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福布斯,布局商業娛樂,印紀傳媒這次真的行嗎?觀點
跨境并購政策趨緊的背景下,已有多個跨國并購案最終叫停,前有萬達放棄收購美國電視節目公司,后有上影集團與華樺傳媒終止投資派拉蒙片單……如今,還是有中國公司不惜冒險。這一次,收購標的是…
跨境并購政策趨緊的背景下,已有多個跨國并購案最終叫停,前有萬達放棄收購美國電視節目公司,后有上影集團與華樺傳媒終止投資派拉蒙片單……如今,還是有中國公司不惜冒險。這一次,收購標的是媒體公司——福布斯中國。
10月16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印紀傳媒發布公告,宣布采用了設立夾層基金參與并購基金的方式,收購國際知名媒體福布斯傳媒,并購基金總規模初步擬定為2.56億美元。交易之后,印紀傳媒將間接持有福布斯傳媒不超過10%的權益。
早在今年6月,印紀傳媒就曾打算聯合其他機構通過現金方式收購,但最終還是改為在海外設立基金,并通過海外募資最終完成收購。這一過程中,印紀傳媒子公司DMG香港的出資額不會超過1500萬美元。
據FT中文網報道,日前福布斯的東家——香港本匯鯨媒體投資有限公司(IWM)稱,正與DMG Entertainment商討合作事宜,“主要目的”是購買福布斯在大中華區的授權。
這次收購也讓本匯鯨與福布斯之間的過往恩怨,以及福布斯此前的部分經營狀況一覽無余。根據此前的報道,2014年本匯鯨收購福布斯時,曾經延遲支付部分收購利息導致雙方對簿公堂。
事實上,當時的事件從側面反映出福布斯的財務狀況不佳。
早在2013年,福布斯就廣告收入同比下滑5%,廣告頁數下降10%,這導致其市場估值直線下降。
況且,微博、微信自媒體紛紛推出層出不窮的排名。對于福布斯榜單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消解作用是客觀存在的。此次更加年輕化,更擅長媒體運作的DMG,會是曾經輝煌的福布斯的更好的下家嗎?
福布斯幾易金主背后
印紀傳媒看中福布斯傳媒并不難理解。比較直接的相關性就是福布斯中國名人榜。
今年9月22日,福布斯中國發布了本年度“2017中國名人榜”。范冰冰連續5年蟬聯該榜單之首,鹿晗、楊冪分列第二、第三。
因為福布斯在名人榜方面的極高權威性和深遠影響力,榮登福布斯榜,可以從廣泛意義上認為該名人在過去一年中作為名人在曝光量和商業價值等方面領跑。
福布斯稱,這是福布斯中國第十三次推出此榜,選取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間在各自領域有突出表現的名人作為候選,使用收入、曝光率、作品影響力等多個指標,對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名人,包括歌手、演員、主持人、導演、模特、運動員,但不包括商業名人、網絡紅人等進行綜合排名。
該榜單揭示:范冰冰年收入3億元,對范冰冰的評價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在過去一年中,范冰冰憑借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村姑李雪蓮一角再封影后。而由其主演并參與投資的女性勵志電視劇《贏天下》未播先熱,吸引天貓技術以4.8億元天價購買其網絡獨播權,范冰冰的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除了知名權威榜單系列以外,印紀傳媒看中的還有福布斯旗下涵蓋的雜志、互聯網,以及品牌盛典論壇等產品。
不過近年來,因為紙質媒體的衰落,福布斯雜志的銷量大幅下滑,而早在2014年,福布斯與控股公司香港本匯鯨之間的糾紛也讓其聲望蒙上陰影。
兩家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當時《福布斯》雜志同意出售大部分股權給一個香港財團,也就是香港本匯鯨。這筆交易對該業務的估值為4.75億美元。
但當年10月,福布斯又起訴本匯鯨,稱到本月雙方開會時,買方未能支付約4萬美元的利息。根據法新社報道,訴狀上福布斯還于9月向本匯鯨借出一筆數額不詳的資金。
當年這場法律糾紛給《福布斯》雜志的前景蒙上了陰影。福布斯一向是他人財富的評判者,卻對自身財富諱莫如深。福布斯家族與本匯鯨之間錯綜復雜的交易,已令支撐《福布斯》品牌的家族聲譽面臨危險。
但也正是這次起訴,讓雙方交易細節曝光。
根據當時的報道,文件中顯示,本匯鯨以現金買下福布斯媒體80%的股權,該部分價值3.5億美元。此外,雙方協定本匯鯨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獲得另外15%的股權,該部分交易作價6562.5萬美元。
