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七宗罪觀點
對于一個人來說,20歲是弱冠之年;而對于一家高科技公司來說,20年正是公司鑄造輝煌的階段。
2019年,科大訊飛將迎來成立20周年紀念日。對于一個人來說,20歲是弱冠之年;而對于一家高科技公司來說,20年正是公司鑄造輝煌的階段。
是的,這家經常被當做“初創”公司的高科技企業,幾乎和騰訊(1998年)、阿里(1999年)同時起步。如今,騰訊市值差不多是它的60倍。
誠然,不同的公司是無法放在一起比較的,之所以對比騰訊和阿里,是為了提醒一部分投資者,這家公司已經是“老江湖”了。而且從財報上看,公司財技華麗,絕對不是什么天真爛漫的 “初創”公司。
4月18日晚間,公司發布了2019年年報。
初看起來,和以往每一年一樣,公司的業績靚麗依舊,當然,和以往的每一年一樣,業績都經過財技修飾。
2018年的業績,已經不是修飾了,是整容。
為什么這么說?公司的業績看起來還可以啊?營收高速上揚,凈利潤雖然增幅略低,但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超過了凈利潤,是公司產品盈利能力增強了嗎?并非如此,那是政府補助帶來的現金流。
年報中透露出來的問題,讓我們一一道來。
一、獨行的賽道?
科大訊飛一再強調,公司的業務是平臺+賽道:繼續堅持“平臺+賽道”的業務發展戰略。一方面,為全行業提供人工智能能力,整合后臺內容和服務,構建持續閉環迭代的生態體系,賦能開發者,成就科學家;另一方面,在教育、司法、醫療等重點領域,通過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應用數據+領域支持,持續構建垂直入口或行業剛需+代差優勢,打造盈利來源和金牛業務根據地,解決社會剛需,讓 AI 成為公司持續成長的源泉。
什么叫做賽道?高手云集的才叫賽道,如果一眼望去沒有身影的,八成是跑錯賽場了。
科大訊飛的賽道在哪?
根據年報披露,公司的重點賽道在教育、政法和醫療,除了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這三方面的營收基本占公司總營收的絕大部分。
按照年報提供的業務數據,簡單翻譯下,賽道其實是指公司to b業務,公司傳統客戶群體是政法系統和教育系統。
教育系統以智學網為主。雖然智學網已覆蓋全國 32 個省級行政區超過 15,000 所學校,但是從用戶角度看,該網站主要是依靠行政命令使用,學生主動使用的相對較少。
蘋果APP市場顯示,智學網的下載量2.37萬,評價為3星,而學而思網校的下載量為40萬,評價為5星。
以公眾號文章閱讀量為例,智學網最近一篇文章閱讀量只有2、3百,而學而思的文章閱讀超過5000。
政法方面,科大訊飛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主要實現庭審過程中法言法語的識別,實現庭審筆錄的自動轉換。但是從年報中的措辭看,公司提供的產品主要是錄音為主,語音識別為輔:“進一步向審訊場景延伸,實現實時語音轉寫、語音輔助制作筆錄、隨案實時審查,有效預防串供或不穩定供述發生,有效減少事后監督回溯時間”。
經過分析年報,公司的產品以面向政府集中采購為主。
二、過高比例的政府補助
2018年10月,科大訊飛曾就政府補助問題作出過回應,表示上市十年來,扣除退稅收入后政府補助占營業收入比重為3.89%,2017年、2018上半年比重分別為1.42%和2.74%,不存在業績依賴政府補助。
讀這則消息的時候,筆者忍不住笑出聲來。
政府補助為什么要和營收比?政府補助都是凈利啊!必須和凈利潤比才合理。
科大訊飛的政府補助占凈利潤的比例高不高呢?
以2018年年報為例,公司的政府補助占凈利潤的66%!三分之二的凈利來自政府補助!
