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財報解讀:高速增長背后,馬云有哪些喜和憂金融
財報之后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張勇稱阿里將繼續創造類似盒馬鮮生這樣的新零售業態,此次核心電商業務營收732.44億元,同增57%,這其中就包括阿里新零售帶來的增長,包括盒馬、銀泰等在內的新零…
2月1日晚間,阿里巴巴公布了2018財年第三財季業績,過去的2017年最后一個季度,被阿里CEO張勇認為是“公司歷史上最好的季度之一”,營收達830.28億元,同比增長56%,這也是阿里連續第七個季度在營收增長上保持超過50%。
財報之后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張勇稱阿里將繼續創造類似盒馬鮮生這樣的新零售業態,此次核心電商業務營收732.44億元,同增57%,這其中就包括阿里新零售帶來的增長,包括盒馬、銀泰等在內的新零售已經展現出發展潛力。
而幾乎和財報發布同一時刻,阿里與螞蟻金服聯合宣布,根據2014年雙方簽署的戰略協議,并經阿里巴巴董事會批準,阿里巴巴將通過一家中國子公司入股并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
阿里Q4季報圖解:
連續7個季度營收增速超50%
該季度,阿里巴巴營收達830.28億元(127.61億美元),同比增長56%,營收已實現連續7個季度增速超過50%。
營收主要分為四大塊,其中:
核心電商業務營收達732.44億元(112.57億美元),同增57%;云計算營收達到35.99億元(5.53億美元),同增104%,這也是該業務連續第11個季度保持規模翻番;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營收54.13億元(8.32億美元),同增33%;創新業務和其他營收7.72億元(1.19億美元),同比減少9%。
從下圖可以看到,核心電商業務營收在總營收占比中高達88%,位居近3年該業務營收占比的第二位。
核心電商業務營收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零售業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客戶管理收入,同增39%,主要由于平均單次點擊的價格上漲以及點擊量的減少;二是傭金收入,同增34%原因是天貓實物商品的GMV同比增長43%;最后主要是受新零售業務推動帶來的收入,同比增長高達525%。
第三財季中,阿里凈利潤為233.32億元(35.8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71.57億元增長36%。
新零售亮眼 但尚在初期
前文提到,由新零售業務推動帶來的收入,同比增長高達525%,表現十分亮眼。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我們在新零售戰略的執行上取得了極大進展。作為結果,新零售在本季度開始對中國零售業整體營收做出實質性的貢獻?!?/p>
馬云在2016年10月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之后,基于此,阿里在線下零售的布局也最快最深。
被阿里內部在商超新零售領域視為“一號工程”的盒馬鮮生,發展迅速,目前已在全國7個城市開出了25家門店,并稱將在2018年在北京再開出30家門店;阿里先后投資了區域性零售企業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2017年11月20日,阿里224億港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 36.16% 股份,拿下歐尚和大潤發。
另一位巨頭騰訊最近兩個月則在實體商業領域頻頻出手,2017年12月16日,騰訊42.15億元獲得永輝超市5%股份,使永輝超市旗下的超級物種成為盒馬鮮生的最強對標選手,雙方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一個多月后,公告稱騰訊與永輝超市將對家樂福中國進行潛在投資;6天后,萬達、永輝超市、海瀾之家都先后被騰訊重金投入。
新零售領域,AT大戰正蓄勢待發。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核心電商業務調整后的EBITA利潤率同比下降,阿里聲稱原因包括整合菜鳥和銀泰、其在新零售業務的投資以及全球化、用戶體驗。
CFO武衛在分析師會議上多次強調,“新零售未來將對阿里巴巴的收入產生極大貢獻?!钡]有向分析師透露目前新零售帶來的營收占比,該業務雖然帶動的增長亮眼,但尚處于初期,仍需要更多的投入。
武衛說,“隨著公司業務重心向新零售轉移,后者的成本結構決定了這部分業務的利潤率可能會低一些,但我們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將蛋糕做大了,蘋果的60%和西瓜的40%,哪個更大呢?此外,利潤率低并不一定代表現金流低,庫存對現金流的占用可以通過數據技術和對消費者的洞察而優化?!?/p>
阿里獲螞蟻金服33%股權,so what?
