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外教嬗變加劇,雙師模式會是“終結者”嗎?觀點

而對于在線外教雙師模式來說,可以說雙師模式把以老師為中心以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結合,在線外教的雙師模式采取小班的形式。
回顧近幾年來出現的風口,無論是O2O、VR亦或者是其它,似乎沒有沒有哪個能夠像在線教育一般擁有頑強的持久力,從2013年開始至今一直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并且還在不斷延伸出新的細分領域賽道。
在線外教,在過去的2017年已然從一個新興賽道成長成為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用戶市場兩方面都受到了熱情的追捧。
在線外教的四大發展趨勢
作為整個教育行業最受資本關注的賽道之一,在線外教在過去一年成為了資本的“寵兒”,大額融資消息不斷,去年四月,ABC360獲得數億人民幣B+輪融資;七月,英語流利說宣布完成近億美元C輪融資;八月,VIPKID獲得2億美元D輪融資。資本力量進一步推動市場競爭。而且就目前來看,行業依舊處于早期的萌芽階段,而整個行業的關注度依舊處于高速上升階段,通過觀察,筆者發現整個在線外教行業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趨勢一:由中國老師到外國老師,新生代家長教育觀念的升級
教育是個很特殊的行業,它的付費者與使用者是分離的。學習是學生的事,但真正買單的卻是孩子的家長,而家長作為付費者,能夠清楚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看到平臺的實力,才會進行買單或續費。就目前而言家長人群主要處于75后、80后這幾個階段,他們充當學生教育方式的選擇者、平臺付費的買單者,在教育觀念上最大變化就是由中國老師向外國老師的升級。
傳統英語教育帶來“啞巴英語”的弊端已經引起很多家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從小培養孩子練出倫敦腔、牛津腔,矯正不標準的口語,對下一代進行實用能力的提升和培養非常重視。
尤其是在相關高考改革政策的出爐,對口語學習的需求也從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上升至應試考試的剛性需要。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隨后上海、浙江成為最早啟動高考改革的試點省份,首批改革學生已經在去年參加了中高考。而根據目前各個省份出臺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聽說能力重視程度日益加深,聽說能力成為高考英語發展的必然。
就英語口語培訓而言,家長們并不信任中國老師教授口語,而且在同等教學水平的情況下,即使價格相差較大,還是會有很多家長對菲律賓外教存在偏見,更喜歡選擇歐美外教,尤其是北美外教,他們認為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外教口音會更加純正。在這一方面,VIPKID之前主打的美國老師1對1的北美外教模式;噠噠英語主打是1對1固定歐美外教教學模式,在外教資源與品牌形象方面優勢明顯,占據先發優勢。
趨勢二:由“行業外熱”到“行業內熱”,資本市場熱情居高不下
在線外教剛起步時,都是些外行人在做,投資人也比較看好,但是存在很明顯的“行業外熱,行業內不熱”,新東方、學而思等培訓機構的巨頭對此并不甚感冒。尤其是外國教師線上授課的新模式,它們有所猶豫并不難理解。而且大公司往往會受困于經驗、傳統業務等方面的束縛,決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經過了三年多時間的發展,到了2017年,新東方、學而思等傳統教育行業的巨頭,也開始逐步轉戰在線外教,它們自身由于自身體量大,加上傳統業務原因等問題自己無法解決,而且在線外教領域本身已經有一些教育平臺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搶占了先發紅利,例如VIPKID、噠噠英語等。因此不少大的培訓機構開始投資在線外教領域,例如學而思投噠噠英語,滬江投了噠噠ABC等。
培訓機構巨頭的態度轉變,更是對在線外教領域的高度認可,使得在線外教在教育行業內部和外部兩方面都成了熱門領域。2017年,語言培訓賽道共45起融資事件,根據公開數據統計,融資總額超過30億人民,預計在2018年,在線外教依舊會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趨勢三:由2C到2G,在線外教與教育體制的融合在加深
任何一種商業模式或者產品都無法脫離社會的運行規則存在,在中國90%以上的教育還得依賴體制內的學校,因此,與公立院校的合作也成了行業潛在的最大的一塊蛋糕。
令人欣慰的是,受高考改革政策的影響,很多公立校都意識到原有師資并不能滿足新高考在聽說能力上的要求,而且聘請外教老師也不是一個可以大規模推廣的方式。因此,與在線外教平臺的合作就成了大勢所趨。
