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我達與餓了么達成戰略合作,這是要對標沃爾瑪和京東到家?金融
如果說上半場,各家還可以因為市場足夠大,即使自身核心競爭力不夠也能分得一杯羹的話,下半場的表現,則將決定行業主要玩家中,誰能最終贏得勝利。
7月31日,即時物流平臺點我達和餓了么在上海達成戰略合作,點我達成為餓了么唯一的眾包物流戰略合作伙伴,并完成第一階段在全國50多個重要城市的眾包配送服務對接。
作為餓了么2016年投資的企業,點我達早在一年前就開始幫助餓了么平臺進行外賣訂單的配送。據點我達CEO趙劍鋒透露,目前點我達日均200萬的配送訂單中,有近100萬是來自于餓了么,而此次深度戰略合作后,點我達也將在全方位承接餓了么平臺上的配送業務,訂單量有望獲得進一步的突破。
有意思的是,前幾天沃爾瑪剛和京東到家展開更多城市的合作,作為京東到家的唯一配送平臺,也是點我達的直接競爭對手——達達為此受益良多,此次點我達和餓了么的合作其中深意值得思考。
從資本廝殺到業務廝殺
從今年3月人人快遞旗下人人快送APP品牌升級;到5月,達達-京東到家的全新升級以及閃送、UU跑腿紛紛獲得巨額融資,今年上半年,圍繞在即時物流配送企業身邊的話題從來就沒斷過。而除了在資本層面不斷角逐,面對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即時物流平臺在業務競爭層面也正摩拳擦掌。
前段時間,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和中國最大的商超O2O平臺京東到家就宣布雙方要在更多城市展開合作,聯手擴大O2O服務版圖。作為京東到家的獨家配送平臺——達達也因此受益良多。達達-京東到家CEO蒯佳祺對此就表示:“與沃爾瑪的強強合作是推進我們零售賦能戰略的重要一步。未來與沃爾瑪的合作會帶來更多的創新實踐, 以更快的速度實現業務的大幅增長。”
而作為達達的直接競爭對手,也是阿里系的重要成員之一,點我達自然也不甘示弱。此次與餓了么的戰略合作達成后,雙方的配送品類也將進一步擴大,從外賣到生鮮水果、商超便利、鮮花蛋糕,這其中大部分訂單配送都將由點我達來完成。
而隨著線下商業實體陸續接入即時物流配送圈,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對此,餓了么方面也表示,只要用戶有需求,不排除提供更多品類配送的拓展服務。而餓了么選擇將點我達作為唯一眾包物流戰略合作伙伴,也正是看中點我達運力的多品類配送能力。
未來會考慮擴大C端
如果按照面向的客端分類,在此前,絕大多數的即時配送平臺都是面向B端的,而近期隨著達達—京東到家正式對外宣布全面進軍C端市場,圍繞在“即時物流企業的是否該全面進軍C端”的討論也甚囂塵上。畢竟相對于B端強大的訂單量,在C端這樣的需求量顯得微乎其微。
而對于未來是否更大氛圍的進軍C端市場,點我達CEO趙劍鋒也顯得相對謹慎,在他看來,“C端這個市場是存在的,但相對低頻。目前這個階段點我達更多是把它看成是一個邊緣戰場,在我們的主戰場的優勢和份額鞏固之后,會逐漸發開對于C端市場的追逐。”
相比較之下,人人快遞CEO謝勤則樂觀的多,“O2O訂單絕大部分是跟各大平臺進行的合作,業務量大雖然大,但是利潤率相對較低。即時配送和跑腿業務雖然頻率相對較低、訂單分散,但是客單價高,會在未來成為各家平臺爭奪的焦點”。
不過面向C 端的全方位開放卻遠沒有想象起來那么簡單,場景的復雜化、訂單的分散以及頻次低下、品牌打造的時間積累等都將是即時配送所面臨的挑戰。
同城物流下半場,技術和資源或成勝負手
在經過了近兩年的市場整合,即時物流行業已經開始進入發展的下半場。如果說上半場,各家還可以因為市場足夠大,即使自身核心競爭力不夠也能分得一杯羹的話,下半場的表現,則將決定行業主要玩家中,誰能最終贏得勝利。
點我達高級副總裁謝新宇在接受品途商業評論采訪時就表示,“即時物流行業這幾年高速發展,最后脫穎而出的必然是有訂單源和資源支持、獨特技術優勢、能夠提供低成本且優質配送服務的企業。”在謝新宇看來,目前即時物流行業已經開始趨于理性,由于資本市場的火熱帶來的“高舉高打,靠融資而活”的模式在今后很難持續了。
對此人人快遞CEO謝勤表示認同,“技術會是一個核心競爭力,但是單純的技術壁壘想要壟斷市場是不夠的,個性化的服務、長時間信譽的積淀和信息化安全系統的建立也是未來即時配送行業競爭的關鍵。”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