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務成了新基建的“油電煤”,為什么用友最有望穩居C位?觀點

人們不再依賴于線下場景的交易市場,基于線上的經濟形態迅速發展。
隨著技術和商業的不斷融合發展,當今中國乃至全球企業儼然已經到了一個以產品創新和客戶運營為核心競爭力的消費升級時代,因此突破單一企業的邊界,進入到一個由連接、協同和共享所推動的數智商業范式成為數字化經濟的必然趨勢。
在這種新商業范式的驅動下,商業產品和商業交易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不再依賴于線下場景的交易市場,基于線上的經濟形態迅速發展。
而云服務無疑是線上經濟中的基礎架構,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一片火熱的新基建來說,可以說云服務就是“油電煤”,是數字化經濟時代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
新基建下的硬要求,數字化“油電煤”迎來歷史機遇期
宏觀角度來看,在新經濟的背景下,所有可以服務于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個目標的基礎設施都應該可以被納入到“新基建”的范疇。
而作為數字經濟增長的底層基礎,云服務無疑符合這一論點。當然,新基建,不僅要能為新經濟服務,還要有足夠大的市場規模和爆發力,才符合基礎建設這一定位。
我們來看SaaS服務市場,隨著云計算的應用,SaaS的服務模式在我國高速發展。中國軟件網發表的《洞見2020-中國SaaS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SaaS市場規模在應用軟件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從2015年的8.3%,提高到2019年的16.9%,預計到2020年進一步提高到20.5%,軟件應用的云化規模越來越大。
SaaS服務市場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云計算,云計算為開發者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基礎設施。如果說蒸汽機和電力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的兩次工業革命,那么發展到今天、脫胎于互聯網,又被稱作"革命性計算模型"的云計算,成為云服務發展的基礎,數字化的科技正在真實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新基建浪潮下,云服務在發展的快車道上將進一步提檔加速,數字化向各個行業加快滲透,云服務商將迎來新的巨大的機遇期。
高研發投入——做好“新基建”的硬道理
搞好新基建,做好新經濟時代的“油電煤”要想不淪為空談,無疑需要研發支撐。怎樣判斷一家公司的未來前景?答案是創新。公司要想實現創新,就需要極大的研發費用。
以亞馬遜為例,作為云計算市場的開拓者之一,早在2002年,亞馬遜的工程師就搭建出了AWS的最早雛形,到2006年亞馬遜AWS最核心產品已經上線。從美國科技企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高技術研發投入仍然是其保持競爭力的主要方式。
據金融信息提供商FactSet近日發布報告顯示,科技公司再次占據了美國研發支出的前五名,它們的總研發支出達到760億美元。
其中,亞馬遜去年研發支出為226億美元,同比增長41%,高居榜單第一位,是排名第五位的蘋果公司(116億美元)的將近一倍。
云服務作為高新技術領域,研發投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術實力。在國內市場,頭部云計算和云服務廠商對研發投入十分重視。
以用友為例,目前用友在中國及全球多國設有業務和研發機構,在國內,北京、南昌、三亞、南京、重慶、上海、深圳等地均為用友研發機構所在地,并以此為基礎組成了中國最大的企業云服務、軟件與金融服務的完整研發體系。
用友擁有多項權威產品資質,如CMMI0DEV,V1.3 成熟度五級、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用友云平臺獲國家信息安全等級EAL3+認證、用友精智成為工信部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用友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目錄。
用友與華為、中標、龍芯中科、天津麒麟等多家企業實現互信及產品兼容認證,用友產品率先通過工信部安全可靠軟硬件聯合攻關基地兼容認證。
另外,用友還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端技術人才,用友要在3.0戰略階段,形成全球領先的企業云服務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研發體系。
放眼國內整個國內的云服務行業,以用友為首的云服務本土選手也在不斷發力技術研發,并且成為云服務市場一股強大的力量。
日前,用友發布了最新年報,數據顯示財報期內用友總營收達85.10億元,其中云服務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38%,在研發投入方面,16.30億元,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19.2%。
從年報來看,最近三年,用友研發費用始終保持在總營收的20%左右。
谷歌技術總監雷庫茲韋爾曾提到,人們往往高估短期能夠達到的目標,卻容易低估那些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到達的目標。對于科技企業來說,也往往高估技術的短期價值,而忽視技術的長期價值。
從這個意義上,技術研發的高投入未必能在短時間內給予企業豐厚的回報,但卻能夠構建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對于云服務商來說,這樣的競爭力則直觀的體現在市場份額上。
根據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19年度,用友獲得中國企業云服務市場占有率、企業級應用軟件市場占有率、企業財務云市場占有率以及企業工業云市場占有率等多項第一。
行業進入下半場:產品才是第一生產力
克里斯滕森在其顛覆性創新理論中指出,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是由企業中的各個小組織來完成的,企業將這些組織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產品或服務。
企業將其中各個小組織進行組織管理的模式,被稱為價值網絡。企業對價值網絡的重新組合,是企業進行顛覆性創新的有效措施。
云服務作為一個規模游戲,越是大的玩家提供的服務就越全面,提供的服務等級就越往下沉,價值網絡無疑就越大。
早期互聯網公司的云計算起步較早,可以說,它們生長在“云”端,也在影響著云的發展,顛覆并打破了傳統IT的常規,創造了新的生產力。
Cloud1.0時代,完成的是云基礎架構,在Cloud2.0時代,隨著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加速,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比拼的還是產品力,比拼的是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網絡。
這一點上,國內企業云服務領域的領跑者用友無疑是具有代表性的。
在不斷加大NC Cloud產品研發投入的同時,用友先后發布了NC Cloud1903、1909版本產品,基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企業計算技術,結合自主創新需求,用友構建了一套全棧國產化解決方案。
據悉,該方案不僅支持大型企業私有云部署、同時兼顧混合云和公有云等多種模式部署,以滿足不同企業的實際需求。
得益于產品的優秀表現,用友成功簽約華新麗華、中免集團、廈門航空等一批大型綜合性集團企業,服務廣大企業數智化升級。
此前,用友曾發布全新一代企業云服務平臺iuap5.0,據悉,目前該云平臺已累計簽約500多家各個行業的頭部企業。
同時,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取得重大進展,平臺升級到2.0版本,形成了融合IT、OT、AI及企業核心業務應用于一體的“制造中臺”,極大的提升了客戶的價值網絡,云計算通過對價值網絡的重新組合,為企業進行顛覆性創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措施。
隨著未來5G和物聯網技術結合所產生的乘數效應,端-邊-云的有效協同和生態構建,也會推動整個云服務產業的迭代升級,為數字基礎建設添磚添瓦。
新基建火熱的當下,“數字基建”已然就位,在這場浩蕩的行動中,云服務提供商和企業都將受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