幾乎與財報發布同一時間,阿里還與螞蟻金服聯合宣布,根據2014年雙方簽署的戰略協議,并經阿里巴巴董事會批準,阿里將通過一家中國子公司入股并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
按照阿里CEO張勇的說法,目前螞蟻金服“支付、信用貸款、理財”三個業務線都是盈利的,“阿里和螞蟻金服之間也有很多協同效應,阿里希望幫助零售商將產品組合數字化,將用戶在實體店的消費足跡數字化,阿里和螞蟻金服可以共同幫助零售商轉型為基于數據的業務?!?/p>
而關于螞蟻金服的上市,武衛稱螞蟻金服還沒有討論過上市的計劃,所以不知道未來會是在香港,亞洲還是在其他地方上市。一位行業內人士向鳳凰網科技表示,“未來螞蟻金服的價值可能甚至會超過阿里巴巴集團本身。”
2014年,以支付寶為基礎的螞蟻金服成立以來,進行了兩輪融資,A輪是2015年7月,融資金額120億元人民幣,引入全國社保基金、國開金融、國內大型保險公司等在內的8家戰略投資機構;2016年4月,螞蟻金服獲得B輪45億美元融資,新增中投海外和建信信托(中國建設銀行子公司),A輪戰投方繼續跟投。
早在2014年8月,阿里發布的招股書中曾公開披露關于螞蟻金服的潛在交易安排。根據當時協議,螞蟻金服每年需向阿里支付知識產權及技術服務費,金額相當于螞蟻金服稅前利潤的37.5%。
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阿里巴巴有權入股并持有螞蟻金服33%的股權,將相應的知識產權轉讓給螞蟻金服,上述分潤安排同步終止。
那么,阿里入股并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意味著什么?一位業內人士評論道,“螞蟻在未來上市,需要強有力的股東支撐;另一方面,無需支付每年37.5%的稅前利潤,螞蟻金服將擁有更多現金流?!?/p>
大文娛喜憂參半
菜鳥、口碑、阿里云值得關注
一、大文娛喜憂參半
視頻內容投資依然是巨頭才能玩得起的燒錢游戲,本季度,數娛業務保持著虧損狀態,運營虧損38.38億元,UC及其他媒體娛樂業務的業績改善,部分被優酷土豆的內容成本投資增加所抵消,因此該部分業務的EBITA利潤率調整至負41%。
本季度,屬于業務在原創劇集上表現出色,如《軍師聯盟》、《白夜追兇》和《將軍在上》等,優酷土豆的日均訂閱用戶于2017年12月31日止季度內同比增長超過100%。本季度Netflix向其全球觀眾發布優酷開發的32集偵探片《白夜追兇》,這也是中國開發的原創內容首次以數字方式向全球觀眾廣泛分發。
阿里方面表示,原創內容的價值體現在不斷增長的訂閱用戶基礎和用戶間越來越多的消費時間上。優酷將繼續投資和執行從內容混合到原創內容轉變的戰略。
二、菜鳥營收39.07億元,總營收占比近5%
去年9月26日,阿里53億元增資菜鳥,股權比例從47%上升到51%,半個月之后,阿里于去年10月中旬開始整合菜鳥網絡,并取得對其控制權。
菜鳥在本季度實現營收39.07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將近5%。截至2017年12月31日,阿里共擁有63809名員工,較上季度增加4237名員工,主要原因是整合菜鳥網絡所致。
菜鳥總裁萬霖曾表示,“技術對行業的改造賦能加速了物流業的質變,過去,大家覺得物流市場上的211已經很快了,現在新零售的物流模式,通過小時級、分鐘級的送達,正在換道超車?!?/p>
為進一步推進新零售戰略,阿里方面將在已投入數百億元的基礎上,未來5年繼續投入1000億元,加快建設全球物流網絡以及智能倉庫、智能配送,推進數據技術研發,實現中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進一步推動中國社會物流總成本的降低。
三、口碑本季度虧損5.8億元
口碑本季度虧損5.8億元,據悉截至去年6月9日,阿里持有口碑38%的股權,由此計算,口碑2017年Q4虧損為15.2億元。
口碑在1月9日宣布被阿里納入其新零售體系,業務匯報線從原來的螞蟻金服調整至阿里巴巴集團,口碑CEO范馳向阿里CEO張勇匯報。業務匯報線調整后,口碑仍然保持獨立公司的定位。
口碑成立于2015年6月,由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共同出資設立,專注于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50萬家商家入駐口碑平臺,單日交易筆數超過3000萬筆。
四、云計算:連續11個季度規模翻番
云計算業務保持了一貫的優秀業績,本季度營收35.99億元,同比增長104%,已經連續第11個季度保持規模翻番。
財報顯示,受益于云計算付費用戶的持續增長以及多元化的收入結構,阿里云在過去的三個季度中,季度營收分別為21.63億、24.31億和29.75億元,以此計算,2017年阿里云累計收入約112億元,這也是國內首個年收入規模超過百億的云計算服務商。
全球范圍內,阿里云目前已經在17個地域開放了34個可用區。在阿里的構想中,計劃以“達摩院”為驅動,專注基礎科學研究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為未來數字經濟提供核心基礎技術,服務全球20億人。
總結來看,核心電商業務保持了一貫的高增速高占比的穩定發揮,但“大馬拉小車”的局面依然明顯,且短時間內不會輕易改變。不過就如CFO武衛所說,“核心業務在本季度創造了高達71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能夠支持我們在新零售、云計算、數字娛樂和全球化領域的投資。”
(來源:鳳凰網科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