畢竟口語成績將會影響高考成績,而高考成績則與與升學率直接掛鉤,公立院校自然是非常重視。這樣的話,公立學校與在線外教平臺的合作更像是采購教學設備,自己無法搞定,但又有迫切的需要,當然了,這僅限于英語口語學習,它不像數理化等其它學公立學校自己就可以解決,畢竟地道的英語口語也只有真正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才真正具備。
而且近幾年教育信息化建設為在線外教平臺進校園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礎。因此就目前而言已經有不少學校邁出了改革的步伐,相信隨著高考改革政策的逐步推行,在線外教平臺與公立學校的融合成都也會進一步加強。
對于在線外教平臺來說,因為相對于其他學科,英語口語的學科屬性使得其教學模式具有普適性特征。因此如果在線外教平臺真的可以切入公立學校市場,并實現規模化擴張,這在未來將會具有極強的想象力,誰能夠拿下公立學校這塊肥肉,誰就有可能成為新的行業巨頭。
當然了,凡事無絕對,畢竟無論是高考政策的改革還是在線外教平臺的發展都還處于發展初期,在未來可能還會有很多可能出現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公辦學校教師能否接受自己從教學的主體變為助教這一身份的轉變、民辦教育機構的擴張是否會引起公立學校的排斥和回避、不同地區的公立學校對于民辦在校外教平臺會不會有不同的態度等,這些問題都有待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趨勢四:由1對1到雙師,在線外教教學模式逐漸清晰
商業模式的清晰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在線外教發展初期,很多玩家都采取的是類似于VIPKID、51Talk等純一對一線上授課方式,但隨著行業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轉型。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很多一對一的機構都在嘗試一對多,開小班課,例如vipkid、噠噠英語等。很多玩家開始逐步向雙師模式轉型。新東方用名師牌主打三四線城市,在多個三四線城市的校區相繼開展了雙師課堂。學而思在北京的大鐘寺、西四等重點校區直接砍掉了部分名師的面授班,轉而采用名師雙師課堂的方式。高思愛學習平臺也在用加盟的模式開始推行雙師模式。
由此可見,由1對1模式向雙師模式轉變,已然成為在線外教行業發展的新風向。
以上就是未來整個在線外教領域的幾大風向標,不過其它幾個風向相對來說都很好理解,但雙師課堂因何能夠大受青睞,甚至有爆發之勢呢?
成本、資源、業務拓展的全面升級:雙師課堂或成大勢所趨
每個行業的發展過程其實都是一個由稚嫩走向成熟,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過程。在線外教行業發展早期,以提倡個性化教學、提分見效快的中小學1對1輔導是成為行業的爆款。而如今,雙師課堂已然卻成了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出現這種改變背后的商業邏輯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兩部分:即1對1輔導的弊端顯露,雙師課堂的優勢突出。
首先是1對1教學的弊端。
從企業經營過程來看:
1對1模式的第一個難點就是明顯的負向現金流,一種教學模式能夠實現風行,健康的現金流是必不可少的。
在線一對一教育公司運營費用主要由營銷、研發和管理三項費用構成。降低營銷成本占比是在線一對一機構提高運營效率、改善財務結構的一個關鍵點,但遺憾的是目前沒有發現哪一家1對1平臺可以處理得好。
以51Talk為例,目前在線外教這個賽道上,只有51Talk一家上市公司,也只有它披露了業績數據。在51Talk發布的2017年Q3財報顯示,該季度凈營收人民幣2.361億元,同比增長95.1%;現金收入3.534億元,同比增長51.5%;凈虧損為1.418億元,增收不增利以及負債比例過高兩大特征明顯,現金流呈明顯的負向特征,屬于典型的“規模不經濟”。
不難發現,在一對一教學的模式下,提高客單價,雖然有可能提高凈收入規模,但現金收入和現金增速卻不一定會增加。而且提高客單價,可能意味著成本尤其是老師課酬的增加,也可能意味著可能面臨失去價格敏感型客戶的風險,甚至需要花費更多的費用去吸引更高端的客戶。
而不提高客單價的話,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對一在線外教課程成本固定,毛利率偏低,而且只能從一、二線城市獲客,并不容易進入優質教育資源更匱乏、市場更廣闊的三、四線城市。
從用戶體驗來看主要存在兩方面的質疑:
一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一名外教對一名學生,教學效果肯定是顯而易見的,但卻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環節。近年來,我國一直以來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讓機械的教學方式轉變為讓學生主動思考。在具體學習方式上鼓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1對1提高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但缺乏學生與學生的互動,這到底是否有助健康學習還有待考量。