根據本匯鯨的訴訟文件,這15%的股權本身是以出售期權的形式交易,在福布斯家族表達了其繳稅的需求后,該部分股權最終以期票的形式交易,共分為三期,期限分別為18個月、5年和7年。
在此前FT中文網的一份報道中顯示,本匯鯨在訴訟中稱,如果以最初出售期權的方式交易,該筆交易是不產生利息的,但后來以期票的形式交易,需要多付最少0.36%-1.86%的利息。這是由于福布斯家族提出“為了抵消其稅務”的需求。
在交易完成后的2014年10月1日,本匯鯨本應第一次付利息4.6459萬美元時,由于某些原因沒有付,后于2014年11月18日補付清了該筆欠款。
正是因為這筆延遲了近兩個月的約占總交易金額的0.01%的利息,福布斯家族將本匯鯨告上法庭。按照合約,福布斯有權要求本匯鯨一次性把所有款項支付。但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福布斯財務狀況不佳。
兩次停牌和多次暴跌之后
印紀傳媒需要更新的資本故事
在業內,印紀傳媒算是一家橫跨電影、電視劇的投資發行,以及整合廣告營銷業務的上市公司,最近公司又加入了院線投資的業務板塊。
此前,印紀傳媒發行過了電影《極盜者》、《超驗駭客》、《鋼鐵俠3》、《環形使者》等片,并有《終結者2》即將于2017年末上映。此外已經成功運營了包括“勇士宇宙”、“終結者”、“變形金剛”等多個世界級IP。
DMG發展電影產業的爆發點是2009年,該年DMG和中影一起投拍《建國大業》,同年中影將《暮光之城:破曉》(上)和《生化危機4》以“批片”的形式交給DMG引進和發行,其中《生化危機4》的票房僅次于美國和日本。
此次,對于福布斯的收購也符合印紀傳媒一貫高端的定位。
不管是影視還是廣告和影視業務,從品牌基本定位上看,福布斯與其契合度比較高,從受眾來看,主要面向群體都是高端收入人群。
通過福布斯這樣的國際品牌,印紀傳媒形成其立體的高概念品牌矩陣,也有望整合福布斯在全球范圍的高端精英用戶流量,獲得全球頂級商業財經品牌,實現“商業”和“娛樂”品牌的雙輪布局。
當然,也有分析人士認為,2017開年來的兩次停牌和多次暴跌,DMG這次收購如此復雜卻鍥而不舍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其急需要一個好的故事來支撐公司股價。
為了規避監管
寧肯背負12%的年化,設立兩層基金
印紀傳媒這次對福布斯的收購主要是通過兩只基金,分兩步走完成的。
首先是今年7月18日,在開曼設立一個名為Fame Lead Limited Partnership的夾層基金。
夾層基金的意思是,它提供的是介于股權與債權之間的資金,它的作用是填補一項收購在考慮了股權資金、普通債權資金之后仍然不足的收購資金缺口。
這只基金由 DMG 香港、Victory Harbor、GLC 與 Victory Station 作為LP;由 DMG Lead Management 作為有限合伙企業的GP,對外執行合伙事務。
設立夾層基金后,第二步就是由其發起一個并購基金,叫做Fame Grand Limited Partnership。兩只基金同時同地注冊完成。
并購基金總規模初步擬定為2.56億美元,其中,夾層基金擬出資1.36億美元,印紀傳媒的全資子公司DMG(HK)初步擬出資總額為1500萬美元。
根據收購協議,本次對 FBS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100%的收購價格不超過20億港元,而 FBS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間接持有福布斯傳媒10%的股份。
你會發現這樣的方式非常復雜,但是站在監管的角度卻規避了不少風險。畢竟,今年以來,印紀傳媒已經出現連續兩次重組失敗。
因為從2017年到目前為止,A股影視公司增發股份進行并購重組項目,幾乎都沒有通過證監會的審核。而且,境外投資監管部門陸續出臺多個文件,監管政策向“控流出、擴流”入轉變,境外投資項目審查從嚴管理,對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等領域進行重點控制。
為了不觸發增發,跨界收購,以及投資海外重大資產標的等敏感詞匯,設計夾層基金和并購基金通過杠桿方式收購成為一種選擇。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同時也給印紀傳媒增加了不少財務壓力。
公告顯示,印紀傳媒需要向夾層基金的主要出資方GLC支付12%的年化利息,向并購基金的主要出資方TAIPING TRUSTEES支付8%的年化利息。兩種基金的存續方式都是3年。
縱觀此次收購案,FT中文網將其總結為,“DMG對福布斯的興趣,是中國上市公司追逐美國媒體品牌的最新例子”。
無論是曾經輝煌的福布斯還是停牌半年的印紀傳媒,這次攜手是否會讓他們未來走的更好,這個問題只能留給時間。
【來源:娛樂資本論 作者:阿C】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