知的隱情?這件事,我們究竟應該怎么看?
楊永興何許人也?
這事之所以引起熱議,除了所謂的8億紛爭,與楊永興身上的特殊標簽也有莫大關系。
2006~2007年間,楊永興在16個月內將100萬元做到了1億元,一舉成名。在2007年私募數據網站朝陽永續舉辦的股票實盤大賽中,年僅25歲的楊永興以高達1497%的收益率奪冠,成績遠遠超過同期參賽的其他陽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財。憑借在炒股大賽中取得的業績,2009年3月,楊永興發行了第一只信托產品“策略大師”,這只陽光化運作的產品在一年內凈值增幅近200%,把楊永興塑造成陽光私募市場上的神話。2009年12月,楊永興又發行了陽光私募“永圣慧遠穩健增值”。
在那個年代,楊永興以嗅覺靈敏、擅長交易著稱,多次演繹A股市場神話,被奉為A股交易型傳奇人物。
不過,2011年有媒體報道楊永興因涉嫌違規操作而被帶走協助調查,其一手創辦的深圳證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亦被解散。雖然后來楊永興本人出面澄清,稱自己從未接受任何部門調查。但是自此之后,江湖上只留下了楊永興的傳說,媒體中再鮮有人提及。
當然,楊永興遠離股票二級市場之后,并沒有閑著。公開資料顯示,楊永興此后開始了職業投資人的生涯轉型,將目光瞄準了一級市場,比如聚焦于熱門的VR領域,投資入股了中科金睛視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中科唯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企業。此外,楊永興還與寧夏首富、寶塔石化董事長孫珩超發起成立了深圳寶塔公交一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不過,去年12月,寶塔石化因涉嫌票據詐騙一案已經被立案偵查。簡單而言,楊永興在股權投資市場的成績平平,遠不如其在二級市場玩得那么風生水起。
幣圈,成了楊永興的另一塊試驗田。
“因為與比特幣概念相關,迅雷的股票在2017年10月漲得特別猛,我就開始尋思應該在這方面投點什么。”楊永興在一次媒體采訪中公開表示,最開始想主要投資礦機,但覺得自己是個做二級市場的,弄一堆固定資產并不是自己的風格,就開始做一些基本面的研究,發現幣圈券商處于整個價值鏈條的最頂端,而幣圈券商也就是所謂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沿著這樣的邏輯,楊永興找上徐明星,拿下了OK集團1%的股權,成了股東一枚。
從以上經歷不難看出,楊永興在一級市場的投資,要么選擇熱門領域追風口,要么選擇向上游進發、在更有話語權的地方爭取一席之地,聰慧不減當年。
事實上,楊永興在幣圈遠不止炒炒幣這么簡單。率先爆出本次8億糾紛的幣圈自媒體壹塊硬幣,其實正是楊永興涉足幣圈的另外一個觸角。天眼查顯示,壹塊硬幣的運營公司深圳三點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名單中,出現了深圳市永圣慧遠投資有限公司名字,永圣慧遠持股16.97%,為第二大股東,永圣慧遠正是楊永興當年發行陽光私募的平臺。
而礦機領域也有楊永興的手筆,其同樣是礦機制造商億邦國際的股東之一。億邦國際去年6月曾經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但是提交招股書后上市沒有進展,狀態顯示為失效。而億邦國際還被曝出卷入銀豆網非吸案。
有意思的是,趟了這么多渾水的楊永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依然堅稱自己只是一名普通投資者。
“普通投資者”楊永興:正義揮向何方?
楊永興稱2018年初在OKEx完成開戶后,以約1美元的價格買入了1億枚OKB。在此期間,楊永興獲利了一倍,其所持有的數字貨幣資產從最初的8億元人民幣變成16億元,他將其中價值8億元人民幣的數字貨幣資產出售,將資金從OKEx賬戶中轉出。
但是今年3月22日,在登錄OKEx平臺時發現賬號顯示“被凍結”,而里面尚剩余其投資數字貨幣的盈利部分,約3100萬USDT以及2800萬個OKB,價值約8億元人民幣。
我們知道,OKB是OKEx 2018年3月發行的平臺幣,總額大概10億個,10%出售給機構,50%逐年免費派發給用戶,10%用作基金會運營,10%早期股東購買,20%團隊持有。根據目前OKEx平臺公布的信息顯示,目前OKB的流通量為3億。
如果按照楊永興所述,其在OKB發行初期通過多個賬戶購入了1億個OKB,這幾乎等同于控制了流通盤。這是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量級,如果果真如此,人們似乎依稀看到了股市大佬來幣圈坐莊割韭菜的影子。
有意思的是,疑似坐莊割韭菜的楊永興,在本次8億紛爭中,毅然拿起了正義的鐮刀。“當我說OKEx侵吞了客戶資金,交易量也有重大問題,罵我的人特別多。”楊永興說,這些人大多是幣圈的小散戶,他們當中有很多就在OKEx平臺做交易,他們不會感謝他揭發了OKEx,因為OKEx完蛋對他們一點好處沒有,但是也有一些理性的幣圈投資者對他表達了感謝和支持。
這樣的對照,是不是略顯諷刺了些?
對于楊永興所言的種種細節,OKCoin創始人徐明星在微博上回復稱,這是一個現代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是“無中生有”、“碰瓷”。“楊永興不滿足1倍的投資收益,多次勒索不合理的數倍的超額收益,被公司董事會明確拒絕以后,其開始捏著事實,攻擊本人和OKCoin公司。”
事實上,目前幣安、OKEx、火幣等主流交易平臺,無論流通市值還是交易額,都遠不止8億這點量級,作為局外人,筆者倒是覺得,爭歸爭,圍觀者大可不必擔憂8億量級就能把流通盤擊穿、把這些主流交易平臺的流動性截殺,擔憂這些平臺因此而倒掉,更是有些杞人憂天了。
相反,我們更應該擔憂和克制的,反倒是我們自身的欲望。在區塊鏈這個行業,沒有誰能代表正義,除了技術本身。
在今年上半年的BSV下架爭端中,筆者就曾強調,呼吁尊重技術的“純粹性”,在當下群魔亂舞的區塊鏈行業,應該成為所有交易所放眼未來的寶貴品質。至少在當下,區塊鏈行業還遠沒到已經驗證某一技術路線就是絕對正確的、能夠引領行業大發展的程度,這也意味著,讓更多技術路線去發展、去試錯甚至去證偽,是這個行業長遠發展的必經階段。任何個人或平臺,以尊重用戶之名,行攻訐扼殺之實,都是對這個行業缺乏敬畏之心的一種表現。
同樣,任何個人以正義姿態、揭發之名,裹挾著糾纏不清的利益糾葛,都是對這個行業缺乏敬畏之心的一種表現。牛市的時候,大家都忙著賺錢,一倍收益都覺得虧到不行;熊市的時候,大家就會有更多時間搞搞紛爭、鬧鬧是非,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沒有什么本質的對錯和區別。
正如李國慶俞渝夫妻瘋狂互撕一樣,大多數時候,我們都離真相很遠,楊永興與OKEx的8億紛爭,我們同樣對真相不得而知。在熙熙攘攘的名利場上,如果真有真相,大家大可不必處心積慮地裹挾民意,也許唯有法律,才可能會給我們一個有關真相的答案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