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10億,CEO辭職,3年沉浮只因違背了這6大鐵律?金融
事與愿違,在e袋洗瘋狂擴張之際,由于商業模式上的硬傷,其業務并未有實際進展,拿投資人的錢試錯遭到了投資者的普遍抵制。
8月7日下午,“e袋洗”方面確認,CEO陸文勇已于上周離職,目前正在籌備新的創業項目,未來將在新零售和消費升級方向再創業。據悉,陸文勇會繼續擔任e袋洗董事和股東,董事長張榮耀將暫時兼任CEO一職。e袋洗方面還稱,陸文勇未來的創業項目也會進行支持,目前還處于保密籌備階段。
事實上,除了CEO離職外,由于持續虧損,“e袋洗”這幾年的發展也陷入困境。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創始人張榮耀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經考慮放棄“e袋洗”開始新的創業項目。
3年沉浮: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2013年,26歲的陸文勇經人介紹認識了張榮耀,這時離他從沈陽理工大學畢業剛剛過去三年時間。陸文勇是典型的“85后”創業者代表,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陸文勇結束校園創業,再創業成為24券網早期核心創業團隊成員之一,負責公司全國100多個城市的市場推廣。2011年,陸文勇任職于百度聯盟事業部與百度LBS事業部,歷任產品經理、渠道經理等職位。他負責過百度生活服務研究、百度LBS業務(產品、市場、運營、合作等),以及6個省份的代理商區域管理。
一個線下老兵,一個線上新銳,O2O將兩人捆綁在了一起,陸文勇成為了“e袋洗”CEO。
在陸文勇的帶領下,e袋洗團隊很快在洗衣行業內披荊斬棘。2014年春節期間公司不休息,十幾個人的團隊到北京各個廟會去掃街——積累用戶。陸文勇回憶,“廟會人多,不斷告訴他們,我們是網上洗衣,可以上門服務,掃一個碼送你優惠券、小禮品。”一個春節下來,e袋洗積累了首批1萬名用戶。以此為基礎,e袋洗不斷磨合、測試,根據用戶投訴調整改進,模式趨于穩定,但是否可以大規模推廣還是不確定。
當時,e袋洗僅限于北京市場,陸文勇選擇了幾個小區再次進行試驗,小區篩選標準有三條:中檔小區,相對封閉;住戶達到2000戶;團隊熟悉環境。由于e袋洗3名員工都住在位于東五環外朝陽區的柏林愛樂小區,那里被定為第一個試點小區,這也成了一場決定生死的戰役。
陸文勇和團隊仔細分析了柏林愛樂的格局與地形,依據人流量在各個出入口部署不同數量的人力。為了促銷e袋洗的洗衣卡,張榮耀想出了買卡送西瓜的主意。張榮耀有追逐新事物的熱情,當時已經有了一輛特斯拉。一個有趣的畫面出現了:特斯拉塞滿西瓜,出入小區的住戶購買一張e袋洗洗衣卡,送一個西瓜,再搭一卷餐巾紙。
一周時間,e袋洗銷售了1200張卡,在這個小區的覆蓋率約60%。后續經過觀察,有不少復購的用戶。陸文勇認為這場仗打贏了,更重要的是,借此e袋洗獲得了資本的認可。
2014年7月,e袋洗獲得騰訊20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很快,同年11月,e袋洗宣布獲得經緯中國和SIG兩千多萬美元的A輪投資。
至此,e袋洗開始了瘋狂擴張之路,在不惜營銷上砸下重金。2014年底,O2O行業大熱,洗衣、美甲、按摩、家政、汽車后市場等均獲得了資本的青睞,陸文勇感覺對手越來越多。狹路相逢勇者勝,e袋洗開始了移動互聯網的經典打法——補貼,
燒錢很快燒出了成效。2015年4月25日,e袋洗成為垂直平臺中首個日單量突破10萬單的企業。2015年e袋洗新拓展城市19個。同時2015年8月e袋洗完成B輪1億美金融資,由百度領投,A輪投資方經緯中國、SIG跟投,易凱資本擔任獨家FA。
2015年底,張榮耀在某活動上直言:“這跟傳統行業不一樣,傳統行業開個普通的店就能賺錢,我們是燒錢的,他們燒1億,那我就燒10億。”
陸文勇更是大膽放話,希望2016年“小e管家人數達到20萬,對應的日單量是50萬~100萬”。在城市覆蓋規模上,“預計將擴展服務到100個城市”。但時至今日,e袋洗的城市覆蓋規模為40個。
