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財報季,發展風向變了觀點

新年伊始,電商玩家們就紛紛提交新的答卷,阿里提前半月,唯品會算是準時,沒有交卷的京東也表示即將安排上。
新年伊始,電商玩家們就紛紛提交新的答卷,阿里提前半月,唯品會算是準時,沒有交卷的京東也表示即將安排上。總體來說,電商們“如約”展示成績,財報季來臨,然而透過財報,很多人卻嗅出電商發展的風變了。
阿里財報顯示,過去一個季度,阿里巴巴營收2603.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對于這份成績,阿里用“穩健”兩個字進行了概括。
事實也確實如此,就拿核心業務淘天集團來說,Q3淘天營收1290億,同比增長2%,不算亮眼,但交易買家數和訂單數卻均出現了強勁增長。
緊跟其后交卷的唯品會,發布了2023Q4及全年財報,同樣是“穩中有進”。數據顯示,四季度唯品會實現凈營收347億元,同比增長9.2%,訂單數2.343億,同比增長7.2%。
在電商十分重視的用戶規模和用戶粘性方面,唯品會表現還更為穩健。去年平臺上活躍用戶數達到8740萬,同比增長3.9%,并且其中SVIP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3%,貢獻線上消費約45%。
從阿里到唯品會,龍頭與一線,不難看出行業跌宕起伏,大家都是穩字為先。而無論是阿里還是唯品會,大家的“穩”似乎更多都是聚焦到了用戶。
阿里很直接,阿里巴巴集團CEO兼淘天集團CEO吳泳銘表示,淘天集團現在還處于如何提高用戶的消費頻次從而帶動GMV增長的過程。事實確實如此,如今阿里諸多舉措明顯“偏向”用戶,開始為用戶做更多考量。
最近引發行業震動的淘寶開放微信支付,就很典型。不少網友突然發現,在淘寶消費可以直接跳轉到微信支付,比之前推出的保存二維碼,然后使用微信掃碼要簡便不少。阿里突然打破成見“拆墻”,核心就是提高消費者體驗。
唯品會沒有體量規模優勢,所以這家特賣電商求穩,搞的是“小而美”的優勢。過去幾年,這家有著“小而美”標簽的電商,可謂在提高用戶體驗上開足了馬力。
當其他電商平臺還在努力提升送貨上門比例,唯品會直接聯手順豐做到了100%送貨上門;而且,退貨換貨唯品會不但也支持免費上門,還有更細致的服務。
比如消費者在唯品會買衣服,尺碼不合適需要換貨,只需提交需求,順豐小哥就會帶著新衣服上門,同時取走不合適的那件,實現家門口面對面換貨。這項服務的推出,大大提升了唯品會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電商服務天花板”的美名由此而出。
另外唯品會還與中國檢驗認證集團聯手,宣布全面升級質檢、溯源和質量認證體系,幾乎就要把“放心買,質量有保證”寫在臉上。從好貨好價到好體驗,再到品質保證,唯品會走的每一步都精準踩中了用戶的需求。
眼下電商江湖神仙打架,競爭越來越激烈。但總體看來玩家們全方位開“卷”,實際上是將更多主動權交到了消費者手中,一個由消費者主導的電商時代正在到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