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詐騙,為什么要讓網貸背鍋金融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早在互聯網金融出現前的,敗壞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名聲。
隨著網貸行業監管規則的落地實施,越來越多的平臺走向合規化,同時,也有一些平臺選擇“和平”退出,整個網貸行業朝著穩定、理性的方向發展。
隨著網貸行業監管規則的落地實施,越來越多的平臺走向合規化,同時,也有一些平臺選擇“和平”退出,整個網貸行業朝著穩定、理性的方向發展。
但是,最近某外匯平臺的跑路的新聞,卻又向剛平靜不久的網貸行業扔了一個重磅炸彈。半年時間里,被騙300億人民幣,在中國境內的受害群眾高達40余萬,被騙者在經歷了十幾天的絕望后才終于醒悟被騙的事實。在維權群內,甚至已經有人選擇了自殺!并且,這個外匯平臺的組織者頭目竟是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90后女生,除了震驚之外,我想更應該反思人自身的貪欲。
同樣的案例在短短的幾年內出現了很多起,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每一次在出現這樣的案例之后,投資人都會在網貸行業維權,媒體也對整個網貸行業大肆進行負面報道。甚至極端投資者直接把全部P2P打上“統統是騙子”的標簽,有一些偽專家也唯恐天下不亂,在媒體公開發表“90%的P2P是騙子”之類的不負責任的言論,敗壞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名聲,我想說,這些明明是詐騙事件,為什么非要讓網貸行業背鍋,就因為是打著金融的旗號嗎?
出問題的P2P,很多原本就是偽P2P,類似某某集團,無非就是披著互聯網的馬甲,將原本線下非法集資換了一個詐騙形式和名目而已!即便“最像”P2P的某租寶,其本質也背離了P2P的金融產品模式和原理,屬于虛假P2P。
還有一些,分明就是傳銷式詐騙,比如3M,就是一種是熟人傳銷、高返利的游戲。它并沒有任何實際產品,不對接任何產業,不產生任何現金流,僅通過設立推薦獎、管理獎的方式發展下線,拉親朋好友入伙,但同樣被歸類為互聯網金融平臺跑路,難道就因為它使用了互聯網、網銀、第三方支付APP等移動網絡設備?
種虛假的金融詐騙,早在互聯網金融出現前的“很久很久以前”,已經屢見不鮮了!和一把菜刀都會有其利害兩面性一樣,互聯網的便利性和高效性,為金融行業帶來科技創新高效變革的同時,也讓這些傳統的金融詐騙有了更多可乘之機!
正如假貨不是在淘寶有了之后才出現一樣,金融詐騙也絕不是什么互聯網金融時代的“新生事物”!而是在重復一個又一個古老的旁氏游戲!
把這些詐騙公司放到安放到網貸的頭上,對于網貸行業是極不合理的,如果網貸行業是人,我想他一定會起訴那些媒體和極端投資人惡意誹謗。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行業,雖然很早就已經有萌芽,但真正的發展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發展時間還很短,或許很多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隨著監管規則的具體落地,越來越多的平臺走向合規,網貸行業的信息也更公開透明化,作為一名理性投資人,應該支持網貸行業的穩健發展。不能跟風去詆毀整個網貸行業,要有自己的認識。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