2015年12月,e袋洗宣布推出母品牌“小e管家”鄰里互助共享服務垂直平臺,旨在打造一個媲美BAT的生活服務類平臺,并陸續投資了陪爸媽、好好學車、無憂保姆、蟻匠、淘棄寶、奶牛媽媽等多個項目,將其與e袋洗內部孵化的項目共同納入共享服務平臺下。在對外宣傳上,被投資的項目均被宣稱1000萬元天使投資。
但事與愿違,在e袋洗瘋狂擴張之際,由于商業模式上的硬傷,其業務并未有實際進展,拿投資人的錢試錯遭到了投資者的普遍抵制。此時,資本寒冬已經大范圍侵襲,張榮耀和陸文勇看到很多上門服務項目開始倒下,O2O在投資人眼中成了毒藥。更嚴重的是,他們發現和美元基金溝通的節奏越來越慢。
2016年中旬,小e管家平臺業務被迫停止。陸文勇在后來的復盤時表示,“要搭建一個生活服務類平臺需要燒掉幾億美元,才能有足夠的用戶量”,而當時的資本市場已經對O2O的燒錢行為表現出了謹慎的態度。
而其投資的項目也多以失敗告終,2015年9月上線的小e管飯,2016年年初,負責人高萌離職,2016年3月停止運營;2016年4月,玩到家高管孫雪峰離職。
辭任CEO:理念差異還是難熬低谷期
創業不易,初創企業合伙人常常在打江山的過程中漸行漸遠,直至分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隨著公司發展進程的加快,陸文勇與e袋洗董事長張榮耀在業務理念方面漸漸出現差異。
在e袋洗內部,張榮耀和陸文勇也曾分工明確,張負責把控戰略、方向、融資,并充分授權陸文勇打理產品。
但隨著業績不達預期、融資受阻,二者也曾傳出內斗十分嚴重。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張榮耀相對保守,陸文勇相對開放,創始人之間理念不合,造成e袋洗內部管理不明晰,長久會影響企業發展。“由于張榮耀是傳統企業家出身,而陸文勇是年輕互聯網出身,兩人理念分歧很大,分的期權少,陸文勇很早就想走。對于新項目二者也沒有達成共識。”8 月 7 日陸文勇的離職似乎也印證了這一傳聞。
左為陸文勇、右為張榮耀
再者,陸文勇因在公司中的股份占比較少,所以缺少話語權,“陸文勇很想自己擔起一份事業,早已萌生從e袋洗離職之意”。對此,有記者查詢發現,早在2015年就有陸文勇離職傳聞。
據榮昌耀華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布的2016年報顯示,股東張榮耀認繳出資額為1458.3萬元,陸文勇認繳出資額175.5萬元,公司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張榮耀占股比例為48.61%,陸文勇占股比例為5.85%。
在陸文勇辭職之后,張榮耀也已經考慮放棄這一項目,退出洗滌行業。據悉,早在今年年初,張就開始四處為其新的投資項目——匠心工坊進行融資,這一互聯網行業的老兵又開啟了全新的征程。
而根據張榮耀最新的《商業計劃書》顯示,匠心工坊是一家新型線下生活服務連鎖,集合了修鞋、修手機、修表、洗衣、配鑰匙、相片印制等服務。,這一項目定位為綜合服務行業,匠心工坊與英國Timpson簽訂了長期服務協定,并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線下門店。
有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個項目可以看作是張榮昌新的創業項目。“目前e袋洗的發展情況并不是很好,對于公司的后續發展,張榮耀和內部高管團隊以及投資人都存在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新項目的高管團隊中并未看到e袋洗CEO陸文勇的身影。
根據這份《商業計劃書》顯示,匠心工坊目前的單店營收不足 3 萬元,去除房租人力等成本后依然是虧損的。
由于沒能在洗衣這一細分領域做成行業龍頭,因此即使疊加了修鞋、修手機、修表、配鑰匙、相片印制等等服務之后,這一模式也未必能得到投資人的認可。
“這相當于是否定了之前e袋洗線上的模式,又重新走到了線下,而這些(修鞋、修手機、修表、配鑰匙、相片印制)頻次不高的服務并沒有什么想象空間。”上海一位創投公司高層人士分析表示。
落葉歸根:內憂外患下需苦練內功