第二是1對1在線外教雖然滿足了口語學習的需求,而且高考政策方面確實有重視口語這一風向標,但改革注定是個循環漸進的過程。在線外教1對1教學中的老師作為外國人,對于學生應試教育的幫助幾乎是沒有的,主要還是從口語方面進行輔導教學,并沒有滿足學生和家長最直接的提分需求,這也是復購率低會成為很多1對1在線外教平臺難題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見,1對1教學的模式在成本、資源、擴張等多個領域存在先天性的短板,而且在用戶體驗方面也存在一些質疑,這種教學模式被在線外教領域所摒棄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接下來是雙師課堂的優勢。
先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
首先是現金流的正負性。
英語學科自身屬性決定了教學成本低,英語屬于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對不同地區不需要開放不同的教材版本,英語一直都是一個半素質半應試的學科。相對于其它需要名師站臺的學科來說,在線外教行業的外教成本相對較低,學習門檻也就比較低,可以說英語這門學科本身的特殊性很適合雙師課堂。
雙師模式,大都采取小班的形式,對成本進行了分攤。原先1對1模式下,教師開多少班,就需要給多少名老師高分成,在雙師模式下,則只需要給一名主講老師高分成,其余輔導老師的薪資均在普通水平,即使是高分成部分,相對于其他學科的名師分成,外教分成其實已經大大降低;相對于原先一對一模式下一名學生的收入要覆蓋所有成本,雙師模式下小班模式下的成本是多名學生學費共同分攤。因此。不同于1對1模式的“規模不經濟”,雙師模式師完全可以實現正向的現金流。
其次是資源獲得門檻。對于教育行業來說,優質的教學內容和師資力量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很多在線教育平臺都會把師資力量作為自己宣傳的著力點。而對于在線外教雙師模式來說,師資包含兩部分:一是線上的外教資源,二是線下的助教或者中教。
外教資源方面,對于原先一直在做外教1對1的平臺說不存在什么問題,它們在美國或者歐洲有自己的一整套外教招聘渠道,而且相對于其它學科名師的稀缺性,以英語為母語的外教資源獲取難度不會太大;在助教的招聘方面,這一資源的獲取門檻就更低了,不需要所謂的學科名師,只是協助外教教學和課下輔導,因此助教資源數量可以說是極為龐大。
最后是商業模式規模擴張方面,在線外教看似多了個老師,模式更復雜了,其實它帶來了是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可復制性的提升,1 名優秀外教,資源實現最大化的共享。尤其是對于行業發展初期,低成本高效率的商業模式更是便于企業進行規模化擴張,創業型公司更好實現彎道超車。
接下來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
在線外教的雙師模式采取小班的形式,在教學質量方面并沒有落后。如下圖所示,教師1,也就是外教,他的功能相對較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僅限于課堂上的教學,而與此同時教師2,也就是助教這以角色的功能相對而言就豐富得多。外教充當線上主講,而助教不僅在備課時要與教師直接互動,還要在課堂上與學生直接互動,同時還要在課后承擔輔導的任務,幫助學生鞏固。而且英語的學科屬性是強調互動性的,這一模式也打破了1對1教學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零互動性的局面,同時也強化了教師(助教)與學生課后的互動性。
而且,雙師模式其實是一種去中心化或者稱之為多中心化的模式。線上更偏以外教為中心一些,助教更偏以學生為中心一些。可以說雙師模式把以老師為中心以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結合。線下助教一方面是輔助教學,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學生應試教育方面的需求進行輔導。既滿足了高質量的口語學習需求,又滿足了提分和升學的應試考試需求,這樣往往會給付費人,也就是家長留下很好的印象和體驗。
由此可見,雙師模式看起來似乎是有史以來最復雜的一種教學組織形態,但只要能做好對教學職的拆解工作,明確兩位老師不同的職能,模式的復雜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相比于1對1教學模式,雙師模式帶來的不僅是成本的降低、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可復制性的提升,在用戶體驗方面也進行了大的升級,這勢必將成為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商業模式。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號: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