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充電IPO或受阻:因股權糾紛,實控人蔡光淵遭起訴觀點
?3月23日,有媒體報道稱,怪獸充電計劃于4月2日正式以“EM”為證券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將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3月23日,有媒體報道稱,怪獸充電計劃于4月2日正式以“EM”為證券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將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對此,怪獸充電回應媒體稱:“不予置評,請一切以公布的招股書為準。”巧合的是,幾乎同一時間,這家公司又被媒體爆出了一則消息。
美國時間2021年3月22日,馮一名和尹思成在位于紐約曼哈頓的紐約南區聯邦法院正式提起針對怪獸充電上市項目券商高盛和花旗的訴訟程序。目前法院已受理。
法院訴訟文書顯示,馮一名和尹思成是天使投資人,最早于2017年2月提出共享充電寶的創業構想,并介紹殷志華、徐培峰、蔡光淵等組成項目運營團隊,后與蔡光淵等共同進行產品市場開發、豐富和完善商業模式、為蔡光淵修改商業計劃書并介紹眾多投資機構為項目融資。
根據訴訟書顯示:2017年3月31日,經過之前的多次協商,在項目公司即將成立之際,蔡最終以“工作方式”不同為由,說服馮和尹退出項目團隊,但為表示對他們兩人為怪獸項目所作的巨大貢獻的肯定和感謝,達成了贈與馮和尹兩人共3%的項目公司股權的協議。
此外,怪獸充電在其于2021年3月12日向SEC提交的F-1招股書中未能披露馮和尹在怪獸充電VIE公司中的3%持股情況以及馮和尹于去年10月即在上海針對蔡光淵提起的訴訟。
有趣的是,馮一名和尹思成在怪獸上市前夕,在美國對實控人蔡光淵提起訴訟。外界不禁要問:實控人蔡光淵遭起訴,怪獸充電上市計劃是否擱淺?
賺錢也越來越難
繼小電科技之后,3月13日,怪獸充電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文件,擬在納斯達克上市,承銷商為高盛、花旗、華興、中銀國際。
招股書顯示,怪獸充電2020年營業收入為28億元,同比增長38.9%。但在營收保持相當增速的同時,公司凈利率的降幅卻十分明顯。2019年怪獸充電的凈利潤率尚有8.2%,但是到了2020年,怪獸充電的凈利潤率僅余2.7%,凈利潤同比下滑55%。
曾備受質疑的共享充電寶,雖然實現了盈利,但賺錢也越來越難,拖住怪獸充電前進步伐的,是過快增長的“入場費”。
據了解,共享充電寶進駐一些客流量較大的熱門商圈,如娛樂場所、飯店,需要繳納的入場費已從數千元漲至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甚至有商家入場費開價上百萬元。
目前,怪獸充電采取直營與合營兩種運營模式,在直營模式中,怪獸充電將一次性支付一筆費用與線下商家達成合作,這筆費用分為入場費和傭金兩部分。
而合營模式中,怪獸充電則需按月向商家支付傭金,怪獸充電則定期與商家結算收入。
其中,傭金的費率相對平穩,在2019年,為42,7%,2020年略有增長,為44.1%。但入場費卻上升明顯,由5.5%上升至14%。招股書解釋稱,與大客戶的合作導致入場費上漲。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怪獸充電共擁有超過66.4萬個租位(POI),而2019年底,這一數字為58.8萬,增長了13%,更多的設備成為怪獸充電營收增長的中流砥柱。
目前,怪獸充電的運營模式為直營模式和合作模式兩種。前者由怪獸充電直接管理充電寶和機柜的放置;后者則是交由合作伙伴代管理。
直營模式下,怪獸充電會提前支付合作伙伴入場費,并按照比例向合作伙伴支付傭金,入場費和傭金在內的費用大約占設備收入的50-70%。
在這種合作模式下,怪獸充電按月向合作伙伴支付傭金,一般占設備收入的75-90%。
但上漲的入場費,則擠壓了本就不大的利潤空間。招股書中顯示,怪獸充電的營銷費用同比增長了55.72%。這個漲幅遠大于收入的漲幅,也大于POI的增長幅度。
行業的競爭壓力、企業發展的自身需求都在這個節點催促著怪獸充電需要加緊融資。即便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嗎?
漲價背后的壓力
共享充電寶近期也因為漲價引起爭議。一條微博閱讀2.6億的熱搜下,網友聲討共享充電寶價格從1元漲到了4元,覺得自己被“割韭菜了”。
不止是怪獸,整個共享充電寶行業也都存在著漲價的現象。
來電COO任牧曾對媒體談到,漲價的原因有兩方面:
一是利益驅動,由于商家在產品上可選擇性增多,因而有更大的議價權;
二是成本驅動,一些場景需要高昂的入場費,為保證不虧本,運營商只能通過漲價將部分成本轉移到用戶身上。
曾經1元/小時,甚至有前一小時免費充電等活動的共享充電寶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3元/小時、6元/小時的高昂價格的充電寶。
當前,怪獸充電的對手還包括街電、小電、來電,美團等企業也虎視眈眈。當然,這兩年商場的充電寶頻頻漲價,也引發了消費者不小的意見。
漲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盈利,但對于大部分用戶需求來說,卻并不是一個好的方向。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充電寶只是應急使用,并不是剛需。當租賃的價格越來越貴,愿意為其買單的用戶也就越來越少了。
這是一個左右為難的命題,若分成下降,則進場數減少,收入下降,反之亦然,但在分成壓力下,利潤也難有大的增長空間。
試想,怪獸充電已為行內第一且行業集中度高,在這個細分領域的競爭力理應難以匹敵,成本依然高企,意味著共享充電的議價力并沒有多大的優勢。
所以,在按收入百分比來進行分成的合作模式下,即使加價,怪獸充電也未必能節省太多的成本。而且按照供求曲線,加價讓價格敏感的用戶減少使用數量,反而得不償失。
顯然,怪獸充電已經意識到了改變的重要性,它在招股書中說,“IPO募集資金除了將用于繼續擴大重點商戶網絡、提高運營水平、加強技術能力等外,還將用于探索潛在業務。”
至于潛在業務究竟是什么,怪獸充電并未作出具體解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