目前,洗衣O2O行業正經歷低谷期。經歷了融資燒錢、拓展市場的高峰期,在服務售后、損壞賠付等方面,僅憑借互聯網思維是不能解決的。然而,在資本冷靜之后,行業難題逐漸顯現,從業者面臨重重困難。
洗衣O2O行業破局的關鍵還是踏實做業務,而不應對資本趨之若鶩。即便行業處于低谷,市場規模也在增長,但缺少資本助力,市場拓展會放緩。從業者應調整自身業務、商業模式,做好基礎服務后再延伸關聯業務,明確盈利模式。對洗衣O2O而言,洗衣質量、取送、價格都是行業痛點,也是市場規模難拓展的主因。消費者基于便宜、高效來選擇洗衣平臺。在高效率的業務運行下,企業成本并不低。此外,洗衣服務重在消費體驗及實地體驗。洗衣O2O尚處于摸索期。對于e袋洗日后的發展,平臺應明確核心價值觀,做好基本服務。
最后,生活服務類O2O企業,但凡跑得飛快,其實均是身不由己。這是創業者與財務投資者在價值觀上的分歧而產生的矛盾:一個為快速回報提升估值而來,一個為實現百年老店而去,速度與品質必然要有所取舍。所謂回歸商業本質,所有創新都是圍繞“多快好省”(單量多、速度快、品質好、又省心)而來。那些扎根本地的實體連鎖,十數年也沒有走出本地區域,但也十數年沒有被擠倒,用戶的第一需求是靠譜,然后才是“快”和“省心”。而革新,必然是品質不變甚至優化的前提下對效率的提升,而絕不是犧牲品質提升效率,這是本末倒置,必然為市場所不容。
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六條鐵律
回望e袋洗項目如今的困境,這些年我對創業成功的企業做了一些總結,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就是巴菲特曾經講過的,長長的雪道,也就是說,你的目標市場一定要足夠大。江南春的分眾模式做得很成功,不少人想拷貝,比如在理發店或者廁所里裝上屏幕,讓你可以看我的廣告,但這實際上是非常小的而且是假定的市場。
分眾占據了中國幾乎所有的電梯廣告
第二是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30年前我去農村插稻,一畝地能打80斤稻子,現在可以打1000多斤,過去手工做鞋,一個人一星期最多做5、6雙,現在一條流水線一年可以做幾十萬雙。
互聯網年代,網游是一種特別典型的互聯網產品,如果你的用戶低于20萬人,你得燒錢,如果超過20萬、200萬,邊際成本會就降低,肯定能賺錢。今天互聯網公司估值為什么那么高,因為估值方式比傳統模式要好很多。每天超過5億人在用微信,這是什么概念?比整個歐洲人口還多。
第三是清晰的盈利模式。我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創業者20分鐘講完了,我問他怎么賺錢?他覺得奇怪,說我們是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是燒錢的。如果你做一個企業,你都不知道怎么賺錢,這是有問題的。
阿里早起發不出工資的時候,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因為我們知道它的盈利模式沒問題,只是需要時間成長。創業不是做慈善,一定要盈利。
第四是制度化管理。為什么進入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鳳毛麟角?因為我們的制度化管理是不夠的。
第五,創業有一個大忌,那就是什么都想做,一定要專注。尤其是在早期,沒有專注是不會有成功的,你還要記住現金為王,不是你兜里有多少現金,而是對于現金流的把握。
第六是商機。剛才我講了,你的技術或產品不要太領先于這個社會,最好是利用那些天然存在的需求。
比如BAT為什么做這么大,百度是因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信息查詢的需求,而且感上互聯網高速發展,阿里巴巴基于交易解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騰訊則是抓住了人類交流和展示自我的需求,因此他們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大佬。
來源:米龍谷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