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今日頭條:要強奸多少次原文你才肯收手?觀點

被今日頭條客戶端彈出的這篇文章原標題是《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游對少年兒童的戕害,該文隨后被多家網絡媒體轉載,有的版本帶新華社電頭與日期。
昨天不少人被今日頭條的這個彈窗刷屏了。
文章認為,加強網絡游戲的監管力度,給少年兒童帶來一個純凈的網絡文化空間勢在必行,盡管各部委文件一道又一道,媒體的批評一篇又一篇,但是騰訊等大游戲廠商對此似乎無動于衷,幾乎沒有任何改正動作。該文隨后被多家網絡媒體轉載。
“新華社評論”被指公關策劃黑稿
但此后不久,就有網友指出其中的問題。科技專欄作者@俊世太保發現,在新華網官網上的原文里,并沒有責編,“很明顯并不是新華網官方寫的社論”。他再觀察其他新聞客戶端的推送,只有今日頭條推了這篇文章。他認為,這很明顯是一篇公關策劃的黑稿,然后把來源洗成“新華網”。
微信公眾號“互聯網風云榜”撰文稱,被今日頭條客戶端彈出的這篇文章原標題是《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游對少年兒童的戕害?》,既沒有批騰訊,也并非新華社發布。今日頭條在做彈出和推送時,標題卻明顯有所指向。
除此之外,這篇發表在新華網上,題目為《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游對少年兒童的戕害?》的稿件出現了多個版本,有的版本帶新華社電頭與日期,有的版本不不帶電頭日期,但蹊蹺的是,這篇文章的發稿編輯卻沒有署名。
無論是新華網還是其他商業門戶,稿件下方留下發稿編輯姓名是網絡媒體的行業規范之一;新華網作為權威網媒,從來沒有一篇稿件沒有署名。
騰訊公關總監回應:友商,別那么迫不及待嘛。
昨晚21:24,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在微博上回應稱,“奉勸友商,別那么迫不及待嘛,改標題,改來源,全網推送,你還有什么做不到?!”
此外,在微博中張軍還稱“新華社專門報道了騰訊在貴州的數據中心。請注意,這個是有電頭的,貨真價實。”
網絡平臺內容監管引發公眾憂慮
張軍的回應和上述網友的質疑不謀而合,該事件也引發了公眾對網絡平臺內容規范的憂慮。一個用戶群龐大的網絡媒體,篡改了原文的主旨和焦點,甚至冠以新華社的名頭,并向用戶強行推送,這種行為所產生的危害讓我們細思極恐。
早在2015年,為有效規范網絡轉載版權秩序,國家版權局就發布了《關于規范網絡轉載版權秩序的通知》。《通知》明確表明,互聯網媒體轉載他人作品,不得對標題和內容做文字性修改和刪節,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和作品的原意。
拋開今日頭條和騰訊之間的商業糾葛,如果今日頭條所推送的是涉及更廣泛公共利益的內容,此般篡改和冒名發布,所造成的惡劣影響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對于標題黨的做法,我們深惡痛絕,有關部門也三令五申嚴令禁止,而這種行為再通過強勢的網絡平臺進行推送,其危害更是被呈幾何級別地放大。
用戶越廣泛的媒體,其作惡的危害越大,其監管越要嚴格。
在這里,我們也想向今日頭條發問:要強奸多少次原文你才肯收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