往前看,從2013年到2017年,政府補助分別為1.11億元、1.47億元、1.67億元、1.80億元、1.5億元。從占比來看,政府補貼收入對科大訊飛凈利潤的貢獻額度均超過35%。
很多知名企業包括騰訊阿里都有政府補助,隆基股份更是靠政府補助成為全球光伏巨頭,寧德時代也在政府補助的扶持下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公司之一。
一家公司能獲得政府補助并沒有什么問題,依賴才是問題。
科大訊飛常年來過度依賴政府補助,作為一家和騰訊、阿里同齡的老牌上市公司,竟然至今仍是個長不大的“巨嬰”。
一邊是政府補助,一邊是政府采購。科大訊飛的賽道上,似乎只有獨行的背影。
三、研發支出的資本化率
為了彰顯公司的研發能力,科大訊飛在年報中表示: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我國為數不多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領域… …
BAT們笑了笑,華為也笑而不語。
數據顯示,上市公司中,2018年阿里巴巴研發支出36億美元(約248億元),在全球排第45位;騰訊研發支出186億元;百度研發支出138億元。
研發是高科技企業的生命,科大訊飛的研發支出有多少呢?
實事求是的講,科大訊飛在研發投入上是竭盡全力的。
當然了,公司在財務數據修飾上,也是竭盡全力的。
17.7億的研發支出,有8.3億進行了資本化,約占研發投入的47%。
根據會計準則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研發支出,可以計入無形資產,從而通過多年攤銷的方式減輕當年的利潤壓力。
對自己業績有自信的高科技公司,比如恒生電子,往往會將研發支出全額費用化。
多少比例算合理呢?由于會計準則給了上市公司足夠大的權限,所以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大部分計算機信息類企業都在30%以下,甚至很多全額費用化。
假設以恒生電子的方式處理研發支出,科大訊飛當年要減少8億左右的利潤,瞬間變成虧損。
上市公司的PE是以凈利潤為依據進行計算的,所以賬務處理方式對PE的影響是巨大的。由此可見,科大訊飛的PE水分巨大。
四、超長的固定資產折舊期
研發支出的處理當然不是唯一的財技展示,公司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處理也非常亮眼。
據年報顯示,公司的房屋及建筑物折舊年限為40年。一般的上市公司折舊年限會選擇一個區間,根據不同的房產確定不同的具體折舊日期,40年通常是上限,而科大訊飛一刀切全部執行40年,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利潤。
和研發支出資本化率一樣,會計準則依舊給了上市公司相當大的操作空間。
依舊以恒生電子為例,公司的房屋建筑物折舊年限在5-40年之間,根據年報計算,房屋建筑物的綜合折舊率5%左右;而科大訊飛的綜合折舊率只有2%。
如果參照5%的綜合折舊率,科大訊飛大約減少3000多萬的凈利潤。
五、同聲傳譯事件
2018年科大訊飛最著名的當屬同聲傳譯事件,9月20日,一位同傳譯員在知乎上發文稱,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中,訊飛的翻譯其實為人工同傳,并非機器智能翻譯,并且譯文由機器進行朗讀。
雖然后來科大訊飛進行了“辟謠”,并和同傳譯員達成了諒解,但是事實說明,科大訊飛宣傳的AI翻譯距離實用化還有遙遠的距離。
六、從事房地產業務的故事
2018年10月12日,央視《東方時空》欄目點名了科大訊飛位于保護區內的涇縣觀塘培訓基地,稱其名義上是培訓基地,實際上是對外經營酒店會務,且還在蓋別墅。
科大訊飛10月14日對此進行了回應:對于觀塘培訓基地位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部知情,審批手續齊全;觀塘基地為IT產業研發和培訓中心,并非地產項目,但為了避免資源浪費,曾將基地對外公開經營;現已停止運營,接受整改。
七、裁員事件
2019年春節剛過,有科大訊飛員工在網絡上匿名爆料,稱公司大規模裁員。對此,公司董事長劉慶峰回應:市場不相信眼淚,面對激烈的競爭格局,對員工的過度寬容是對員工的害,對少數不合符合訊飛要求的低績效員工的過度寬容,是對大部分訊飛人利益的侵害。因此,我們要讓每一位員工都有非常強烈的緊迫感,都必須對市場充滿敬畏感。如果,我們不在組織內進行新陳代謝,企業和個人就會被時代和市場新陳代謝掉。因此,大幅度提升組織效能和激發員工積極性,是我們人力資源2019年的重要工作方向。
然而事實是,因為對業績預期錯誤的判斷,公司2018年突然開始大規模招聘,員工人數爆發式增長,給公司帶來極大的成本,但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并沒有得到太大改善,從而不得不斷臂求生。
是管理層決策失誤讓員工來背鍋,還是市場不相信眼淚?科大訊飛的市場主要以政府集中采購為主,什么時候需要過眼淚?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