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億年收入背后,李寧為何穩字當頭?互聯網+

穩中求進。
來源 | 伯虎財經(bohuFN)
作者 | 夢得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李寧曾用14個世界體操冠軍,3枚奧運金牌激勵了一代中國人。
而現在,李寧正在為做一個“以體育精神服務大眾的品牌”而努力。
01 李寧2023成績單:穩健務實
3月20日,李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李寧”)公布了2023年全年業績。
財報顯示,李寧全年錄得總營收275.98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7%,創歷史新高。相比于2019年,收入5年實現了翻倍,其收入年復合增速達15%。在競爭環境加劇的情況下,集團毛利較2022年同期的124.85億元上升6.9%至133.52億元人民幣,毛利率保持穩定持平48.4%。
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強勁,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為46.88億元,2022年這一數字為39.14億元。
在財報發布后,李寧在盤中大漲7%。截至收盤,李寧報收21.45港元,漲幅5.67%。
“穩健務實”,是李寧在年報中給出的營收定位,具體來看,這份財報穩健中不乏亮點,尤其是專業品類的突出——財報顯示,2023年,李寧籃球、跑步、健身三大專業品類流水占比達64%,表現亮眼。
這和李寧一直堅持要做專業運動品牌分不開關系。
在這里分享一個故事。
2018年,李寧大放異彩,作為首個登陸紐約時裝周走秀的中國運動品牌,“中國李寧”一舉成名,因為“潮”的標簽出圈,李寧營收首次闖過百億關卡。
一般來說,“根據風潮,重點投入,更容易出量”,這也是企業的常規路數。但在李寧聯席CEO錢煒看來“短暫去做一些生意是沒問題的,但企業一定要聚焦主業。”他還引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李寧品牌是一顆大樹,樹干是專業運動,“潮”只是其中一片樹葉。
據李寧跑步鞋產品規劃高級總監薛新剛透露,早在2020年,錢煒就將他們部門涉及時尚的業務全部規劃到了運動生活品類,才有了此后明確定位專業的跑鞋品類的持續突破。
從財報表現來看,2023年,李寧跑步流水錄得40%增長,流水占比從19%提升至23%,達到2019年以來新高。更明顯的例子是,去年李寧跑步、籃球核心鞋產品IP銷量突破1200萬雙。錢煒在此次業績會上透露的一個數字,備受關注的中國李寧,在李寧全盤的營收占比其實不超過5%,確實是李寧這棵大樹上的一片“樹葉”。
可以說,聚焦專業運動,既是樹干也是李寧一直以來前進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渠道管理方面,李寧也嘗試通過優化渠道結構和提升渠道效率,處理低效店鋪,改善了整體店鋪結構。
一方面,在全國范圍內,李寧在提升門店布局的合理性,借此優化渠道成本。
李寧集團2023年直營收入增長29%,線下折扣同比有所改善,全年批發流水實現10%-20%低段增長。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李寧(包括核心品牌以及子品牌李寧YOUNG)的銷售點數量為7668家,同比上一年增加65家;經銷商46家,同比上一年減少6家。其中,李寧直營門店數量達到1498家,同比凈增68家。
另一方面,持續推動單店運營模式的探索。
李寧負責直營零售管理工作的金翟宣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目前,李寧門店有51項核心運營標準,比如后倉管理規范,細致到找貨時間,以及業務數據的跟進追蹤。
而這些探索并沒有白費。
財報顯示,2023年李寧庫存周轉天數為63天;渠道存貨總額同比下降中單位數,公司庫存成本金額同比增加低單位數,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業績會上,李寧集團聯席CEO錢煒對記者表示,目前的庫存管理水平是在過去5年最好的水平,庫銷比只有3.6個月。
持續推動店鋪運營,不僅是為直營店鋪提效做準備,同時也可以將成功的模式和方法向幾千家批發門店輸出。
這成為是李寧越來越“穩”的重要因素之一。只不過,作為國內運動服飾頭部企業之一,想要長久的“穩健”,勢必不止于此。
02 單品牌,硬科技
正如開頭所說,李寧在競技體育上的精神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人,而1990年,李寧創立了專業體育品牌“李寧”,也把這股“體育精神”植入到了企業實踐中。從1990年創立至今,有過數次高光,亦曾經歷過低谷,但李寧堅定的是,做一個源自中國的、專業的運動品牌。
