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支付寶“分手”后遺癥發作 趣店跑不贏同行金融
經歷了去年上半年的“寒冬”之后,在美股上市的互金公司去年下半年業績集體回暖。
經歷了去年上半年的“寒冬”之后,在美股上市的互金公司去年下半年業績集體回暖。
近期,拍拍貸、樂信、360金融、趣店等公布的年報顯示,它們的凈利潤迎來了增長。上述平臺業績能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助貸業務的高歌猛進。受制于監管等因素的影響,互金公司放貸資金主要來源已經轉為銀行、信托等同業機構。
從年報數據看,銀行、保險、信托等機構資金不斷涌入互金頭部平臺。360金融CEO徐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銀行對消費金融這一類資產,總體上是擁抱和歡迎的。
“三年前很多機構還在觀望,到了今天從銀行轉型的角度來說,這一類資產風險調整后的收益顯著高于傳統對公業務,整個銀行業對這一類資產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合作意愿也更強了。”徐軍分析稱。
不過,上市互金平臺的業績分化較為明顯,趣店凈利潤增長幅度明顯不如樂信、360金融等,且逾期率顯著上升。趣店業績的此番疲態,是否與不再跟支付寶合作有關?時代周報記者近日向趣店發送采訪提綱,但截稿時未獲回復。
多家互金公司利潤狂飆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樂信集團凈賺19.8億元,同比增長723%;拍拍貸凈賺24.7億元,同比增長128%;360金融在非美國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為18億元,同比增長992%。
這些平臺的凈利潤都是以倍數增長。趣店的增長幅度,明顯落后于上述幾家平臺。3月18日,趣店發布2018年全年和2018年第四季未審計財務業績報告,公司2018年總收入同比增長61.1%至76.92億,凈利潤同比僅增長15.1%。
從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趣店業績增速只有2位數,與已上市的大多同行公司3位數的增速相比,遜色太多。如果按照ASC605會計準則,趣店業績增速將更低。
這或許是與支付寶“分手”的后遺癥。2018年下半年,螞蟻金服不再與趣店續簽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協議。合作協議終止后,趣店無法通過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的應用界面接觸潛在借款人,也無法利用芝麻信用評分系統對客戶進行分析。
支付寶合作結束后,趣店雖然一直宣稱業務不會受影響,但數據卻不會撒謊。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趣店注冊用戶總數為7180萬人,較9月底增長180萬人,而三季度較的增長數量為210萬人,二季度增長數量為260萬人,增速不斷下降.
另一方面,截至2018年底,趣店活躍借款人數量為530萬人,其中第四季度新增活躍借款人約45萬人,但當年三季度較二季度的增長數量為90萬人,增速也在下降。
支付寶不僅給趣店帶來了流量,還為風控提供了重要依據。“芝麻信用分是一個很重要的風控標準,依靠這個可以識別很多不合格的客戶。”上海一家互金公司創始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與支付寶合作的終止,或許直接影響到趣店的風控。數據顯示,趣店30天以上逾期率從2018年9月底的1.7%增加到當年四季度末的2.5%,趣店的解釋為貸款期限延長,從2017年的2.5個月增加到2018年的8.1個月。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在已公布年報的互金公司中,大部分逾期率都在降低,增長只是個別現象。
助貸或面臨強監管
讓上述平臺業績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助貸業務的迅速增長,趣店也是如此。受制于監管等因素的影響,互金公司放貸資金主要來源從個人已經轉為銀行、保險、信托等同業機構。正是這些機構源源不斷的資金,讓互金公司能有充足的“彈藥”。
趣店在上市后曾開拓多項業務,但經過一年多的試錯,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助貸業務是核心,也是新的增長點。截至2018年末,趣店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資金余額從2017年第四季度的112億元大幅增長至190億元,實現了近70%的大幅同比增長。
樂信、拍拍貸、360金融等平臺也是這樣的情況。2018年第4季度,360金融撮合貸款資金的78%來自金融機構,目前與工商銀行等國有大銀、光大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以及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信托公司建立了合作。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2017年末現金貸新規強調杠桿率并規范ABS之后,互聯網平臺受制于有限的資本金,放貸能力受限,普遍將多余的流量與金融科技能力一同打包,向助貸業務轉型,以開放平臺的形式參與到消費金融的角逐。2018年以來,開放平臺成為消費金融機構之間最主流的合作模式。
不過,助貸的風險,也不可忽視。各地監管部門近來已經對助貸、聯合貸款釋放了一些監管信號。
今年3月初,上海對“聯合貸”釋放監管信號,要求不得新增違規合作項目,逐步壓縮存量業務規模。今年1月,浙江也發文禁止轄內城商行和民營銀行異化為第三方純粹的資金提供方而不進行風控,另外還對經營地域作出了限制。
“助貸業務、聯合貸款的最大風險還在于監管。助貸有很多亂象,比如高利貸、違規擔保等。現在有些地方已出臺了相關規定,比如對城商行、農商行經營地域的限制。”上述互金公司創始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