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安全攜手深圳金融辦打造金融安全大數據平臺 準確率超95%觀點
伴隨著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應用市場,如何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能力迫在眉睫。而通過引入企業的技術優勢,協助監管單位打造全流程式的監管體系正在受到關注。
伴隨著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應用市場,如何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能力迫在眉睫。而通過引入企業的技術優勢,協助監管單位打造全流程式的監管體系正在受到關注。
2017年12月19日,騰訊與深圳金融辦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依托騰訊安全自研靈鯤系統及深圳金融辦的整合數據資源,雙方正式聯合開發基于深圳地區的靈鯤金融安全大數據監管平臺,旨在通過金融風險的識別和監測預警,助力地方金融監管,保障金融業務安全,防控金融風險。
靈鯤金融安全大數據監管平臺在落地深圳示范點之后的100天內,政企協作效應凸顯:先后預警兩批共22家金融風險公司,其中一家已經立案,一家提交國家處非聯辦發出預警。除此之外,該平臺目前已經實現深圳當地金融機構全覆蓋,預判準確率95%以上。
突破數據、算法、計算力三大瓶頸 助力深圳實現“穿透式”監管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首次提出“穿透式”監管辦法,要求透過表面判定業務本質屬性、監管職責和應遵循的行為規則與監管要求。
監管行業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現有解決方案的瓶頸,具體表現為不具備全域數據、科學家的人才投入受到編制限制、難以大規模部署計算力。與此同時,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金融行業深入滲透,也在進一步加劇“穿透式”監管的挑戰。
靈鯤金融安全大數據監管科技平臺的出現無疑為上述困境提供了破局思路,也受到了各省市領導的重視,2017年底,騰訊安全靈鯤系統先后與北京金融局、深圳金融辦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標桿合作效應。同時,其他各省市的合作都在接洽中。
而在本次靈鯤系統與深圳金融辦的合作中,充分發揮了騰訊安全的AI能力優勢,包括70億個點和1000多億條邊的世界最大的黑產知識圖譜、世界一流的安全大數據團隊、靈鯤30毫秒內的SAAS服務云計算能力。基于這些優勢,靈鯤成功克服并解決了現有監管行業“數據、算法、計算力”不足的問題,提供從大數據存儲、清洗、脫敏、計算到呈現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有效地為“穿透式”監管打下堅實基礎。
開放合作 騰訊安全持續探索監管場景
據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負責人李旭陽透露,目前靈鯤系統已經實現現金貸、P2P、虛假投資理財預警、金融傳銷等場景的風險預警。該平臺可同時提供金融風控SAAS服務,服務區域性地方銀行、信用社等弱風控能力的金融部門,減少他們的風控成本,助力加快落實普惠金融。目前,中國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江蘇銀行、建設銀行等都接入了靈鯤的大數據風控服務。
除此之外,騰訊安全與公安、工商等部委進行合作,共同打擊犯罪。例如在“善心匯”案件的分析中,騰訊從“事件早期、影響范圍小”階段持續提供分析和預警,并同步配合后期處置。
目前,這類聯合監管平臺已配合各地工商、公安、運營商等共同打擊金融黑產,上報超過5萬條線索網站、日攔截傳銷網站逾1000萬,及時幫助挽回消費者潛在損失預計超過500億。
而這似乎還不是終點,在李旭陽的構想中,騰訊安全輸出能力與監管機構聯合打造金融安全大數據平臺只是第一步,在該平臺上還將融合各大金融機構的能力共同孵化成“金融混模大腦”,助力各地政府、金融辦,傳統金融機構,類金融、準金融三大類群體。騰訊愿意長期投入,共同摸索可持續性發展,運用最新最先進理論和技術轉化成最佳實踐,聯合治理金融亂象、金融欺詐等威脅,并基于大數據金融安全共同推動構建頂層設計數字金融架構,和數字社會有效融合。
(來源:騰訊科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