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還是向右,大環境下的變遷下,外賣市場何去何從?觀點

百度外賣在高端外賣市場積累了眾多的商家,百度外賣的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小,競爭的格局早已不是單純外賣領域的競爭。
由于天生的壁壘薄弱,進入門檻低,中國的餐飲行業,尤其是外賣行業,一直都是互聯網江湖里里最血腥,廝殺最激烈的戰場,沒有之一。從千團大戰到美團的登頂,從美團合并大眾點評到餓了嗎正式歸入阿里的版圖,外賣的市場,似乎總是和慘烈聯系在一起。
伴隨著百度外賣全面退出歷史舞臺,三方割據的形勢已然不復存在。美團的的上市,餓了么全面融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兩大生態系統開始全面的對壘,誰又會是最后的贏家呢?
風光,哪能常風光?
曾經的百度外賣,一時間風光無限。成立于2004年,與餓了么和美團不同,百度采取品牌差異化戰略,一開始就主打高端市場,因此在短時間內成為了外賣行業里的黑馬,占據了極大的市場份額。
在2015年,百度外賣覆蓋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平臺注冊用戶量達到3000多萬;牢牢占據白領外賣市場榜首的位置。
曾經的美團外賣總裁王慧文一度在接受接著采訪時曾說“將百度外賣視為最大的對手”
但是好景不長。在2017年,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2017年的外賣市場,競爭極為激烈,靠著燒錢補貼的經營模式,幾乎所有的外賣公司都不賺錢,自然百度也不例外。此外,美團與餓了么兩大巨頭,背靠阿里騰訊兩棵大樹,不斷燒錢搶占市場份額,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百度外賣的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小,發展停滯不前。
最重要的是,百度已明確表示調整戰略方向,進軍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在O2O業務上的投入越來越小。
可以說,戰略上的轉向,持續的虧損與越來越小的市場空間讓百度人事動蕩,加最終在2017年8月只以8億美元的價格委身餓了么,要知道,在兩年前,他的市場估值為25億美元。
你方唱罷我登場,風光,哪能常風光?
提前改名的背后,又暗示著什么?
在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一周年之際,百度外賣更名“餓了么星選”,變身高端外賣。由于之前雙方簽有協議,交易完成后,百度外賣將獨立運作一年左右,但本次更名,還是有些提前。
對于提前的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餓了么提前嗅到了危機。9月底美團點評上市以后的半年報顯示,美團營收翻倍,餐飲外賣營收以及毛利率持續提升與改善,而餓了么在今年的上半年,毛利潤和凈利率同比下降10個點。這表明美團與餓了么的差距在進一步加大。這一點,一直讓餓了么甚至整個阿里憂心忡忡。
美團憑借其眾多的生活服務業務形成的生態系統,一直是餓了么最大的競爭對手。在今年的9月20日,美團成立8年后,苦盡甘來,終于在香港上市,成為港交所第二家同股不同權的公司。
隨著今天百度外賣深度融入餓了么,而餓了么和口碑剛合并成立了新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餓了么不再單兵作戰,而是以集團之力抗衡同樣全面的美團。
自此,餓了么在餐飲外賣方面全面升級,百度外賣在高端外賣市場積累了眾多的商家,用戶資源,大數據的優勢下,加上阿里本地的生態協同作戰下,必將直接與美團短兵相接,這背后,不僅僅是這兩家公司,而是阿里與騰訊兩大集團在流量,商業模式,科技水平,甚至資金層面的暗中角力。
從千團大戰里走出來的美團,似乎未來仍然避免不了無休無止的補貼大戰,燒錢似乎成為了宿命,未來能否真正實現盈利仍然存在巨大疑問。
補貼大戰漸行漸遠,未來或轉向更高維度的競爭
移動互聯網興起時代的“千團大戰”漸漸落幕,美團點評與口碑餓了么兩強相爭時,競爭的質量可能不再僅僅是補貼燒錢這樣低維度的競爭,而是轉向更高維度的競爭。
在如今的競爭格局下,兩家企業可能不再關心能否活下去,而是要關心在未來能否盈利。作為一家企業,不管你有多么遠大的格局,多么令人窒息的夢想,但如果你不能盈利,最終的泡沫必將被刺破。
而要想在更深層次的競爭,除了高頻低價的業務模式外,高價低頻,其他業務的開發或許是破局的關鍵,也就是是說,競爭的重點已經從單一的燒錢搶市場轉變為更深層次的服務質量,商業模式上的競爭。
首先是用戶體驗上的競爭,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在一系列違法事件的曝光后,人們更加希望能享受到的是一個安全,品質,受到尊重的服務,低價已經不再是客戶重點考慮的因素。
其次,要比生態圈的打造。隨著餓了么正式加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美團收購摩拜,不斷開辟新的業務板塊,競爭的格局早已不是單純外賣領域的競爭,早已衍生到其他領域。
想象一下,送外賣的同時順便送了水果,訂酒店的同時順便定了機票,這樣的APP是不是對用戶的粘性更強呢?
所以在未來,誰能打造一個涵蓋眾多服務的生態體系,誰就有牢牢抓住用戶的心。
最后,在人工智能,云計算的大背景下,誰能更好地利用技術彎道超車,無疑讓競爭更加撲朔迷離。
依靠背后海量的大數據,精確地掌握了消費者的行為,除了為消費推送適合自己的產品與服務外,還可以賦能B端借此指導商家的營銷行為,甚至供應鏈管理,重塑產業鏈的形態。
以技術為核心,不斷地改進用戶體驗,精確地指導商家管理的變革,以此給社會帶來效率的提升。
在未來,誰能把技術應用于自己的業務,誰就能在未來的戰役中贏得先機,成為一家受人尊重的企業。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