而專業的運動產品,需要的“硬技術”,也就是產品力,這是運動鞋服行業最大的競爭力。而對于企業來說,比較痛苦的是,提高產品力,沒有捷徑:足夠的時間、充分的資金、優越的人才。
以李寧引領行業的鞋中底技術為例,從2006到現在,李寧推出了“弓”“弧”“云”“?”“弜”等一系列鞋中底技術的核心科技代表產品。而這,也是2018年李寧出圈的底層原因。
2018年“中國李寧”在紐約時裝周一炮而紅,大秀落幕當天,“李寧”的百度搜索指數暴漲。產品和品牌能創造、承接住機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本質上就是品牌本身產品力在支撐。
財報顯示,2023年,李寧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6%。在過去10年中,李寧單品牌的研發投入總計已超30億,為李寧聚焦產品科技創新升級,完善專業運動產品矩陣提供了強大后盾。
舉個例子,2023年,李寧跑步、籃球核心鞋產品IP銷量突破1200萬雙,其中,跑步品類分別面向日常慢跑、進階訓練、競速比賽需求的超輕、赤兔、飛電三大核心跑鞋IP全年總銷量達900萬雙。其中,飛電3 Challenger單款全年累計銷量破130萬雙,成為碳板跑鞋中的現象級IP。
產品力是運動服飾企業可持續性增長的內驅力,而另一個內驅力則是人群的穩固和拓展。
一般來說,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拓展壓力無疑會增加,單品牌孵化多品類、多品牌“買買買”,都是爭取更大、更豐富的消費群體的方式。比如lululemon,以瑜伽細分品類起家,逐步占領心智后,近年也加碼跑步、健身類目;在抓住女性人群之后,也在加速拓展男子業務。
企業不同的基因,品牌不同的定位,引導各企業選擇不同的路。而李寧一直以來采取的就是單品牌路徑。
“李寧品牌堅持走‘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策略,跟我們公司的成長基因有關系,跟我的運動員經歷有關系。我創建李寧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做一個專業運動品牌。我們希望做的是這個品牌,它不斷進入到各個運動品類,比如跑步、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足球,在每個品類里有專業產品,這是我想做企業的初衷。”李寧本人在業績交流會上分享了對企業戰略的思考,“從商業角度來講,多品牌有多品牌的經營模式,采用單品牌的經營模式的企業也很多,我們希望去做的就是一家源自中國的專業運動品牌,所以希望所有資源、表現、價值都在李寧品牌上能夠呈現出來。
在這樣的思路下,李寧收獲了自己的多品類高光。去年,李寧在籃球、跑步和健身三大專業品類上取得了顯著的市場成績,流水占比達64%,創4年新高。
與此同時,2023年,李寧YOUNG進一步釋放潛力,全年整體流水大幅增長30%-40%中段,同店銷售增長達10%-20%高段。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李寧YOUNG在中國的銷售點數量共計1428個,較上一季末凈增加120個,有機會成為下一個重要的增長動能。
據悉,李寧公司也在關注細分賽道,包括女子健身、戶外等,都會以品類或系列的方式,豐富“李寧”品牌。
03 寫在最后
可以說,國內的運動用品市場近年正處于共同“繁榮”的好時候。
但必須要承認的是,國產運動品牌在海外的認知度仍然不足,在全球的品牌價值上,與國際品牌客觀上依然存在差距。
對于品牌的海外拓展,李寧公司目前保持著務實和理性,“在海外做生意,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我們今年會在海外市場做一些破局的動作,但是不會一下子加大力度,我們核心還是深耕中國市場,為未來的市場拓展去做一些破局的準備。”
其實早在2007年,李寧本人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采訪的時候,就顯示了長期主義的耐心:
“今天叫得響的品牌:耐克很年輕,也有幾十年了,而且這幾十年是在商業最發達、人才最聚集、體育用品消費市場最大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阿迪達斯也有幾十年歷史。世界上這么多的品牌沒有一個是在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出來的,沒有一個靠著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就能在世界上喊一喊的。如果他已經發展了一百年,其中七十年都是自己在那兒哼哧哼哧做的。”
而現在的李寧,依然在穩健務實地“哼哧哼哧”中。
*文章封面首圖及配圖,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系我們,本平臺將立即更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